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2年水稻钵苗机插被农业部列为主推的12项农机技术之一,近年在四川各地逐步推广,由于配套的播种机和移栽机、秧盘价格还较高,各地推广的面积还不大。2017年绵阳市安州区引进了水稻钵苗插秧机,通过与水稻毯苗机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稻钵苗机机栽技术的秧苗具有返青快、移栽秧龄弹性大、成活率高、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通过试验示范,水稻钵苗机机栽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该项技术将逐步取代毯苗机插技术。  相似文献   

2.
相比常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钵苗机插技术具有秧苗素质好、栽插质量高等优势。经过试验探索,初步论证在杂交水稻上应用钵苗机插技术是可行的,尤其是籼粳杂交组合"浦优22",应用该项技术后平均单产达到764.5 kg/0.067 hm~2,比对照增产6.92%,采用33 cm×12 cm密度配置的单产达到816.67 kg/0.067 hm~2,试验达到了超高产栽培的预期。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农民收入,探索绿色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东海县在江苏省稻麦产业技术体系东海基地引进省内外优质品种,进行绿色保优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扬粳3012、盐丰47生育期短,小于140天,可作为早熟直播、机插品种示范(推广);南粳2728、徐稻9号可作为优质品种机插推广,嘉中优1号可作为高产田手栽种植,甬优1540生育期太长,不适宜东海种植。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参照"3414"试验要求,采用新型栽插技术钵苗摆栽机插移栽,研究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钵苗机插条件下优质食味水稻南粳9108产量及其形成和稻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处理下,N2P2K2和N2P2K3处理下南粳9108产量最高,在磷钾肥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南粳9108的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不同施肥处理下,零氮肥处理条件下南粳9018的食味值最高,N2处理下南粳9108的食味值次之,高氮肥处理显著降低稻米的食味值。综上所述,结合钵苗机插条件下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特点,建议氮磷钾配施方案为N2P2K2,即施氮量15 kg/667m2,施磷量5 kg/667m2,钾肥4 kg/667m2,这有利于促成植株养分吸收和物质生产,促进高产和优质食味潜力发挥,从而达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南粳5055"在不同机插株距、不同肥料运筹下对植株形状、产量构成和品质的影响,以不断完善"南粳5055"优质稻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更好地指导大面积开展绿色高产增效创建,特设置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东海县常年种植水稻6.53万hm~2,为了明确适宜本地区推广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栽插方式,促进水稻高产及相关栽培技术的提升,以阳光800为材料,开展了精确定量、毯苗机插、肥料运筹等相关专题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阳光800在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肥料运筹为氮基肥:蘖肥:穗肥=2.5:2.5:5比例施用氮肥,N:P_2O_5:K_2O=1:0.5:0.8比例氮磷钾配合施用;水浆管理为按照前期薄水栽插,栽后薄水护苗,中期及时搁田,后期干湿交替进行管理;病虫草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进行。理论产量759.63 kg/667m~2,实际产量683.68 kg。  相似文献   

7.
钵型毯状苗机插技术在上插秧机前需要将秧苗从育秧盘中取出,由于钵型毯状苗只有上层部分盘根,结毯强度较小,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断秧、散秧等现象,以致影响机插秧的正常进行。中国水稻研究所和青源天仁生物技术公司从新型材料方面入手,经过多年实验,共同研制开发出水稻生物基可降解育秧盘,实现了水稻钵苗可以带盘机插,利用水稻生物基可降解育秧盘带盘机插技术的特性实现钵苗高效机插,改变了钵苗和育秧盘在机插时必须分离的传统模式。带盘机插大大减少了传统机插秧过程中断秧、散秧、堆秧、漏秧等现象。同时由于该育秧盘是一次性使用,无需收集、运输、清洗、储存、消毒灭菌等一系列工作,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8.
水稻钵苗育秧栽培技术是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采取的一项先进技术。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水稻生产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进一步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加快水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成为广大水稻种植户的迫切需求,探索水稻钵苗育秧栽培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缺点与不足,根据水稻钵苗移栽机的特征与优点,提出一种新型的以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传动的旋转式水稻钵苗拔秧机构。通过试制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拔秧机构能够按确定的轨迹准确地拔取秧苗并摆放到摆秧台,具有结构简单、秧苗损伤小等优点,为水稻钵苗拔苗机构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当前南京地区水稻钵体育苗机插技术和毯状苗机插技术的应用现状出发,分析了两种技术模式的作业成本、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并结合全市水稻生产实际和农艺要求,为全市探索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推广水稻机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太仓市连续2年开展了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试验示范。分析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在当地的示范表现,并总结集成了相关技术要点,包括精细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期播种、杂草防控、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  相似文献   

12.
选择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当的品种,积温在2400℃~2500℃。如适合北林区主栽的水稻品种垦稻12号、龙粳26号、龙粳29号、龙粳30号等,搭配种植的水稻品种有龙粳21号、龙粳25号、苗香粳1号等。  相似文献   

13.
麦秸全量还田全程机械化稻作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指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与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相结合的稻作技术体系。该技术通过麦秸秆机械全量还田,达到资源再利用、培肥农田、节省劳力、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目的;通过在机插水稻生产中用适宜的必要的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给予最适宜(相对最少)的投入数量三个方面进行定量,能够达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该集成技术是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此,近年来通过在阜宁县郭墅镇兴庄村开展了麦秸全量还田全程机械化稻作精确定量栽培的相关试验与建立示范方的实践经验,初步集成了适合江苏省阜宁县麦秸全量还田全程机械化稻作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该县麦秸全量还田全程机械化稻作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亭湖区水稻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是现代稻作方式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笔者总结了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水稻机插高产高效栽培的相关试验与实践经验,集成了适合盐城市亭湖区的水稻机插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为亭湖区迅速推广机插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淮安市紧密围绕提升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创建成果这一工作重点,大大提升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为地方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保障。分析了淮安麦茬机插水稻工作现状,介绍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要点,就今后技术推广建议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东海县稻麦周年光热资源不足、稻麦机械播栽季节紧等突出问题,开展水稻机插新品种示范,每个品种种植面积1 333.4 m~2,以加快筛选出能够缓解资源光热不足,适宜东海县机插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占极其重要地位。水稻栽培经常受到环境、气候、人为等因素干扰,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我国正探索推广水稻绿色栽培技术,适应新的国际形势。我县水稻栽培方式分为三种:机插、手栽、直播稻。对近年来我县机插水稻绿色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品种选择、秧池田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本地区温光资源、稻麦两熟农作制栽培特点,通过对人工移栽稻、机插稻、直播稻与小麦套播、机条播等栽培组合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虽然"传统手栽稻+小麦机条播"的模式效益产量较好,但在目前劳动力紧张、种粮效益偏低情况下,省工省时节本已成为农业生产迫切需求,应积极推广"水稻机插+小麦套播或机条播",本地区不宜盲目发展直播稻。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针对水稻插秧机及机插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1南通市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情况 近年来,南通市农机推广中心一直致力于本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不断创新推广体制,开拓创新促进了本地区农机推广工作的飞速发展。以水稻机械化推广为例,南通市农机推广中心以试验示范为基础、技术指导为重点,创新行政推动、示范推广、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南通市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市、全省水稻机械化种植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