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红外图像行人检测方法利用人工进行比例模板设计和行人轮廓特征提取,由于预设模板比例相对固定,当行人因衣着增减、随身携带物品及姿态改变等原因使其轮廓比例发生较大变化时,往往会导致算法失灵而出现漏检现象。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则通过对大量样本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提取、加工和整合,进而实现对更多样特征的学习。因此利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进行红外图像行人检测应用的研究可以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YOLOv3是目前性能较为均衡的识别算法,本文在分析YOLOv3系列算法的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进算法模型——Darknet-19-yolo-3,在几乎不损失检测精度的条件下提升检测速度,一定程度上实现检测准确率和速度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2.
红外图像可在低照度、恶劣天气等条件下工作,红外车辆检测技术旨在使用红外传感器来监测道路上的车辆,实现对车辆数量、车速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该技术不仅可应用于路面车辆,还可应用于铁路、机场、港口等场景,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和便捷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然而,由于红外图像成像原理的局限和外部环境的干扰,通常导致红外图像成像质量不理想,红外车辆检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模型,在YOLOv5的主干部分引入了混合注意力机制,使模型能够更好地关注研究者感兴趣的区域,抑制图像噪声的干扰。此外,在BiFPN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Z-BiFPN特征融合结构,融合更多的浅层信息,提高浅层信息利用率,并增加一个四分之一下采样的小目标检测层,同时将YOLOv5的检测头替换为解耦头来提升模型的检测能力。在自建的七类红外车辆数据集INFrared-417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可行性。与原始YOLOv5相比,m AP从81.1%提升到了85.3%。  相似文献   

3.
车辆行人检测分割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等场景广泛应用,但如何提高车辆行人识别精度以及处理分割不均匀等问题一直是项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YOLOv8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RepECA作为骨干网络,此骨干网络使用RepVGG模块代替原骨干网络的卷积层,并融合ECA注意力机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其中RepVGG模块在检测时转变多分支结构为单路径结构,不损失训练精度的同时提升执行效率,ECA注意力机制针对通道维度的注意力加权机制,通过学习通道之间的相关性,自适应地调整通道的权重,增加少量模型参数却带来大的性能提升;在C2f模块中,改进算法加入了eSE自注意力模块,避免因为通道数减少造成的通道信息损失,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ityscapes数据集训练,Rep-YOLOv8算法在检测与分割任务的mAP@0.5指标分别达到85.4%和75.5%,与原YOLOv8相比分别提升了13.4%和16%,推理速度从65 f/s提升至83 f/s。  相似文献   

4.
张立国  马子荐  金梅  李义辉 《激光与红外》2022,52(11):1737-1744
红外图像中行人的快速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针对红外图像行人目标检测算法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难以平衡,算法模型体积较大,在中低性能设备中难以部署和实时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算法的轻量红外图像行人检测方法。在分析了MobileNet-v3等轻量网络在YOLO-v3算法上的性能和特点之后,该方法提出了引入注意力机制的轻量特征提取网络(CSPmini-a)、特征融合模块和解耦检测端分类回归结构三种改进措施,在满足网络模型轻量的情况下保证了一定的检测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有效的实现了红外图像行人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存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精度较低、模型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目标检测算法。在骨干网络引入多尺度注意力EMA,捕捉细节信息,以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改进C2f模块,减小模型的计算量。提出了轻量级的Bi-YOLOv8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改进YOLOv8的颈部,增强了模型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改善网络对小目标的检测精度。使用WIoU Loss优化原网络损失函数,引入一种动态非单调聚焦机制,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无人机航拍数据集VisDrone2019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算法的mAP50为40.7%,较YOLOv8s提升了1.5%,参数量降低了42%,同时相比于其他先进的目标检测算法在精度和速度上均有提升,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红外电力设备图像的快速准确检测,在目标检测网络YOLOv3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实时检测红外电力设备图像的轻量级目标检测模型,通过改进特征提取网络、加入轻量级注意力模块和改变特征层检测尺度等方式,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和速度。实验表明,本文中的方法相比于YOLOv3,在检测速度相近的同时,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为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智能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多利用红外相机感知周边环境温度成像,但形成的图像存在纹理信息少、噪声多、图像模糊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用于煤矿井下实时检测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Ucm-YOLOv5)。该网络是在YOLOv5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使用PP-LCNet作为主干网络,用于加强CPU端的推理速度;其次取消Focus模块,使用shuffle_block模块替代C3模块,在去除冗余操作的同时减少了计算量;最后优化Anchor同时引入Hswish作为激活函数。实验结果表明,Ucm-YOLOv5比YOLOv5的模型参数量减少了41%,模型缩小了86%,该算法在煤矿井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同时在CPU端的检测速度达到实时检测标准,满足煤矿井下目标检测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人工对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荧光图像进行结果判读存在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FISH荧光图像细胞智能检测提出一种融合空域图像增强的改进YOLOv5算法。算法在原始YOLOv5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加入了空域图像增强模块,并选择了模块最佳增强系数,扩大了模型对荧光图像的对比度适应范围,提高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和细胞检测准确率。实验结果显示,改进YOLOv5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0.983,达到了比原始模型更优的训练效果和收敛速度,并且,改进YOLOv5模型的细胞识别率达到91.65%,比原始YOLOv5模型提升了9.19%。将细胞智能检测算法嵌入自主开发的荧光图像智能检测软件,结合荧光点检测算法,可给出有效判读结果。  相似文献   

