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探讨了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非线性系统辨识的方法,并将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到非线性预测控制,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对一个CSTR反应器的仿真表明,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建模能力和泛化能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为通用非线性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2.
M ISO 系统的混合核函数L S-SVM 建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LS—SVM非线性建模思想应用于锌钡白转窑煅烧过程的MISO系统建模.研究发现,系统选取不同的核函数,对模型的拟合性能和预测(泛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基于混合核函数的LS—SVM建模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可使系统具有满意的模型拟合输出,能有效抑制局部核函数所引起的预测输出波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辨识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非线性时延系统、传统预测控制算法难以建立精确模型、控制精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LS-SVM对非线性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序列的训练学习,建立其预测模型;然后运用粒子群(PSO)算法完成非线性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学习和粒子群优化(PSO)的单步预测控制算法.该方法使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非线性系统模型并预测系统的输出值, 通过输出反馈和偏差校正减少预测误差, 由PSO滚动优化获得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量. 该方法能在非线性系统数学模型未知的情况下设计出有效的预测控制器. 通过对单变量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进行仿真, 证明了该预测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且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戴永彬 《控制工程》2016,(9):1356-1360
针对非线性预测控制中,系统建模和目标函数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策略(PSO-NPC)。首先,将时间因素引入到即时学习算法中,提高了基于即时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非线性系统的建模精度。其次,针对单目标优化的常规PSO-NPC算法不足之处,将系统的第一步预测和最后一步预测输出作为主要优化目标,提出了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非线性预测算法。最后,将目标函数中的误差权重作为粒子群优化的目标,根据系统耦合程度自适应调整误差权重,消除了系统回路之间耦合。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控制算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斌  苏宏业  褚健 《控制与决策》2004,19(12):1399-1402
针对工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被控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的预测控制算法.首先,用具有RBF核函数的LS-SVM离线建立被控对象的非线性模型;然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离线模型在每一个采样周期关于当前采样点进行线性化,并用广义预测算法实现对被控系统的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类非线性系统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直接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构造自适应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规律由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导出,并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了此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量预测对大规模网络管理、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支持向量机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解决高度非线性分类及回归问题.介绍了基于小波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利用小波核函数的多分辨特性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建模能力.通过对实测网络流量数据的学习,对未来网络流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状态不可测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直接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一种误差观测器,间接地估计出系统的状态,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构造自适应控制器,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规律由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导出.文中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了此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用支持向量机辨识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非线性离散动力学系统控制新方法. 在本方法中, 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每一个工作点辨识非线性系统的局部最优线性化模型. 针对该模型, 采用常规的线性控制方法在每个工作点设计局部线性控制器, 并在整个控制任务的每个工作点重复此设计过程.用该方法对两个典型的非线性离散系统采用极点配置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 结果显示系统对参考输入具有满意的跟踪性能, 证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T-S 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提出一种基于T—S模型的模糊预测控制策略.利用模糊聚类算法高线辨识T—S模型,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参数的选择性在线学习;对模糊模型在每一采样点进行线性化,将T—S模型表示的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时变状态空间模型,并将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二次规划问题,解决了非线性预测控制中如何获得非线性模型和非线性优化在线求解的难题.将预测域内的线性模型序列作为预测模型,减小了模型误差,提高了控制性能.pH中和过程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杨辉  张芳  刘鸿恩  李中奇 《控制工程》2015,22(2):232-235
动车组运行环境复杂多变、运行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动车组运行性能有较大影响,基于线性模型的动车组运行控制策略难以满足高精度跟踪给定速度-位移曲线要求。提出一种动车组非线性模型描述及其运行速度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动车组牵引特性和系统运行数据,建立了动车组LSSVM非线性模型;给出了基于LSSVM模型的动车组运行速度控制方法。基于CRH380AL型动车组运行数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a weighted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 for identific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T-S model. The method adopts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e. Based on clustering, the original input/output spac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ubspaces and submodels are identified by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 Then, a regres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se submodels with a weighted mechanism. Furthermore we adopt the method to identify a class of inverse systems with immeasurable state variables.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an allied inverse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obtain enough information for model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identify the nonlinear allied inverse system effectively and provides satisfactory accuracy and good generaliza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60874013) and the Doctoral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Grant No. 20070286001)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是智能控制中的重要前沿课题,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有着非常大的应用前景。从预测方式、控制律求解方法和典型应用等几个角度对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做了综述。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做了深入阐述。并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制造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系统中系统集成复杂、变化频繁的现状,分析现有基于SOA系统集成的不足,在引入模型驱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服务集成方法,该方法是自上向下建模和自下而上服务编排的双向结合。通过扩展领域元模型,将业务过程抽象为逻辑模型;将被集成系统以服务的形式封装,建立服务元数据仓库保存其关键属性;分离业务逻辑和具体实现系统,运用反射机制在运行时将模型实例化为具体的集成过程,自动部署到集成引擎。以该方法为基础建立PLM系统集成平台。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集成的适应能力和敏捷性,降低集成的复杂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cheme for tracking a-priori unknown references varying in a wide range and analyses its performance. It is usual to assume that the reference eventually converges to a constant in which case convergence to zero of the tracking error can be established. In this note we remove this simplifying assumption and characterise the set to which the tracking error converges and the associated region of convergence.  相似文献   

17.
Nonlinear models that are composed of a linear dynamic element in series with a nonlinear static element prove to be very attractive in describing the behaviour of many chemical processes. In this paper, a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using the Hammerstein model structure. Two simulation examples, a pH neutralization process and a binary distillation column,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18.
    
A new approach to design a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law that employs an approximate model, derived directly from data, is introduced. The main advantage of using such models lies in the possibility to obtain a finite computable bound on the worst‐case model error. Such a bound can be exploited to analyze the robust convergence of the system trajectories to a neighborhood of the orig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named Set Membership Predictive Control, is shown in a vehicle lateral stability control problem,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harsh maneuver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