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分为泮托拉唑组、奥美拉唑组以及兰索拉唑组,分别予以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三组症状缓解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经对比临床总有效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奥美拉唑组嗳气反酸缓解率高于其他两组,泮托拉唑组腹胀缓解率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溃疡治疗过程选用半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均能起到满意效果,其中奥美拉唑不仅用药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8例,根据床号奇数偶数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胃溃疡治疗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率7.69%、腹痛、腹胀、灼热感、反酸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且愈合质量等各项指标也优于奥美拉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77.8%),观察组(93.3%),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减少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此病带来了确切的医疗数据,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研究在急诊科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使用内科综合治疗模式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94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综合组与参照组。综合组患者启用内科综合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留院观察和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科综合治疗模式,对患者治疗效果提升作用显著,同时患者留院观察和住院时间得以缩短,有效保障患者留院观察和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的影响,预测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90名受试者分别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前后尿液内咖啡因4种主要代谢产物的相对含量,采用代谢物的比率评价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的变化。结果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3种质子泵抑制剂前CYP1A2平均活性分别为5.36±2.10,3.64±1.92,3.37±1.22;服药后活性分别为5.83±2.37,4.02±2.17,3.50±1.23,服药前后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治疗剂量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7d后,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无明显影响,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可能不会影响与之合用的需经CYP1A2代谢的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抢救措施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进行平均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施行常规抢救(氧气支持及液体支持),观察组采取急诊抢救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抢救措施干预后患者生存率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措施干预后生存31例,死亡3例,患者生存率为91.17%;对照组34例患者经常规抢救后生存14例,死亡20例,患者生存率为41.17%,在生存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平稳时间平均为(2.5±0.7)h、呕血消失时间平均为(6.5±2.1)h,对照组患者血压平均时间平均为(5.0±1.1)h、呕血消失时间平均为(11.5±1.0)h,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急诊抢救措施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4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手术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者手术时间(151.4±18.3)min、术中出血量(102.5±31.1)ml、肛门排气时间(2.31±0.51)d、住院时间(6.41±1.72)d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54.6±19.5)min、术中出血量(164.3±36.2)ml、肛门排气时间(4.41±0.57)d、住院时间(12.5±1.3)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7%(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临床中广泛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并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都是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6例,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23例)选择内镜下治疗,对照组(n=23例)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 :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肠鸣音、出血等临床症状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曲美布汀和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应用曲美布汀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参照组,再抽取42例联合曲美布汀和蒙脱石散治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高于参照组78.57%,腹胀消失时间(3.8±0.4)d,腹痛消失时间(4.2±0.5)d,腹泻消失时间(4.9±0.6)d短于参照组腹胀消失时间(7.2±0.9)d,腹痛消失时间(7.3±1.1)d,腹泻消失时间(7.7±1.3)d,且P0.05;结论:曲美布汀、蒙脱石散联合用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迅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8例入院的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腹痛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75.00%、71.87%(P均0.05);观察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2.12±0.23)d,短于对照组。(5.31±0.54) d(P 0.01)。结论 :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分析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6年到2018年治疗的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0例进行疗效分析,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炔诺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0天和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服药治疗中临床出血控制情况,在治疗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时间(41.2±16.1)h、出血控制时间(6.1±2.1)h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59.5±19.2)h、出血控制时间(8.4±3.2)h,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35例患者总有效率77.1%(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明显临床治疗效果,可治疗临床有效率,控制患者出血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础,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给予常规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分别为36例和29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2.50%,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分别为(7.6±1.3)d和(9.8±1.9)d,住院时间分别为(21.2±4.1)d和(30.5±3.5)d,住院费用分别为(20168.9±55.6)元和(31274.2±48.8)元,P 0.05.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促使患者的康复进程加快,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也能够减轻患者家属以及经济方面的负担,具有较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老年疝气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中老年疝气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6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9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9.7±4.4)分钟、住院时间(4.4±1.8)分钟、术中出血量(30.5±4.6)毫升,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76.6±5.8)分钟、住院时间(7.9±2.7)分钟、术中出血量(46.9±5.3)毫升,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疝气手术治疗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常规疝修补术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同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更低,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在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肾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7.54±1.17)d,对照组为(11.42±1.86)d。实验组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介入治疗急诊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2例进行分组,研究组患者38例给予临床针对性护理,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等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1.1±2.5)d、(90.3±5.1)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急诊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给予临床针对性护理后,可使得住院时间缩短,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76例,随机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止血效果、溃疡愈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TNF-a、EGF、VEGF)较同期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收缩压、血红蛋白、休克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充分发挥止血作用,促进病灶愈合,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呋喃唑酮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联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2018年的10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呋喃唑酮与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用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5.93±1.24)d明显低于对照组(8.62±1.04)d,P0.05。结论 :呋喃唑酮联合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疗效。方法:自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92名做本文研究,时间选自2015年8月-2018年5月,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垂体后叶素与补充血容量、抑制胃酸、输血等治疗(参照组,n=46),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奥曲肽治疗(实验组,n=46),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奥曲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运用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8例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两组患者均运用IVIG治疗。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单次高剂量治疗)和对照组(2次低剂量治疗)各44人。比较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3.21±1.28)d、光疗时间(30.05±5.46)h及住院时间(6.75±1.38)d均较低(P0.05)。结论:相比于2次低剂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运用IVIG单次高剂量治疗后,可以使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临床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只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比较2组止疱、干涸、止痛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止疱时间分别为(2.53±0.39) d和(2.84±0.60) d,疼痛减轻时间(2.71±0.30) d和(3.27±0.48) d,止痛时间为(3.91±0.42) d和(5.1 1±1.08) d,皮损痊愈时间为(7.33±0.33) d和(9.38±0.43) d,2组有效率分别是93.3%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