9.
偏振光反射信息可直接反演目标本征特性,且在传输过程中具备较强的抗干扰特性,因此偏振成像技术可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中的智能监控、交通监察领域。近年来使用深度学习判读图像检测目标的方法迅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的各个领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图像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行人、车辆多目标检测算法YOLOv5s-DOLP。首先,通过实时获取到偏振图像进行偏振信息解析,获取目标偏振度图像。其次,为增强偏振度图像中检测目标与背景存在高对比度的特性,在主干网络中引入通道注意力与空间注意力,提升网络特征进行自适应学习的能力。此外,使用K-means算法对目标位置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加快网络在偏振度图像的学习速度,提升目标检测精度。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结合了偏振成像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的优势,对于低照度复杂场景中的车辆、行人目标检测效果好、检测速度快,对于道路车辆的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铁场景行人目标存在大小不一、不同程度遮挡以及环境过暗导致目标模糊等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行人目标检测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s目标检测算法以增强地铁场景行人目标检测的效果。构建地铁场景行人数据集,标注对应标签,进行数据预处理操作。本研究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加入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将残差网络、注意力机制和软阈值化函数相结合以增强有用特征信道,削弱冗余特征信道;利用改进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在不丢失图像信息的前提下获得多尺度、多感受野的融合特征,有效捕获图像全局上下文信息;设计了一种改进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对目标预测框进行后处理,保留检测目标最优预测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YOLOv5s算法能有效提高地铁场景行人目标检测的精度,尤其对小行人目标和密集行人目标的检测,效果提升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红外图像分辨率低、背景复杂、目标细节特征缺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的改进实时红外小目标检测模型Infrared-YOLOv5s。在特征提取阶段,采用SPD-Conv进行下采样,将特征图切分为特征子图并按通道拼接,避免了多尺度特征提取过程中下采样导致的特征丢失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空洞卷积的改进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通过对具有不同感受野的特征进行融合来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在特征融合阶段,引入由深到浅的注意力模块,将深层特征语义特征嵌入到浅层空间特征中,增强浅层特征的表达能力;在预测阶段,裁减了网络中针对大目标检测的特征提取层、融合层及预测层,降低模型大小的同时提高了实时性。首先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提出各模块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SIRST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95.4%,较原始YOLOv5s提高了2.3%,且模型大小降低了72.9%,仅为4.5 M,在Nvidia Xavier上推理速度达到28 f/s,利于实际的部署和应用。在Infrared-PV数据集上的迁移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提出的改进模型在提高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性能的同时,能够满足实时性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技术中的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3)目标识别算法对红外成像仪从海面采集的红外图像中舰船进行识别。红外成像仪采集图像的频率高达50帧/s,为了能减少网络计算时间,本文借鉴YOLOv3的一些思想,采用全卷积结构和LeakReLU激活函数重新设计一个轻量化的基础网络,以此加快检测速度。输出层根据采集回来的红外图像的特点采用Softmax算法回归,在提高检测速度的同时,也兼顾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要求的驾驶安全与现有的汽车传感器套件无法充分检测汽车或行人的矛盾,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ADAS系统中的应用。首先讨论了在典型的汽车传感器套件中添加红外热像仪的必要性,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同时结合深度学习下的目标检测YOLOv5算法进行模型训练,最后用实验数据证明该算法能在复杂的驾驶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检测和分类交通目标,从而帮助ADAS系统实现兼顾精度与实时性的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标检测是自动驾驶的重要前提,是与外界信息交互的重要环节。针对夜间远处行人检测识别精度低、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检测小尺寸行人的YOLOv5-p4的夜间行人识别模型。首先,通过增加更小目标的检测层,引入BiFPN特征融合机制,防止小目标被噪声淹没,使网络模型可以更聚焦于物体的细小特征;同时使用K-means先验框聚类出更小目标的锚框,并且使用了多尺度的数据增强方法,增加模型的鲁棒性。使用了MetaAcon-C激活函数与EIoU回归损失函数使模型收敛效果更好,提升了算法远距离行人的检测的准确率。最后在红外行人数据集FLIR上验证改进后的YOLOv5-p4模型对于行人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准确率从86.9%提升到90.3%,适合用于红外图像中的行人检测。  相似文献   

