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文超  陈琴  石炼 《给水排水》2020,46(7):16-21
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是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我国不少城镇饮用水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西南山地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及水系特点,提出了其应急备用水源地的9种建设方式,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欧盟、日本等供水安全体系,对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的若干认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各类工业、生活和面源污染以及日益增多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以常州市长江饮用水水源为例,从规划的视角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开展水源安全评估,系统分析识别水源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规划建设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供水保证率;以及加强水源污染风险管控,在城市规划中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鹿寨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这些水源地存在的主要污染源,以及水质存在风险隐患和备用水源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应急情况供水调度、隔离防护、污染源综合整治、污染风险防范、水源涵养及绿化、监控体系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水源地保护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调查内蒙古自治区18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供水能力、供水设施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情况的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现状,对饮用水源地水量安全进行评价,针对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是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供水水源体系构成的角度,辨析城市供水水源的有关概念,梳理分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概念与内涵,分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建设类型和思路。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运行需结合常规供水水源,在独立水源、水源间、城市内部区域间、城乡间、城市间、区域间乃至流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统筹安排和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缺水,供水水源污染、突发性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不断增加,建设饮用水应急水源地并保障其供水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了我国饮用水应急水源地保护监督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基础上,研究提出我国饮用水应急水源地建设、保护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市城市供水基本依靠长江水源,水源地过于单一,极易受到长江上游突发污染事件影响,研究合适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十分必要。结合南京市供水规划的供用水量要求,通过分析南京市现有水源情况,初步选定应急备用水源地,形成南有石臼湖、北有金牛湖的应急备用水源地格局。通过水量、水质分析,提出上述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结合流域及区域水利规划,提出南片石臼湖出口建闸和从水阳江补水的规划方案,北片以金牛湖为主水源,联合山湖水库、三岔水库共同构成应急备用水源地,为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是解决城市供水风险的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在概述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的几点要求,并分别阐释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外调水水源、非常规水水源、区域联网供水等各类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思路,对完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提出了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落实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加强水质实时监控等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源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之一。城市单一的水源供给形式使城市供水安全性和保证率降低,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作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安全储备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完善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现阶段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必要且紧迫的工作之一。沧州市地处九河下梢,属水质、水量双重缺水地区,大浪淀水库是沧州市城区唯一供水水源地,就沧州市供水水源地现状、存在问题、备用水源地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提高广州市西部水源应急备用能力对保障广州市西部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广州市现有西部应急备用水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急保障研究的必要性;通过水源初步分析确定了和龙水库等5处备用水源,再从水量、水质、应急响应时间、经济可行性等角度分析不同水源方案,从而推荐广州市西部备用水源方案.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作为北京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地下水源地,在近几年的连续干旱年应急开采,连续供水4a,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应急水源地地下水赋存条件分析,阐述了应急水源地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关键层位应该是上部潜水含水层.针对水源地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及存在环境问题,提出了应急水源地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玲  李宇 《北京水务》2004,(6):12-14
以北京市城市供水为例,分析建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具体措施,将北京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初步划分为3类:浅层孔隙水、基岩水和深层承压水.并通过3个实例对每种类型的水源地建设及其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对同类应急供水水源工程的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单一水源城市缺少应急水源储备,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正在实施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尚无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因此亟需开展城市应急供水规划调控技术方法的研究,总结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指标,指导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重点研究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东莞市作为单一水源城市,其常规水源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突发污染风险,需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分析确定东莞市极限最低应急需水量为65万m3/d,正常供水情况下备用水源规模至少应为1 059万m3;压缩水量供水情况下,应急调蓄设施规模至少应为195万m3.  相似文献   

15.
扎兰屯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应急机制薄弱,供水水源已受到污染。应通过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污染控制工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等措施,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指出贵港市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规划把达开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地,并对其进行了规划设计及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技术、经济可行,可作为备用水源地,解决贵港市城区饮用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现有状况下,阐述如何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价和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减免和规避、全过程风险监控和信息发布以及事故应对的工作内容。建议:1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2城市饮用水水源风险管理要以流域环境应急管理相衔接;3强化政府的监管及公共服务职能;4探索水源地保护与补偿机制。提出对于高风险的城市供水水源地难以降低风险的,必要情况下要改变水源,选择风险相对低的水源地作为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18.
对汕尾市区供水现状、应急备用供水指标、应急备用供水时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基准年生活、工业及城镇公共用水量为参考,通过人口预测、国民经济发展预测,结合定额标准,研究确定工程供水规模,建设以青年水库为水源的供水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会进一步完善汕尾市城区水源保障体系,并为其他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区供水安全事故频发。本文深入研究分析惠州市惠城区及仲恺高新区供水现状,并对现有供水应急保障体系进行评价。从水源、水量上初步探讨上述两区供水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根据上述两区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状况,结合两区现有工程布局,以扩建观洞水库,联网潼湖水厂,建设东江抽水泵站,充分利用东江雨洪资源作为两区的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对类似地区有较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是北京市第一批建成规模最大的地下应急水源地,2003年建成连续开采13年,截至2016年8月底,累计供水超过13亿m3,为缓解北京的供水紧张形势、保障首都的供水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怀柔应急水源地供水历程、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由于当前水资源依然紧缺,异地调水存在风险,怀柔应急水源地在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于2015年9月正式减采,进入热备涵养阶段,目前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今后争取通过补水回灌及涵养,逐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彻底转变为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为北京城市稳定及供水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