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选用4种不同形貌和堆积密度的银粉制备导电银浆,比较其性能差异,优选一种银粉,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比例的纳米银粉,对烧结后的银浆样品进行表面形貌分析和方阻测试。研究不同形貌银粉及搭配对导电银浆性能及膜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积密度大的球形银粉膜层致密,孔洞较少,方阻为3.2 m?/;在此球形银粉中添加纳米银粉,提高了填充烧结性能,有助于减少烧结后膜层的孔洞,增加了银粉之间的导电通路,从而大大减小膜层的方阻,提高银浆综合性能;球形银粉中加入6%的纳米银粉时,方阻最小,达到2.1 m?/,膜层结构最致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不同银浆在多晶硅片上电性能、欧姆接触的对比,研究多晶硅电池正面电极的结构及特点。正面电极与硅的接触在影响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方面起着明显的作用,反过来决定太阳电池的电性能。优良的正面电极接触结构通常是正银浆料的化学性质、玻璃体和烧结曲线共同作用、影响的。正银浆料内的玻璃体由银粉扩散进硅的纯度决定,该玻璃体通过其组成成分和银粉与硅之间的厚度来控制串联电阻,并联电阻。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银粉中添加不同的分散剂并调节其配比,探索分散剂对银粉的分散效果以及对背面银浆电性能的影响。以银浆细度、附着力、相对电阻率等表征其性能。结果表明:银粉的最佳分散剂为A01,占银粉总量比例为1.0%,此时银粉分散性好,银浆烧结致密。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糖为还原剂,银氨配合物为前驱体,加入PVP高分子保护剂,在碱性环境下制备出纳米级(50~200 nm)银粉。研究了反应介质PH值、保护剂量及反应温度在制备过程中对银粉的形貌、粒径和分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经过表面改性的纳米银粉应用到太阳能背面银浆中,能显著提高银浆的烧结活性,降低电阻率和加强焊接附着力。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银为原料,甲醛为还原剂,丁二酸为分散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高分散性球形银粉,研究了丁二酸用量、硝酸银浓度、甲醛浓度、pH值对所制得银粉粒径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XRD、SEM对所研制的银粉进行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制备2~3μm的高纯度高分散性的球形银粉。  相似文献   

6.
导电银浆料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及太阳能电池产业所需的关键功能材料,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潜力巨大。其制造技术的核心包括超细银粉的制备和调浆两部分,对此业内人士作了大量研究,但产业化与国外尚有差距。我国必须加大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力度,迅速实现该类产品的国产化,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刘玉杰  万忠  王莉娜 《电工材料》2021,(5):16-19,22
讨论了银粉和玻璃粉不同特性对PERC电池用背面银浆性能的影响.根据PERC电池对玻璃粉腐蚀的要求,对两种体系玻璃粉G01、G02进行了筛选,选择G02作为后续银粉筛选的基准,该玻璃粉具有弱腐蚀、与铝箔不发生反应、微溶银箔的特性.在G02的基础上,通过筛选粒径相似但形貌不同的银粉来调制浆料,其中银粉S01为球形粉、S02为片状粉、S03为S01与S02的混合.通过银粉和玻璃粉的匹配调制出了三款PERC电池专用背面银浆P01、P02、P03,将三款浆料分别用于单晶PERC电池和多晶黑硅PERC电池,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P01在多晶黑硅电池上的表现最为优异,其中在Isc、Rs、FF上优势明显,效率方面P01最高,P02其次,P03最差.P02在单晶上的表现最为优异,其中Voc、Isc优势明显,效率方面P02最高、P01次之.  相似文献   

8.
张宁  郭凤荣 《电源技术》2013,37(8):1325-1328
通过葡萄糖还原法制备了银锌电池用活性银粉,对银粉的活性、堆密度、产率、杂质含量进行测试。采用正交实验讨论了KOH含量、葡萄糖含量和H2O含量对银粉收率、活性和堆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为150 g、葡萄糖为24 g、H2O为60 g时,制备的银粉活性最高,所有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工程化银粉的要求。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形貌分析表明此银粉粒径小并呈现多孔形态。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测试表明葡萄糖还原银粉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用上述银粉压制成电极装配了电池,其放电容量高于由传统工艺电极装配的电池。  相似文献   

9.
通过银镁合金法制备了银锌电池用活性银粉。采用正交试验讨论了熔炼方式,烧结氧化工艺和酸化工艺对银粉活性、堆密度和流动性的影响,并详细探讨了合金镁含量对银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真空感应熔炼炉熔炼银镁合金,氧化温度600~660℃,氧化期间搅拌4次,酸化后静放24h,所制备的银粉性能最好。以镁含量为22%的合金作为原材料,银粉的活性最高。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充放电性能。用上述银粉辊压成电极装配的电池,其性能优于传统工艺的电池。  相似文献   