15.
高凡  杨小冈  卢瑞涛  王思宇  高久安  夏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4):20220193-1-20220193-9
针对红外目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anchor-free轻量级红外目标检测方法,提高了嵌入式平台对红外目标的检测能力。针对计算资源有限的平台,提出了一种新的轻量级卷积结构,引入非对称卷积增强标准卷积的特征表达能力,同时有效减少参数和计算量。设计并行多路特征通道,经过通道拼接生成丰富的特征,结合注意力模块和Channel Shuffle构建轻量级特征提取单元。增加SkipBranch促进浅层信息向高层传递,进一步丰富高层特征。在FLIR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设计的轻量级网络结构精度为81.7% ,超过了 YOLOv4-tiny,但模型参数量减少了75.0%、计算量下降了71.1%,并且推理时间压缩了91.3%,能够满足嵌入式平台红外目标的实时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6.
舒志旭 《光电子.激光》2021,32(12):1313-1322
针对光照、车辆密集和低分辨率等复杂场景下车牌定位困难、检测速度慢和准确率 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车牌快速检测方法。首先,综合车牌的特征,设计 了轻量级网络单元LeanNet,并使用该单元构建一种计算量低且精准的骨干网络。其次,设 计了MLA(muti-scale light attention)模块,用于引导网络关注不同尺度的车牌,生成 基 于车牌的局部显著图,抑制背景噪声。最后,设计了一个四尺度预测网络,其中的FSPF(fo ur scale pyramid fusion)模块能够生成四尺度特征金字塔,有利于实现不同尺度车牌的检测 。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CCPD(Chinese city parking dataset)数据集中的准确识别率 为 99.12%,与最新的YOLOv4(you only look once v4)检测方法相比,准确率提高了1.9%,运行速度提高了6倍,能 够在嵌入式设备中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车牌检测。  相似文献   

17.
深度学习在室内人员检测领域应用广泛,但是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复杂度大且需要高算力GPU的支持,很难实现在嵌入式设备上的部署。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4-tiny的轻量化室内人员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一种改进的Ghost卷积特征提取模块,有效减少了模型的复杂度;同时,该文通过采用带有通道混洗机制的深度可分离卷积进一步减少网络参数;其次,该文构建了一种多尺度空洞卷积模块以获得更多具有判别性的特征信息,并结合改进的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结构和具有位置信息的注意力机制进行有效的特征融合,在提升准确率的同时提高推理速度。在多个数据集和多种硬件平台上的实验表明,该文算法在精度、速度、模型参数和体积等方面优于原YOLOv4-tiny网络,更适合部署于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自动驾驶过程中对交通标志的识别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5s-Ghost网络模型对交通标志进行识别的方法,在3×3运算核Ghost Net模型框架下,通过两个连续的Ghost模块构建的Ghost Bottleneck模块,并代替C3模块中全部的Bottleneck模块,与跨阶段局部网络(cross-stage position network, CSPNet)模块结合生成Ghost Bottleneck CSP模块。通过调整每个模块中加入Ghost Bottleneck模块的数量,对比实验数据得到最佳网络模型。分别用原网络和新网络对TT100K数据集进行训练,对比实验数据表明,YOLOv5s-Ghost模型的检测精度达95.1%,检测速度达到了52.6 FPS,模型大小压缩了69.3%,在保证原检测精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网络的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一传感器在复杂路况以及恶劣天气情况下车辆行人检测效果不佳,搭建了一套可见光、可见光偏振、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多模态数据采集系统,构建了一个多模态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车辆行人检测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SIFT特征点的多尺度部分强度不变特征的异源图像配准算法;然后,提出基于YOLOv5多模态数据目标检测网络。最终实现了平均精度在日间数据集1.0%的提升,日间夜间混合数据集10.9%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