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亚麻织物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生 《印染》2011,37(9)
针对亚麻织物常规前处理工艺存在强力和质量损失较大等问题,试验采用冷轧堆法对亚麻织物进行前处理,比较了冷轧堆退浆煮练工艺、冷轧堆煮练漂白工艺和冷轧堆氧漂工艺的处理效果,认为冷轧堆氧漂工艺是解决亚麻织物前处理难题的有效措施.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7,(16)
传统亚麻前处理工艺对织物的强力损伤大,处理后的废水碱度高,且麻皮很难去除,影响织物的后加工性能。将高效的前处理剂Dyamul A,Dyamul B和Dyamul C应用于亚麻织物的前处理工艺,优化的工艺为:冷轧堆(Dyamul A 2 g/L,温度50℃,堆置时间1 2 h)→还原漂(NaOH 10 g/L,Dyamul B 10 g/L,温度100℃,时间50 min)→氧漂(过氧化氢15 g/L,Seriquest 540稳定剂20 g/L,Dyamul SOR精练渗透剂20 g/L,Dyamul C1 g/L,温度100℃,时间40 min)。经该工艺处理的亚麻织物强力损伤小,白度和毛效与传统工艺处理的接近,且布面麻皮去除很干净。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在低温下对丝/棉织物进行精练和漂白,能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着重探讨了丝/棉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综合考虑处理后织物的毛效、白度及断裂强力,得出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12 g/L,30%的过氧化氢25 g/L,高效精练剂HE-A 6 g/L,氧漂稳定剂OL 6 g/L,堆置时间为18 h。在该工艺条件下,丝/棉织物毛效、白度较好,断裂强力下降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在纯棉织物退、煮、漂冷轧堆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中,采用自制的无机氧漂稳定剂,结果表明:双氧水质量浓度为55 g/L,NaOH质量浓度为50 g/L,稳定剂G-PR质量浓度为5 g/L时,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效及强力较理想。在强碱性条件下,自制稳定剂G-PR具有减少或者抑制双氧水(H2O2)过快分解的作用,提高了前处理织物的白度及毛效。因此,稳定剂G-PR可作为一种新型氧漂稳定剂应用于纯棉织物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姜生  季媛 《印染》2013,39(13):17-20
未经化学脱胶的干纺亚麻棉织物,其连续浸轧-汽蒸练漂前处理时麻皮较难除去,而化学脱胶后,织物的强力降低幅度较大,且能耗较高。采用冷轧堆技术对该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进行改进。结果表明,亚麻棉织物冷轧堆需要充分的酶退浆,即淀粉酶2.0 g/L,食盐5 g/L,pH 6,在65℃保温30 min,然后再冷轧堆练漂,可实现有效去除亚麻皮、降低亚麻棉织物强力损失、保持亚麻织物风格等多种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漂白法耗时长和耗碱高等问题,研究复合氧漂活化体系在棉针织布冷轧堆漂白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探讨各漂白因素对棉织物白度和断裂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30℃,复合氧漂剂质量浓度4 g/L,H 2O 2质量浓度32.5 g/L,NaOH质量浓度5 g/L,堆置时间7 h时,该棉氧漂活化体系可获得与常规冷轧堆氧漂工艺相当的织物白度,并明显减少织物强力损伤,提高前处理效率,为实践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麻棉混纺织物的漂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广均  张瑞萍 《印染》2007,33(13):13-15
采用次氯酸钠-氧漂工艺和DCCA(二氯异氰尿酸钠)-氧漂工艺对亚麻棉混纺织物进行漂白;分析了有效氯浓度、pH值、堆置温度、堆置时间和H2O2复漂等工艺条件对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漂白工艺织物的白度、去麻皮情况和强力等性能。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氧轧漂去麻皮工艺对织物损伤较大;DCCA-氧煮漂工艺则能够达到去麻皮保强力的效果,其优化工艺条件为:DCCA有效氯5g/L,pH值3~4,H2O23g/L,40℃煮漂20~30min,漂白后织物白度值80.70,去麻皮效果5级,强力损伤12.90%。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针织物冷轧堆漂白工艺,分析了其对针织物强力和毛效的影响。测试并比较了双氧水、氢氧化钠、活化剂TAED用量和堆置时间等因素对织物白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对H2O2/TAED活化体系与传统H2O2漂白体系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强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针织物冷轧堆漂白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下H2O2用量18 g/L,NaOH用量15 g/L,TAED用量1 g/L,渗透剂JC-1用量10 g/L,稳定剂JD-22用量4 g/L,堆置时间为24 h;与传统煮漂一浴法和常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相比,H2O2/TAED冷轧堆前处理新工艺大大降低了H2O2和NaOH用量,在织物获得足够白度的基础上,降低了织物的强力损失,耗能少、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曹军平  刘建伟 《印染》2012,38(11):17-18
