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应用文摘》2003,(15):129-129
早晨,在桥边看见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在那里,一位老者朝他走过去,说道:“小朋友你站在这里欣赏风景吗?”[在老人眼里,年轻人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对于玩兼容机和Windows长大的我们来说,“苹果”永远是一个梦。我们渴望,但不奢求拥有——因为代价太高。第一,“苹果”的身价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几千块早可以搬台兼容机回家了,却连它的显示器都搞不定;第二,“苹果”系统过于另类,让习惯Windows界面的我们无所适从,所以宁愿远远欣赏,也不愿真正尝试使用。  相似文献   

3.
iPhone啊iPhone     
有一句有意思的话:“在质疑中开始,在争议中长大,在赞美中灭亡。”在目前所有地球人(还有一部分火星人)都在给iPhone唱赞歌的大形势下,我却写“iPhone之死”——给它唱挽歌,是为了让它活更久。  相似文献   

4.
越大越脆弱     
企业求大求强本无歧异,一个企业必然向大处发展,不管企业家个人愿意不愿意。企业成长的特点就是不进则退,俗话讲“穿上红舞鞋就得跳舞”。只要是做企业的,都会让企业向大的经营规模发展,就像人总是要长大一样。希望企业做大,是企业家的正常心态,也是做企业的必然追求。甚至一些政府部门也希望企业能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如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走向成熟,对大型厂一商形成新的挑战,对中小型企业却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无“网”不胜的大旗下,这些公司找准市场切入点,迅速成长,前景辉煌。以上要为成长型网络工作群组提供解决方案而著称的网络专家NPI公司就是其中一颗迅速L升的“明星”。1996年7月,NPI在京设立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IO月在和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引起业界广闻泛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H公司亚洲区负责人林家林先生。林先生在台湾长大,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至今已有21年的行销经验。面对记者一个个颇具难度的“发球…  相似文献   

6.
施燕平在成都的小区县长大,有着川妹子麻辣的性格特点.也不乏小女人温柔撒娇的另一面.从成都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她却选择了从事销售工作.因为她有与生俱来的“说话”天分。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时代,是一个资本大比拚的时代。但自从新技术革命爆发以来,资本越来越不能决定一切。否则,那么多叱咤风云的知识型企业岂能叱咤风云?可是,在一个运行着“灰色商业规则”的社会,却会越来越多地扼杀这些天才的产业种子。有了这种担心,自然令人想起“劣币驱逐良币”的历史闹剧。  相似文献   

8.
封雷 《电脑迷》2010,(15):84-84
《水浒》,巨著也!“孤”自幼喜欢舞刀弄枪,长大后自然是对梁山好汉们崇拜有加。又因心在江湖.身不由己,遂熟读《水浒》好几遍,以解吾“心猿意马”之疾,饱读《水浒》之后,才深知其意,耐人寻味。如:宋江,何许人也?手无缚鸡之力,却统帅三军;相貌丑陋,却名扬四海:学历不高,却官位极高;从未成家,却包过阎婆惜,泡了李师师……何以能如此牛逼也?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顾硕 《自动化博览》2010,27(6):18-19
上海友邦电气集团是集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曾经的它被评为“中国最具诚信企业”、“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上海市松江区先进企业”,无数的曾经早已将友邦定位成民族工业端子领域的佼佼者。然而,就在荣誉的光环满身围绕的时候,有一个人却提出不要总看过去,应该展望未来的友邦,这个人就是荣获过“中国最受关注企业家”荣誉称号的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董事长王国良。  相似文献   

10.
虽然企业信息化在目前已经是个谈 来论去说得人嘴疼的话题,可是企业信 息化,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仍是一个相对 陌生、仍需努力的课题。我们发现大批的 企业已经“动”了起来,买电脑、购软件、 上项目:……忙得是不亦乐乎。 似乎这些企业已经走出了“信息化” 的第一步,应该是件可喜可贺的事吧。然 而,笔者亲身经历的几件事,却是让人高 兴不起来的。 其一,笔者前几日因工作需要采访 某大企业,然而却找不到联系对象—— 这家大企业虽然上了一个大的IT项目, 可是却连个负责人都没有——这是不可 想象的。结果笔者的电话从总机转到公…  相似文献   

