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菱锰矿制高纯碳酸锰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以菱锰矿为原料,采用硫酸分解、二氧化锰氧化除铁、石灰乳中和除铝、SDD除重金属、镁试剂除镁、碳酸氢铵沉淀制高纯碳酸锰的工艺。本法制备的产品,质量达互GB10503-89Ⅱ型一等品标准,锰的总收率达到83%以上。  相似文献   

2.
微污染水源水中重金属镉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水源水中微量重金属污染特点,在不改变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前提下,提出了用水合二氧化锰去除饮用水中的微量重金属镉污染物的强化混凝工艺。采用硫代硫酸盐与高锰酸盐经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水合二氧化锰处理含镉水源水,系统讨论了pH、浊度、腐殖酸等水质参数对水合氧化锰混凝除镉效能的影响;采用XRD、XPS技术并结合投射电镜技术对水合二氧化锰粒子的物相晶型、表面组成及水中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光脉动检测技术对水合二氧化锰絮凝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把微观的絮体结构与形态观测同宏观的混凝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试图探讨水合二氧化锰混凝去除水中重金属镉的可能机理和特点。结果表明:水合二氧化锰为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的非晶形胶体,对溶解态隔和吸附态镉均表现了优异去除能力,其去除金属镉的机理可能是依靠专属吸附、静电吸附以及网捕卷扫综合作用的结果。水合二氧化锰能够很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微量镉,并能使出水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和氧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试验研究了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苯酚,4-氯酚以及2,6-二氯酚的去除,结果表明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苯酚及氯酚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试验中从酚的去除情况及还原性Mn^2 的生成量判断出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和氧化作用程度,同时,从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三种酚的吸附及氧化去除结果的比较,分析出氯取代对酚在水合二氧化锰表面吸附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了氯的取代使得酚易于被二氧化锰吸附而不易于被氧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水源水中微量重金属污染特点,在不改变常规给水处理工艺前提下,提出了用水合二氧化锰去除饮用水中的微量重金属镉污染物的强化混凝工艺。采用硫代硫酸盐与高锰酸盐经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水合二氧化锰处理含镉水源水,系统讨论了pH、浊度、腐殖酸等水质参数对水合氧化锰混凝除镉效能的影响;采用XRD、XPS技术并结合投射电镜技术对水合二氧化锰粒子的物相晶型、表面组成及水中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光脉动检测技术对水合二氧化锰絮凝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把微观的絮体结构与形态观测同宏观的混凝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试图探讨水合二氧化锰混凝去除水中重金属镉的可能机理和特点。结果表明:水合二氧化锰为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的非晶形胶体,对溶解态隔和吸附态镉均表现了优异去除能力,其去除金属镉的机理可能是依靠专属吸附、静电吸附以及网捕卷扫综合作用的结果。水合二氧化锰能够很有效去除水源水中的微量镉,并能使出水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5.
锰矿石品种繁多,成分各异。但在冶金行业中使用的主要是软锰矿、硬锰矿和菱锰矿。软锰矿中锰的形态以二氧化锰为主,硬锰矿中锰的形态较为复杂,以mMnO·MnO_2·nH_2O为主,而菱锰矿中锰的形态则以碳酸锰为主。 在测定菱锰矿中锰时,若使用国家标准,手续繁杂,周期较长,不能适应大生产对周期  相似文献   

6.
采用烧杯混凝实验,分别以实验室配水和松花江水为本底,研究了水合二氧化锰强化三氯化铁共沉降去除水中微量镉的效能。详细探讨了影响水合二氧化锰强化三氯化铁共沉降去除水中微量镉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水质条件下,水合二氧化锰均可强化FeCl3混凝去除水中的微量镉,镉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纯FeCl3混凝。水体pH值、浊度、腐殖酸等水质参数对于水合二氧化锰强化三氯化铁共沉降去除水中微量镉的效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水体pH值对水合二氧化锰强化三氯化铁共沉降去除水中微量镉的影响十分显著,Cd(Ⅱ)的去除效果随着水体pH增加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7.
杨威 《化学与粘合》2007,29(4):229-231
以实验室配水和松花江水为本底,考察了高锰酸钾还原法制备的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的微量重金属镉的混凝去除效能,探讨了水体pH值、浊度等对镉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水合二氧化锰去除水中重金属镉的机理.结果表明:水合二氧化锰对水中的微量镉具有显著的去除作用,3mg/L的水合二氧化锰对实验室配水和松花江水中镉的去除率达95%以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去除水源水中微量镉的水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8.
花生壳中富含纤维素,是制备纤维素吸附材料的良好来源。通过氢氧化钠-亚氯酸钠法提取花生壳中的纤维素,并以丙烯酰胺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对花生壳纤维素进行接枝共聚改性,以吸附溶液中Cd2+的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丙烯酰胺用量、硝酸铈铵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枝共聚反应体系中添加6 g丙烯酰胺单体,0.3 g硝酸铈铵,55℃条件下反应4 h,得到的改性花生壳纤维素对水溶液中Cd2+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13.741 mg/g。以此为基础,优化吸附条件将进一步提高吸附率,扩大了废弃花生壳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三聚磷酸铝对铵离子(NH4+)的吸附动力学,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研究了铵离子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三聚磷酸铝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5个因素对溶液中铵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各因素由大到小的影响顺序:三聚磷酸铝用量、吸附温度、铵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溶液pH。最佳吸附条件:铵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溶液pH为4,吸附剂用量为1.5 g,吸附温度为313 K,吸附时间为70 min。在298 K时,三聚磷酸铝对铵离子的吸附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其吸附机理是三聚磷酸铝中的质子氢与其表面吸附的铵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0.
杨威 《化学与粘合》2008,30(4):17-19
为了探讨水合二氧化锰对于实际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实验室烧杯混凝试验,以松花江水源水为研究对象,以高锰酸盐指数(CODMn)、DOC、UV254为指标,研究了高锰酸钾还原法制备的水合二氧化锰对实际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对水合二氧化锰去除有机物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水合二氧化锰投加量很低时(1~3mg/L),其对松花江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已很显著,并且CODMn、DOC、UV254三种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由此得出结论:与传统混凝剂相比,该种水合二氧化锰表现了良好的去除实际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实验结论对于水处理工程实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添加晶种控制结晶沉淀的方法来制备碳酸锰,考察了温度、碳酸氢铵浓度、晶种用量以及反应物滴加时间等条件对产物碳酸锰振实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晶种加入量为20%,碳酸氢铵浓度为2mol/L,反应物滴加时间为4.5h时,制备出振实密度可达2.3g/cm3、纯度高的重质碳酸锰,且实验的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随着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动力锂电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重要基础锰源材料的重质碳酸锰受到高度重视。采用自主设计制作的沉锰反应器,进行硫酸锰沉淀法制备重质碳酸锰,最优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0h,碳酸氢铵过量系数为1.05,产品碳酸锰的振实密度可达2.4g/cm3。在粒径控制剂存在的条件下,得到的重质碳酸锰粒径分布好,为高品质化学二氧化锰、高品质四氧化三锰的制备创造了条件,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理想锰源材料。  相似文献   