10.
以悬铃木果毛纤维为碳源,采用低温预碳化和活化剂刻蚀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空心多孔碳微米管材料(HPCT).通过控制活化剂KOH的比例,优化了材料的结构,得到了电化学性能良好的碳材料.所制备的HPCT直径约为20~30μm,壁厚约为1.5~2μm,具有2135 m2/g的高比表面积.用作水系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良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种新型银粉制备工艺--银镁合金直接酸化法制备银粉,并通过松装密度、流动性和利用率等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银粉相比,银镁合金银粉均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银粉的松装密度随合金中Mg含量的增高而降低;比表面和利用率则随Mg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当合金中Mg含量达到C%时,制备出的银粉第一周期利用率达到95%;酸化时的搅拌速度为速度2时,电极的性能较好;而酸化时的酸浓度对银粉性能影响较小.循环伏安测试表明,银镁合金银粉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接受电荷的能力和充放电容量都较普通银粉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手段,对热分解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的不同形貌的银粉进行材料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对其电化学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组装单体电池,恒电流放电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发现化学法制备的片花状银粉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当放电倍率为5 C时,平均电压为1.65 V,电化学利用率达83.9%,较热分解法制备的银粉的电化学利用率有5%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范凤玉  石文  孟永哲  吴哲 《家电科技》2021,(z1):128-131
研究一种简单、低成本的7075铝合金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采用激光打标方法,在激光扫描线间距为50μm,100μm,150μm和200μm的条件下,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超疏水表面.50μm间距的微坑表面具有优良的防冰、自清洁和抗黏附性能.利用表面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了铝合金表面的润湿性和防冰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不同间距微坑(50μm,100μm,150μm和200μm),表面接触角不同.在间距为50μm时,接触角可达154.1°,滑动角为2.3°.因此,50μm制备表面具有低黏附力,能使水滴在表面进行滑动,达到自清洁行为.可见,通过此黏附力制备技术制备超疏水表面,超疏水表面在流体传输、防污、防油、防污染和油输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料浆喷涂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了纳米晶TiO2,SEM测试结果表明该薄膜呈多孔结构,构成薄膜的TiO2颗粒均为20~30nm,薄膜的厚度能够很好地控制在5~20μm之间。将此薄膜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在标准模拟太阳光(AM1.5G)下测试,短路电流密度达7.78mA/cm2、光电转换效率为1.94%。讨论了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健  张杰 《电池》2011,41(3):154-156
设计了自由降落式喷嘴雾化装置,采用六孔啧料架,通过改进喷射孔间距、喷射角,降低雾化能耗,增加锌粉比表面积,提高碱锰电池的大功率性能.在0.8 MPa的气压下,获得粒径小于150μm的锌粉超过80%;不规则形态的锌粉比表面积达0.013 m2/g,体积平均粒径达141 μm.用该锌粉制备的LR6电池的1 500 mW、6...  相似文献   

16.
该文运用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的barracuda 17.0软件,对尺寸为900mm×100mm×1200mm的准三维流化床的密相区大颗粒扩散行为进行模拟试验。模拟中,主要考虑在不同流化风速与不同示踪颗粒粒径的条件下,床料粒径分布对密相区中颗粒横向扩散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宽筛分床内不同粒径颗粒分布十分均匀,无明显分层现象。流化风速及平均粒径相同条件下,单一床料粒径条件下得到的颗粒横向扩散系数略大于宽筛分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流化风速相同但床料平均粒径不同条件下,床料平均粒径为1 050μm床内获得的颗粒横向扩散系数要小于床料平均粒径为600μm床内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发现水合联氨还原制备的银粉在不同清洗和烘干工艺的条件下,烘粉温度对银粉粒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银粉颗粒度越大,控制烘粉温度不高于100℃为宜;当利用真空烘箱烘粉时,采用无水乙醇清洗的银粉粒度比去离子水清洗的小;添加油酸清洗银粉能够避免银粉过筛后团聚,这有利于银粉和其他金属粉体混合,使银基触头产品金相组织均匀。  相似文献   

18.
选取平均粒度分别为0.5μm、2μm、5μm、8μm的SnO_2,采用化学共沉积法制备相应的AgSnO_2(12)触头材料,使用模拟试验装置在交流阻性负载下进行电寿命、耐电弧侵蚀和熔焊力等试验,考察了SnO_2粒度对AgSnO_2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粒度为0.5μm的SnO_2对AgSnO_2(12)触头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影响最大,但其模拟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的化学反应路线,用有机还原剂还原的方法制备锌银蓄电池用高活性银粉.对高活性银粉进行了物理性能及电化学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高活性银粉能够满足极板生产的工艺要求,同时其活性比传统银粉提高5%左右.  相似文献   

20.
《电池》1981,(3)
醋酸银热分解法制备的银粉,性能稳定,视比重小,活性较高,优于氧化银法制备所得银粉。根据可能影响银粉性能的11项因素的多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