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林恬  侯昆 《山西建筑》2007,33(4):30-31
针对滨水地区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滨水地区的系统性、复杂性、敏感性、兼容性、共享性等五个开发特性,结合当前城市经济及社会等因素,阐述了滨水地区的开发策略及实施方法,指出通过滨水地区的更新整合,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张艺 《山西建筑》2009,35(20):36-37
讲述了滨水地域开发的历史背景的特殊性以及滨水地域临近水域的开发特性,结合两个城市的滨水空间开发实例,介绍了滨水地区的开发策略及实施方法,通过滨水地区的更新整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发展,滨水地区的功能也随之改变,原本以工业化港口功能为主的滨水地区,转变成为旅游游憩地带,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以城市滨水地区的旅游开发价值为切入口,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滨水地区旅游开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滨水地区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转型和内城复兴的需要,城市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文章以昆明市草海片区城市设计为例,立足滨水地区的历史背景、资源特色和价值判断,从规划层面探索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滨水地区再开发的模式、策略,将保护环境、提升功能、彰显特色、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目标的融合,以此促进滨水地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强 《中外建筑》2012,(5):65-68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地段之一。本文从解析国外优秀的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案例入手,总结出国外滨水空间开发可取的经验。然后以阜阳颖河东岸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尊重现状、延续文脉、体现本土气息、强调滨水空间可达性、满足居民亲水性等方面作了相关探索,旨在为国内同类城市的滨水空间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出应寻求的解决方法及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松花江滨水地区开发控制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鹏  陆秋野 《规划师》2011,27(6):39-43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黄金地带能提供土地开发的新机会,而且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往往反映出城市经济的转型--从生产型转向现代服务型功能,通过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整或再开发,体现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哈尔滨松花江滨水地区综合改造规划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探索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控制,尝试以弹性与刚性控制、针对...  相似文献   

8.
钱仁川 《华中建筑》2011,29(9):105-111
该文立足开发管理的角度,首先介绍城市滨水地区的基本概念,接着通过分析国内城市滨水地区规划建设的成功案例,对如何完善滨水地区的规划建设总结出一些经验;最后通过从开发管理的角度分析温州市滨江商务区规划建设的实践案例,尝试在现代化建设中寻求一些适合温州城市特色的规划设计和开发管理滨水地区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滨水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与目前城市滨水绿地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并对滨水绿地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等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出应寻求的解决方法及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军 《城市规划》2006,30(1):67-72
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监管、政绩考核、城市财政、土地使用制度对城市政府执政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城市政府的执政行为与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借助城市化扩大内需、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背离,使城市倾向于集聚生产,城市的人口集聚功能相对弱化,从而在制度层面上造成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建议通过科学的政绩考核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监管、城市用地、财政收支制度使政府平等对待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功能,使城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这样才能合理降低城市化门槛,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市的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的不断改善,才能真正体现现代化城市的特征。城市水系规划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沈阳市水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有效地指导了水系建设,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井敏莉 《城市建筑》2014,(17):362-362
本文对宝鸡市蟠龙新区再生水系统进行了详细规划,确定了再生水用途、水量、水源、水质等,并对再生水管网进行了科学布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城市用水安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城市河流水环境管理决策和总量控制规划提供定量化工具,通过四川省绵阳市涪江河段总量控制规划为例,对城市河流总量控制规划进行了研究,包括使用标准指数法进行水质现状评价,功能区划、分河段建立河流水质模型并用VC 编程计算水环境容量,并建立模型对涪江水环境容量价值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城市河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心是城市发展的增长极,培育城市中心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宁波市镇海新城中央生态公园通过创新公园功能、铆合新城空间等规划手段,力求将其打造成新城第三中心,实现由隔离到增长极的质的转变,追求经济剩余最大值。同时启发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崔翀 《工业建筑》2011,41(2):24-28
水塔作为工业遗产中随处可见的构筑物,在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往往面临与工业遗产一同被铲平拆除的严峻形势.作为传统工业同区的视觉焦点和"纪念塔",水塔对于城市历史的记忆和工业文明的纪念,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改造的多重可行性.通过荷兰的两例水塔改造的项目实例,对水塔等小型工业构筑物改造的经验加以借鉴,对我国目前产业转型中大量遗...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土地开发及其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卫东 《城市规划》2002,26(11):37-40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开发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及其供给中存在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土地利用率低 ;城市土地市场行为不规范 ,土地供给总量控制困难 ;城市规划依据不充分 ,土地制度欠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土地供给调控体系的对策包括 :实施城市发展战略 ,加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建立城镇土地储备机制 ,形成城市土地供给的良性循环 ;消除城市土地闲置现象 ,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张俊  周璟 《城市规划》2017,(12):109-113
以土地的高开发率为核心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改变了水系空间的自然布局,自然排水水系格局遭到了破坏、水面率极大降低,已经给城市的防洪排涝、水生态环境品质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厦门翔安新城试点区的水系空间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在恢复水系格局的基础上恢复适宜水面率的水系空间问题治理对策。水系格局的恢复应是在基于自然汇水线和历史水系下、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下进行;水面率应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综合确定,试点区适宜的、可恢复的水面率为8.0%。  相似文献   

19.
调整常州市城市供水价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州是水质型缺水城市,然而长期低廉的城市供水价格不仅严重影响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也制约了城市供排水行业的健康发展,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依据相关政策要求,通过调价空间的分析,以节约用水为经济杠杆,探讨在"十一五"期内建立符合常州实情的阶梯式水价体系。其中,生活用水的水价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确保基本需求,第二阶梯控制超额消费,第三级阶梯遏止奢侈浪费;生产用水及特种用水的阶梯式水费应以依据相关节水定额核定各企业的行业总量控制限额,并以此作为容量水价的一级计量,当企业用水超额在30%以内进入二级计量,超额在30%以上进入三级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