13.
在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中,用闪锌矿(或方铅矿)精矿作还原剂,用可溶性铁盐作催化剂,分解软锰矿(或大洋锰结核矿),同时制取锰盐和锌盐。该工艺具有反应快速、彻底,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同时省去了软锰矿的还原焙烧和锌(铅)精矿的氧化焙烧,能够大幅度提高锰、锌(铅)矿的浸出率,对原料矿的品级没有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低品位软锰矿石为原料,配入植物粉料,用硫酸直接浸出软锰矿制备软磁铁氧体用碳酸锰的新工艺方法。探讨了软锰矿直接酸浸、含锰浸出液净化除杂、锰净化液碳化结晶等工艺条件。所制备的产品经X 射线衍射、粒度分析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测试,结果表明,产品质量达到GB10503 89Ⅰ型品的要求。在优惠工艺条件下,锰的回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粗钡渣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了高纯碳酸钡粉体。用热水浸取粗钡渣得到硫化钡饱和溶液,通过添加合适的氟化铵作为沉淀剂去除硫化钡溶液中的锶和钙,探讨了反应温度、氟化铵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精制后的硫化钡溶液中,进行碳化反应,研究了氟化铵对碳酸钡晶粒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产物进行SEM和XRD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氟化铵用量为理论计算值2倍时,碳化反应后得到高纯球状碳酸钡产品,达到了对碳酸钡纯度控制的初步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用硫酸锰和碳酸氢铵制高纯碳酸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硫酸锰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锰的工艺和操作条件,比较了两种分析碳酸锰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experiment,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2 and NO from flue gase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use of natural manganese ore as a sorbent‐catalyst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behavior was 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the sulfation degree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00 °C to 500 °C. The natural manganese ore showed a high activity in the production of nitrogen and water by the reaction of nitric oxide with ammonia and oxygen up to around 200 °C. At higher temperatures, the nitric oxide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 due to the oxidation of ammonia by oxygen. With the increase of sulfation degree,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maximum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ic oxide appears gradually increased, however the maximum nitric oxide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 Addition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sulfur dioxide and nitric oxide with reaction time in a batch fluidized bed reactor with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350 °C to 500 °C. A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sulfur dioxide increased, but the nitric oxide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 © 200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以二氧化锰代替常规的过硫酸铵氧化体系,并在化学氧化聚合反应体系中添加适当比例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出盐酸掺杂的聚苯胺包覆二氧化硅复合粒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二氧化硅表面及其粒子之间明显包覆一层聚苯胺(PANI);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其掺杂的有效性。将复合粒子作为防腐填料,加入环氧树脂做成膜物,制备出的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料在碳钢基体上进行涂层,采用加速浸泡实验、开路电位法、Tafel极化曲线考察了其防腐性能。结果表明,盐酸掺杂的聚苯胺复合涂层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该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较环氧树脂涂层提高400mV,腐蚀电流下降4~5个数量级,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防腐涂料。  相似文献   

19.
宁海龙  王东  王伟 《广州化工》2014,(1):95-97,106
实验部分采用标准物质与样品同时溶样,使用固体标准物质做标准曲线,ICP-AES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建立了该方法的定量数学模型,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各种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韦文业  莫桂芬  梁源 《广西化工》2012,(1):35-36,60
锰矿石试样加磷酸于消化罐中微波消解,溶样完全,不生成焦磷酸盐。加氧化剂后用微波加热氧化,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测定锰的含量。本方法溶样能力强,操作简便,条件易控制,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