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滑坡地质模型是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的高度概括,正确的地质模型的建立有赖于通过工程地质勘查查明其地质条件。在三峡库区巴东县谭家坪滑坡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运用多种勘察手段,详细查明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模型,为滑坡变形破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后期滑坡防护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地质测绘、勘探、现场观测等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地论述了滑坡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滑坡形成机制,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最后根据滑坡的环境地质特点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大量地质勘察资料为依据,简要叙述了剥隘镇滑坡基本地质背景,详细阐述了古滑坡的基本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古滑坡成因机制,全面研究了滑坡演化过程,为滑坡应急抢险与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与可靠地质依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丹凤县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地质资料与野外调查获取区域基础地质信息,借助ArcGIS技术手段提取地质信息,建立信息量模型揭示地质信息与滑坡发生概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丹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将区内滑坡划分为历史滑坡与滑坡隐患,建立各自的滑坡属性数据库;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对历史滑坡影响因素进行遴选,建立研究区滑坡评价因子指标分级体系;以历史滑坡数据为基础,建立信息量模型,绘制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区划图,并采用滑坡隐患数据检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对丹凤县滑坡的综合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某煤矿风井变电站工业广场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的调查、勘探试验和监测,区分滑坡和采空对建(构)筑物的影响,综合运用地质宏观判断分析滑坡的成因和进行稳定性评价,为提供切实可行的滑坡治理方案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土石滑坡发生的地质条件,滑坡发展过程和滑坡平、剖面特征,以及组成滑体的物质结构特征。并从地形地质条件、大气降水、人类工程活动诸方面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理。通过滑坡产生的地质条件及发展过程机理的典型分折,认为预测此类滑坡可以从空间位置、第四系下伏地层岩性、边坡形态等方面加强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予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复杂变化多样,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通过对滑坡发育特征的分析,了解滑坡的特性,通过滑坡勘查的手段查明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规模、特征及其危害性,然后根据滑坡的基本特征编制滑坡治理工程设计。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及测绘,查明滑坡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滑坡规模、特征及其危害性。根据滑动面的空间形态特征和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评价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白俊萍 《煤》2009,18(9):71-73
在对小卧龙滑坡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卧龙滑坡特征的概述,分别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下采煤三方面因素来探讨和分析了小卧龙滑坡的成因机理,其结果认为小卧龙滑坡为采动滑坡,其形成与其特定地形地段及地质条件有关,但主要的影响和诱发因素是地下采煤。此成果可以为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滑坡是三峡工程库区城镇迁建中遇到的主要地质灾害,特别是顺向坡地区的城镇建设,滑坡地质问题尤为突出.这些滑坡主要是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及时查明形成和影响滑坡的各种地质条件,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是保障库区安全与稳定的大事.结合参加巴东县西五路滑坡勘察及治理设计的审查,对滑坡的形成特征与防治对策谈谈一些体会与看法.  相似文献   

10.
对滑坡带进行地质勘探,通过分析地质勘探的结果,充分分析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质原因、人为原因和水文原因.针对该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治滑坡的基本措施.在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该模型的分析结果为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防治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焦柳铁路K1158 640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为实例,在阐述滑坡的地质特征、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滑坡下滑力曲线,选取抗滑支挡工程布置的最佳部位,进行悬臂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两种方案的经济技术比较,确定选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主研发的深部地质工程灾害模型试验系统进行试验,模拟滑坡大变形失稳破坏的全过程。在模型内部布设小型NPR锚索进行力学监测,同时采用数字散斑技术对边坡位移进行监测,从试验角度研究滑坡大变形破坏时的边坡内部应力变化规律及NPR锚索在大变形破坏条件下表现出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边坡破坏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演化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软化压密阶段、裂纹产生阶段、裂纹扩展阶段、滑动面贯通阶段。边坡失稳破坏过程中,NPR锚索发生较大变形但未发生破断失效,表明锚索能够在滑坡全过程中对其进行持续监测和加固。NPR锚索在试验过程中的受力特征与现场滑坡牛顿力监测结果相吻合,证明NPR锚索在滑坡超前预警方面具有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浙江省诸永高速公路深泽乡滑坡的地质勘探报告,分析了高边坡滑坡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较差以及地表水和人工开挖扰动的影响,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剩余下滑力大。根据分析计算,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主,辅以注浆、排水的边坡治理方案,并对防护参数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4.
金坪子滑坡的稳定现状、变形发展趋势及可能失稳规模成为该梯级开发必须明确回答的关键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在地质测绘、小口径与平硐勘探、物探测试、系统测年、岩土试验等大量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金坪子滑坡的地质背景、地质结构及分区,论证了滑坡中部及前缘出露基岩的原位性,分析了金沙江金坪子河段的演化过程与滑坡的成因机制,明确了滑坡主体位于金沙江古河槽中且处于超稳定状态的结论,为梯级开发的确立和坝址比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主要阐述了在极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的巷道围岩地质状况、支护方案、施工组织、安全措施及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滑坡是露天矿山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了蒙库铁矿区的边坡地质特征,分析了滑坡区域破坏模式和潜在危害,认为滑坡模式表现为平面破坏,局部存在楔形破坏的可能。研究了滑坡区域边坡稳定性,沿走滑坡向在南帮199线—207线滑坡体上设置测量了3条主剖面,计算得出了南帮不同平台的稳定性。给出了滑坡体加固治理方案,主要为清理散体、危岩体,长锚杆、预应力长锚索、钢轨桩、框架梁综合锚固加固,破碎区域喷锚网封闭,坡体深层排水孔、周边截排水沟等。研究为相同地质条件下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坪滑坡体是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近坝库段的大型滑坡体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滑坡体的基本地质条件、滑体的地质特征 ,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制 ,对滑体稳定性进行了工程地质分析和计算 ,并对滑坡体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的稳定性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锚索孔内扩孔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锚索技术是进行滑坡治理、边坡锚固等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常用技术,传统锚索内锚头自由地搁置在内锚固段孔内,在无预应力状态下进行内锚固段注浆;而自承载式预应力锚索在有预应力的状态下注浆,有利于充分发挥浆体材料及岩体的力学性能。对于中硬以下碎裂岩层,采取在锚固段进行扩孔,在扩孔段安装自承载式锚索承载体,承载体扩体后,利用孔壁的摩擦力和扩孔段端部的承载力进行初张拉锁定。因此,研究了一种适用于中硬以下岩层(抗压强度30 MPa)且适合使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的扩孔钻具和钻孔工艺,通过进行扩孔钻进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扩孔钻具和工艺能够实现在锚固段进行分段扩孔。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路堑边坡软弱夹层高压注浆加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京沪高速公路(化—临段)某路堑边坡软弱夹层的加固全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在对工程地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严密的理论计算,确定了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一项专有技术──“单孔分层多次高压注浆技术”加固了软弱夹层,注浆的同时安装了抗剪锚杆,实现了“锚”和“注”的结合,工程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童艳光  吴启红 《工程建设》2007,39(5):34-37,18
阐述了锦屏东大桥左岸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并通过对现场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