研究H2O2/LOA-1低温氧漂活化体系在纯棉织物冷轧堆前处理的应用,结果表明,纯棉织物在烧碱55g/L、SA-23长车单体10g/L、LOA-1低温氧漂助剂10g/L、726-100%铁离子螯合分散剂0.5g/L和27.5%双氧水20.5g/L的工作液中室温堆置10h,90℃水洗处理,织物的白度达到78.6%,瞬时毛效<5s,30min毛效>8cm,强力损伤和织物质量损失均比常规退煮漂工艺低很多,可满足后续印染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亚麻/棉混纺织物的生物酶前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邰文峰  邱岳进  石红  杨伟忠  姚琦华 《印染》2006,32(13):15-17
根据亚麻、棉纤维的含杂情况,选择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漆酶等四种酶制剂进行前处理试验。以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润湿性、布面麻皮和织物强力损失为主要指标,与传统高温强碱亚麻/棉织物前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确立了亚麻/棉织物生物酶前处理汽蒸工艺为酶退浆→酶精练→漂前处理→氧漂→氧漂。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棉针织物平幅冷轧堆工艺,将新型复合低温漂白活化剂棉丽净DZ-1应用于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通过考察棉丽净DZ-1、NaOH质量浓度、H2O2质量浓度、堆置温度对织物白度的影响,优化前处理工艺条件;将漂白后的织物用雅格素CBM型活性染料进行冷轧堆染色,并与传统浸渍染色对比。结果表明:经棉丽净DZ-1冷轧堆前处理的织物白度和润湿性与传统高温前处理工艺、常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相当,但强力损失明显减小;在相同雅格素CBM型活性染料用量下,不同前处理棉针织物半制品冷轧堆染色效果基本一致,表观色深和固色率均高于浸染。  相似文献   

12.
通过Lyocell棉织物冷堆前处理过程中对烧碱及双氧水浓度的选优,试验了不同浓度的组合对Lyocell棉织物半制品和成品等各种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烧碱50g/L,双氧水15g/L,稳定剂8.0g/L,渗透剂1.0%,煮练剂5.0g/L,轧余率85%进行处理,其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可满足服用要求,白度和毛效达到染色半制品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环保型高效精练剂KX-310进行冷轧堆前处理试验并优化其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用30%双氧水50g/L,NaOH 55g/L,精练剂KX-310 18g/L,堆置24h,其织物白度可达84.4,毛效14.3cm/30min以上,且强力损伤小。  相似文献   

14.
双氧水漂白活化剂301P系以AOBS(烷酰氧苯磺酸钠)为主组分,并辅以相关促进和保护组分的环保型复配产品.通过试验,优化了其在棉织物的低温低碱冷轧堆前处理中的应用工艺条件(包括双氧水,NaOH和活化剂301P的用量);并与常规冷轧堆前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化剂301P低温低碱冷轧堆工艺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均接近常规冷轧堆工艺,强力损失较小,烧碱用量仅为常规冷堆工艺的5%-10%,且工艺时间和流程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5.
刘亨昌  刘丽 《染整技术》2020,42(4):39-42
亚麻/竹纤维毛巾具有区别于传统纯棉、超细涤纶毛巾的保健、抗菌功能。为了改善传统毛巾强碱冷堆或溢流炼漂前处理工艺带来的助剂消耗及强碱污水处理难等问题,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卜公茶皂素前处理工艺,并与常规工艺进行对比。优化超声波-复合酶前处理工艺为:复合酶2%(omf)、双氧水8 g/L、pH=8、反应时间30 min、浴比1∶30,在此工艺下,织物白度为82.5,毛效为10.8 cm,强力损失率为9.78%,手感为4~5级。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的冷堆时间、精炼剂用量、烧碱用量、双氧水用量、双氧水活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双氧水分解率及棉针织物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冷轧堆炼漂工艺双氧水有效利用率和棉针织物白度的最佳方式是提高平幅精炼剂DM-1346N的用量,其次分别是提高烧碱用量、延长堆置时间和提高双氧水用量;另外,在配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活化剂也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白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纺织行业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在满足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前提下,以碱氧浓度、冷堆时间、双氧水活化剂浓度及不同处理方法为主要分析点,对全棉水刺非织造布采用冷堆脱漂工艺处理,分析其对质量损失率、吸水量、白度及残余液pH值、化学需氧量(COD)等的影响,并从微观结构上对形貌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氧水活性室温冷堆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