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多年的设计、研究和施工,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个概念,即一个成功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材料、设计、施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关键,施工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里瓦.  R 《世界建筑》1999,(8):50-51
世界银行占地4100m2。设计综合考虑了银行设计中所有的技术要求,如:通讯、保安、水、暖、电等,同时还体现出印度建筑特点。设计时特别借鉴了当地劳底庙(Lodhi)和它的庭院的一些处理手法,将技术和艺术有机地结台在一起。该建筑为对称式平面布局,中心为一庭院,局部拱形屋顶的处理手法使轴线要加突出。外部饰以红砂宕,以水平线条分格,圆形支撑往使立面富于变化。而最具特点的是在阳台的设计、阴影的处理和细部节点等处理手法上,使传统材料和做法结合现代使用功能,创造出新的建筑语汇。庭院的设计也反映出设计者的匠心,利用曲折的…  相似文献   

3.
中餐厅新风量以及机械排风量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餐厅的通风是保证其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手段。中餐厅的新风量与机械排风量相互关联。本文分析了中餐厅的新风量以及机械排风量的确定原则。指出中餐厅的新风量按满足卫生要求确定即可;而机械排风量不仅与新风量有关,还受中餐厅内人员密度的大小以及正压值影响;中餐厅内的机械排风量与新风量的比值并非一个定值:  相似文献   

4.
中餐厅与贵宾包间是宾馆众多餐饮项目中最核心的主角。其经营水平实际上决定了宾馆整个餐饮业务的走势,而设计和装修对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关注以下问题对于宾馆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建筑装饰就是指以美化建筑和建筑空间为目的而设置的建筑环境艺术,讲的通俗些,就是对建筑物进行外包装,用什么材料进行包装,对建筑物的最后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好各种材料,它包括材料的色彩、材料的质感等,这样才能达到人们预想的目的。它具有装饰建筑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在建筑装饰中有许多与建筑装饰的有关要素,如色彩、光影、陈设、建筑材料等,笔者想对建筑材料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作一论述。1注重材料的原始形状随着材料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材料在建筑中的装饰性都有认识,但…  相似文献   

6.
杨菁  朱振骅  李江 《建筑创作》2014,(1):378-383
伊东丰雄是一位努力探索新结构体系和空间的建筑实践家,近年来他一反之前的材料偏好,开始在作品中大量采用混凝土。日前建筑网站ArchiDaily评选出10座以非凡灵感运用混凝土的建筑,伊东的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TAM)名列其中。通过对TAM结构和材料体系的阐释,分析了三方面问题:从“浮动网格(Emergentgrid)”这一概念出发,TAM的结构材料体系如何参与到复杂的场地环境和多样性活动设计中来;TAM拱形结构的设计是否基于历史主义的考虑,又有何创新;TAM采用了钢框架和混凝土的结构体系,模糊处理了承重结构和表皮的关系,这种手法似乎与“材料真实性”原则相悖,这反映了伊东什么样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UED:与建筑相比,工业设计对材料更加敏感。工业设计应该如何选择材料?Alexis Georgacopoulos:总的说来,材料也是一门技术,在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2010年W酒店在香港开设"星宴"中餐厅,这是W酒店全球首次在酒店内设置中餐厅,作为全球大热的设计酒店,开设中餐厅当然继续一贯的独特路线。此次的"星宴"中餐厅设计主题是"香港",简单直接却不落俗套。摒弃中餐厅传统的金碧辉煌的概念,设计师以破格的现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图书馆建筑的文化氛围是建筑师最头痛的工作之一,而且还往往被忽视,作者参与了浙江图书馆新信建筑中设计,制作了“竹简”雕塑群,其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青睐,关注和重视。所以,笔者在本文中试以“竹简”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内容选择和艺术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剖释,从中得到的结论是:为了提高图书馆建筑的文化氛围,应当:(1)选择:设计的作品要有鲜明的个性特色;(2)作品内容等需有深刻的文化内涵;(3)作品必须要能和主体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融洽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2004,(6):115-115
设计特点:一般来说被印在明信片上的建筑都显示出定程度上的雷同,运用简单的象征性手法和夸张的形式。Jensen & Skodvin在设计MORTENSRUD教堂时却运用了不同的理念。他们最初的方案显示出了种响应性的设计策略,通过个协调预定性和灵活性的过程来决定如何使建筑达到项目的要求,处理好建筑与特定的基地的关系以及材料运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