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外语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个人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和外语教师的关注。通过对外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结合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与学习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确立模式,以促进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确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个人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和外语教师的关注。通过对外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结合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与学习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确立模式,以促进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翻译对外语学习成效的影响存在较多的争议。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翻译和外语学习的关系,将翻译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运用于外语学习,以增进外语学习成效,认为外语教师应重新看待翻译在外语教学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语学习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分析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帮助学生减轻和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外语学习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分析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帮助学生减轻和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词汇在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和外语词汇量对外语阅读过程中附带词汇习得量的影响。研究过程为:90名受试者完成词汇量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其分为A,B和C组;一周后受试者阅读测试篇章,用汉语写文章大意;2天后,组织受试者完成词汇获得测试。结果表明,外语词汇量与外语阅读中词汇习得呈正相关;词汇出现频率会对英语学习者,特别是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在外语阅读中附带习得词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背景图式理论的认知学习及外语阅读中词汇习得的探索性模式提供了一定实证依据,为词汇教学领域及该研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消除外语学习情感障碍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学习者的情感障碍对外语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外语学习中,预防和消除情感障碍,开发情感动力,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保持最佳的情感状态是十分重要的。就如何预防和消除外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提出以下策略:正确认识外语学习,端正外语学习态度;激励外语学习动机,培养外语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和乐观豁达的胸怀。  相似文献   

8.
语境研究深入到认知层面,与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知语境中能被激活与调用的信息或知识通过建构存储在人脑中.外语学习中外语知识的建构对扩大认知语境有益,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重视外语的知识还是重视外语的功能应以系统论的观点来辨证看待.  相似文献   

9.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生对外语学习没有信心的一种潜意识的心理状态,高职高专学生因其外语基础较弱,外语学习焦虑感尤为明显。基于外语学习的三种焦虑感:交流畏惧、负评价恐惧和考试焦虑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焦虑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外语学习焦虑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对提高外语学习能力的一些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研究模因的特点和周期,重新审视外语学习,将外语学习者习得外语的过程视为所习目标语的文化模因在学习者身上的一个具体完整的周期过程。采用语言模仿的机制学习外语,通过背诵、模仿、引用、移植、嫁接或词语变形等方法增加语言信息量的输入,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可使学习者对所学外语进行活学活用,对解决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其外语产出能力这个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分析了学生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与歧异.利用对比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生误解、歧异的原因.结合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及大学生外语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外语教学中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介绍了在外语学习中引入文化知识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语境研究深入到认知层面,与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知语境中能被激活与调用的信息或知识通过建构存储在人脑中。外语学习中外语知识的建构对扩大认知语境有益,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重视外语的知识还是重视外语的功能应以系统论的观点来辨证看待。  相似文献   

13.
外语学习中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外语学习中对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不同看法,对比分析了这两种策略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说明此分析对外语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外语教学法理论为依据,探讨影响外语学习的几种智力因素的机理及其培养途径。主要智力因素有感知、理解、模仿、记忆等。智力因素是外语学习的操作系统,以此概括了培养这些智力因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来自交际畏惧。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适度纠错、合作学习等教学调控策略,以消除或降低焦虑对语言学习产生的负面效应,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念、集体观念、尚古观念和等级观念出发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对我国中学生外语学习观念的影响,以便深入了解我国中学生外语学习观念的形成机制,加深人们对外语学习观念的认识,延伸外语学习效率提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年龄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具体从多少岁开始学习外语还存在分歧。就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此年龄阶段学习者的特点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模因的特点和周期,重新审视外语学习,将外语学习者习得外语的过程视为所习目标语的文化模因在学习者身上的一个具体完整的周期过程。采用语言模仿的机制学习外语,通过背诵、模仿、引用、移植、嫁接或词语变形等方法增加语言信息量的输入,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可使学习者对所学外语进行活学活用,对解决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其外语产出能力这个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主要分析了外语学习学习动力的特点及学习动力对学习学习过程的影响。同时还就教育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学生学习外语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的学习动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贸易、科技文化交流的加强,对于科技人员来说,通晓一门外语也是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在校学生的外语水平,各语种的教学大纲都明确提出,在校学生结束外语的基础阶段学习后,要进入外语专业阅读阶段的学习,而且该课程为必修课。这对将从事科技工作的高校学生是完全必要的。因此探讨外语专业阅读课教学现状,研究改进方法,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