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低剂量螺旋CT和X线平片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120例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准确率和病理特征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低剂量螺旋CT检查共诊断118例,诊断准确率为98.3%;X线平片检查共诊断104例,诊断准确率为86.7%,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准确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卫星灶、空洞、支气管传播灶、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以及淋巴结肿大等征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 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X线平片,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X线和CT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诊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与CT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完全符合者比例93.42%明显高于X线的81.58%(P0.05);CT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11.58±2.66)分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8.94±1.36)分(P0.05)。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CT扫描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更高,且获得的图像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中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196例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影像学特点采取CT严重度指数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级别的患者,并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采用CT严重度指数进行评价,196例患者中有96例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有34例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和有66例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患者分级越高,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结论: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的患者共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所有患者行MRI与CT检查,观察患者病变检出率、病灶大小、误诊率、疾病发作不同时间段脑梗死检出率(大于24h、24h~48h、大于48h)、病灶数量。结果 :MRI病变检出率大于CT(91.30%76.09%);误诊率低于CT(2.17%13.04%);MRI在大于24h、24h~48h、大于48h时间段例脑梗死检出率均高于CT(45.65%19.57%;50.00%26.09%;84.78%63.04%);病灶大小、病灶数量检出均优于CT,P0.05。结论 :与CT检查相比,给予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检查不仅利于检出细小肿块,更利于提升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MRI、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43例,共47髋)实施MRI、CT影像学检查,评价2种检查手段的诊断效果。结果 :CT对总体诊断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均显著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上,MRI检查特异度为95.74%、灵敏度为91.67%、漏诊率为8.33%、误诊率为4.26%;CT检查分别为93.62%、50.00%、50.00%、6.38%。结论 :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相比CT,MRI检查诊断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低剂量CT扫描与普通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观察及检出率影响分析。方法:本文所选取的96例早期肺癌患者均是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至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剂量扫描,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剂量CT扫描,对两组患者的有效放射剂量与结节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剂量长度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早期肺癌结节的平均直径与结节检出数目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低剂量CT扫描可在保障图像质量清晰的情况下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损伤,对患者结节的检出率增加,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室性早搏心电图检查与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心电图检查后发现室性早搏者144例,按照是否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及非患者分为观察组(n=76)及对照组(n=68),均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60岁以上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午、下午、夜晚时间段室性早搏发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性早搏、心房扑动及颤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室性早搏可通过动态心电图被检出,无论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均可见到,但可发现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高发时间段,从而为制定心律失常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拍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家属同意后均进行多拍螺旋CT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有70例为单纯水肿型胰腺炎,其中10例患者CT表现为胰腺大小、形态正常,而均有左肾前筋膜稍增厚;30例胰腺弥漫性增大,10例胰头肿大,11例胰体肿大,9例胰尾肿大;17例患者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中5例患者为假性囊肿形成,6例患者可见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6例患者胰腺边缘大片状低密度坏死灶,周围伴大量条索状及带状低密度脂肪坏死或积液;所有病例均伴有左侧或双侧肾前筋膜增厚。结论: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过程中,多排螺旋CT诊断操作其方法简便,评估胰腺炎严重程度和临近器官受累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对于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某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行MSCTA检查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6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患者均实施MSCTA检查。并把图像上传到工作站处理,应用MPR、VR以及MIP重建技术显示患者的主动脉血管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经由DSA或者手术病理确诊属于主动脉假性动脉瘤,通过结合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可清楚的显示患者的瘤体解剖细节及其同周边相邻器官的结构关系。结论:对于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应用MSCTA检查是一种操作便捷、无创性和安全性较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为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多排螺旋CT在肺水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52例CT资料作系统回顾分析,分析其CT表现。结果 :两肺广泛分布的斑片状阴影或两肺播散性粟粒状阴影30例。产生大片模糊状阴影的单侧或双侧肺门区域,出现蝶翼状,可清晰显示肺底、肺尖及肺外带的有20例,局部肺或单侧肺变阴影的有31例;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炎12例。结论 :临床疑似肺水肿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可提供客观的依据并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CT检查应用在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诊断中所取得的效果,对CT检查应用在临床中的价值展开相应的分析。方法:本次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100例纳入研究之内,患者均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第一组)、X线扫描(第二组),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在100例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46例为良性骨肿瘤,30例为恶性骨肿瘤,24例患者为骨肿瘤样病变。第一组诊断准确共93例,准确率为93.0%;第二组准确率为81例,准确率为81.0%;第一组在本次研究之中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第二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应用CT检查,可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可提升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医师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彩色超声和增强CT诊断的有效性。方法:于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内接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彩色超声检查,观察组给予增强CT检查。对比两组急性胰腺炎检出率以及并发症检出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胰腺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小灶液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胆囊炎、胆管结石、胰腺扩张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增强CT诊断急性胰腺炎效果更为理想,并且可准确显示并发疾病,值得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探讨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癌中的临床诊断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总结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划分为3组,分别组高频超声组、CT检查组、联合检查组,每组20例患者。结果:三组患者就影像结果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检查组;三组患者影像学特征对比,联合组均优于单一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甲状腺乳头癌临床诊断,选择高频超声联合CT检查方式,可提升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并显示各类微小病灶,提升诊断精准率,能够为临床医师手术开展提供有效依据,以此保障甲状腺乳头癌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X线平片以及CT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原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3例,均经手术确诊,分别给予临床,X线平片以及CT检测,回顾53例患者的检出结果。结果:CT检出率显著高于临床检出率与X线平片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CT检测能够有效检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轻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受伤后7天内,分别为患者实施头部CT、MR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对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在昏迷组中,SWI的检出率为94.4%,均显著高于CT检查的42.1%和MRI检查的63.2%;在未昏迷组中,SWI的检出率为73.3%,均显著高于CT检查的6.7%和MRI检查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症状组中,SWI的检出率为92.6%,均显著高于CT检查的25.9%和MRI检查的48.1%;在无症状组中,SWI的检出率为85.7%,均显著高于CT检查的28.6%和MRI检查的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于患者颅内微小挫伤、血灶有很高的检出率,能够为诊断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依据,对于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都由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中运用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对内科80例病理诊断确诊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8月间收治)进行观察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内镜检查,分析总结病理检查与内镜检查结果的关联。结果:内镜检查检出率为65.0%。不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分型患者、不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程度患者实施内镜检查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诊断内镜诊断分型与程度与病理诊断结果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分析卵巢囊腺瘤CT和MRI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已经确诊为卵巢囊腺瘤的5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入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检查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在卵巢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对于卵巢囊腺瘤影像检查诊断而言,CT及MRI检查的符合率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数据间差异不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而两者运用CT及MRI联合诊断卵巢囊腺瘤,相对单独使用CT或者MRI检查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讨论:临床上多数卵巢囊腺瘤呈现典型的影像特点,CT及MRI检查均体现出其特异性,但仍然有部分病例影像特征表现不具备典型性,因此需要将多种检查方法进行联合诊断,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保障其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并分析心理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42例),将实施寻常型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42例),对比两组在治疗有效率、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三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有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使用CT联合MRI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RI与CT的联合诊断,分析MRI、CT与MRI联合CT对不同分期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MRI与CT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MRI单独诊断(P0.05)。结论:MRI与CT联合诊断方法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不同分期的检出率也较高,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采取中药制剂实施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对不同用药方法、不同年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小于十岁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率高于其他用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用药方法、年龄等分布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对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