11.
草莓 《电脑技术——Hello-IT》2005,(11):F0002-F0002,1
童年的时候,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少女时代.被一个叫做“老狼”的歌手吸引;长大了以后.有时会想到一个叫“老狼”的ID。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与网络》2005,(22):31-31
经历了20多年的磨难和发展,中国的ERP市场又开始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且大有“跃进”的迹象和势头,各ERP企业也纷纷打出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市场的产品,一时间,大大小小的企业ERP项目遍地开花,一片“繁荣”景象。然而,这些实施ERP的企业究竟如何了呢?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据国内一个权威调查显示,企业ERP项目的实施成功率只有不到30%。  相似文献   

13.
企业应用集成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期。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许多企业对硬件、软件和业务管理软件等投入了巨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许多企业集成项目却不尽人意,其投入往往没有产生预期的产出和效益。这些项目的典型状况是:在一个美好前景的吸引下,经过对软硬件的巨额投资和一段漫长的集成实施后,企业耗财费力,对集成商却有一肚子意见,而集成商则忙于应付用户的一系列“新”需求而陷入繁重的二次开发之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长不大 中国有多少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企业?虽然改革开放20年以来,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但与国际上众多的品牌企业诸如可口可乐、IBM、HP、麦当劳等相比,则不免相形见绌,不仅数量少,而且影响力也不够。现在,人们提起美国等发达国家,首先想到的多是前面提到的这些知名企业,而提起中国,人们似乎更津津乐道于故宫、颐和园、北京烤鸭等“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田东 《微型计算机》2014,(17):62-66
人工智能—直是咱GEEK世界里的一个伟大命题,小时候谁不幻想拥有一台最懂自己的机器人伙伴,帮忙做个作业或是反抗大熊什么的。长大之后,却发现即便集合了全宇宙的最强大脑,要整出量产级的瓦力也不比国足夺得大力神杯来得容易。不过,前不久的—次专访中谷歌输入法研发团队告诉我们,其实你的身边不乏“知己”……  相似文献   

16.
从小就被教导要”为人低调“,长大后,一些经验却告诉我,适当地表现和张扬,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就像陈奕迅在《浮夸》中唱到的:”似木头似石头的话,得到注意吗?“  相似文献   

17.
人间飘絮 《现代计算机》2008,(2):I0022-I0023
比尔·盖茨与拉里·埃里森的首富之争一直十分激烈。两人的私人关系不是很好,盖茨住在西雅图,而埃里森在硅谷创业,埃里森十分支持对微软的肢解,他要打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软件帝国之王——微软。 比尔·盖茨从来给人的印象都是“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儿”,很多人对他的身世了如指掌。“你可以爱他、讨厌他,甚至恨他,但你永远都无法忽视他——这就是比尔·盖茨的魅力。” 拉里·埃里森被称为“硅谷花花公子”,他以乐于享受、傲慢自大而出名。埃里森在32岁以前一事无成,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换了十几家公司;妻子也离他而去……其后中年得志,为甲骨文公司的CEO。  相似文献   

18.
质疑明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彤 《计算机》2003,(5):34-42
“做事的原动力来自内心,这是一个很漂亮的说法,要做到却很难。”一个从明基离职的员工发牢骚说,“他(曾文祺)当然有原动力,为了创作造一个华人的品牌可以鞠躬尽瘁,这样的价值观的确值得敬佩;但是我却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真的是没办法陪他一起玩下去了。”  相似文献   

19.
它是喝英特尔的奶长大的,尽管并非血亲。但凭借审时度势的“乖功”。它迅速地从一个只有20来人的草根创业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国产服务器老三。5年来。宝德傍住了老大,自己也成为了“大佬”。  相似文献   

20.
许多企业都会为员工提供时尚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希望以此吸引年轻人才的加入.虽然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但许多公司却忽略了最终在这些设备上运行的软件.当习惯使用人人网、微博和QQ等软件长大的年轻员工遇到枯燥乏味的商业软件会有怎样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