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郑冉  戴锏  孙伟斌 《华中建筑》2014,(11):171-173
社区是城市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该文将从社区规划的一个方向——社区空间形态营造方向入手,对社区空间及社区核心区的营造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该文首先对城市社区空间营造提出相应的原则,并且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单核心型社区、双核心型社区、多核心型社区以及轴核心型社区四种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类型,最后提出社区核心空间营造的要点。该文的分析与研究都是为了给社区规划中的社区的空间形态营造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希望借此文章为今后社区规划以及社区建设的研究一些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樊超 《城市建筑》2024,(1):168-171
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旧社区的边缘空间是连接社区与城市的过渡空间,边缘空间带上又存在许多消极空间,使老旧社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割裂关系,导致老旧社区的更新无法受到外部城市环境的有效刺激,难以提高社区的更新效率。文章研究目的是帮助消除老旧封闭社区与城市之间的割裂关系,让老旧社区能够受到外部力量的不断刺激,从而自我更新,提高社区更新效率。并且以成都市金牛区李家沱吉苑小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老旧封闭社区的边缘消极空间类型,并提供相应的更新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段翔 《山西建筑》2005,31(9):20-21
针对城市中商业开发的住宅小区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与良好城市意象的形成,对社区外部空间利用与社区商业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老旧社区公共安全问题突出、脆弱性强,在应对安全事件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济南曲水亭街社区为例,基于韧性理论,从公共活动空间、绿化空间、道路空间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同时,依据空间句法理论和Depthmap软件,分析社区公共空间的整合度、可理解度和协同度,从而对公共空间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提出韧性理论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策略,为推动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的韧性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老年社区的空间与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对中外老龄居住环境的分析与比较基础上,结合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及具体案例,分析了中国城市老年社区在空间与环境设计上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 载体,其内在结构体系的演变体现着不同时代 背景下居民的健康需求变化。研究基于“全面健 康”发展视角,追溯国外社区公共空间理论及实 践演化过程,对不同健康维度下社区公共空间 的体系结构进行关联性对比分析,将其总结为 三个阶段:生理健康满足的“单维”探索期、注 重人文思想的“双线”发展期、关注生活品质的 “多维”拓展期;探究了不同时期社区居民健康 诉求调整与社区公共空间结构体系演变的对应 关系,揭示了社区公共空间体系由单一物理空间 影响向心理、环境、社会等全面健康影响的发 展演化趋势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戴春  刘红 《时代建筑》2010,(2):120-123
文章从高校学生社区营造的角度分析了同济大学研究生公寓(彰武路)的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8.
“社区建筑师”制度:居住社区营造的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彦辉 《城市规划》2003,27(5):76-77,96
所谓“社区建筑师(规划师)”(以下统称社区建筑师)制度,是指每一个城市居住社区均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对固定的建筑师(规划师)或其群体组织,参与到社区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开发建造及以后的社区发展与维护乃至更新改造等居住社区营造、发展的全过程。这个  相似文献   

9.
段翔  龚静 《山西建筑》2006,32(8):26-27
从社区安全、居民交往、开放住区的创造、社区活力多方面分析了社区商业与社区生活的互动融合现象,阐明了社区商业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不仅推动社区生态、人居文化价值的实现,也创建了自然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乡村住宅空间的分化动因、分化机理和发展趋势,发现:乡村社会分层和农户居住需求的复杂化使乡村住宅空间系统中各功能空间的性质和边界越来越清晰。住宅空间作为乡村区域空间的最小单元,其分化后的多种空间类型会影响整个乡村的空间形态。因此,基于不同空间结构要素与农户类型相匹配产生的住宅空间模式,针对乡村社区的城镇化特点,将乡村的居住点空间和社区空间进行重构,并提出若干乡村住宅的建设思路,为乡村住宅规划和社区规划的内涵式、服务式发展提出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任明 《世界建筑》2002,(7):89-90
北京市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政策,于1998年确定要在北京市近郊区陆续开发19片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就是其中之一。该居住区位于北京市北部郊区,南距德胜门15公里,北距昌平卫星城16公里,紧临京张高速公路,北部远山起伏,环境优美。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是一个大型综合性社区,以居住为主,配有大量公共设施、文化、体育用地。面向中关村高校地区,以文化发展为背景,以人文社区为主线,形成大型文化居住区。该区一期工程规划用地13 495hm2,总建筑面积117.61万m2,住宅89万m2,1998年10月开始规划招投标,1…  相似文献   

12.
陈可 《安徽建筑》2012,19(6):43-44
大型居住社区空间环境设计要素很多,文章结合工程实践,从城市设计、交通系统、绿化空间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如何顺利地解决上述问题,正是成功设计大型居住社区空间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5):1-4
城市社区并非孑然独立,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的"寄居"之所,充满了人与各类空间的互动。人塑造空间,亦被空间塑造。城市社区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斐伏尔和哈维的空间理论,在批判资本丑恶面的同时,也隐含地赞扬了资本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功绩;从空间角度重新审视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矛盾,由此进行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策略,使人可以在社区中"诗意地栖居",促进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周睿 《城市建筑》2023,(3):105-109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社区也逐渐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成为重要尺度和关键抓手。文章以社会、村庄、单位、财产四个参照点来分析社区内涵和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社区空间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关系,探寻其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规律,由此提出邻里构建和社区认同、共治共享和社会公平、韧性城市和环境友好、健康战略和养老服务四个方面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关键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小城镇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居环境值得高度关注.通过对四川省小城镇社区的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资料,并与大城市社区边界进行对比性研究,总结出小城镇社区边界空间具有功能复合性和高效性生、景观渗透性、边界活动的多样性、交通流动性、地域独特性等特征.旨在发现小城镇社区边界空间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为营造新型小城镇社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寒地社区的户外空间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根据空间特征,明确寒地社区户外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理论为基础,以空间规划为手段,以减轻犯罪行为对于居民健康造成的伤害为目的,提出适用于寒地社区的户外空间防控策略,减少犯罪行为的温床,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为寒地居民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户外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7.
董芷含 《城市住宅》2021,28(7):121-122
城市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城市农业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案例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入城市农业这个早已存在但未被重视的概念,以尊重和保护社区现有建成环境为基础,探讨构建农业种植、生态和谐、自给自足的农业社区.探讨城市农业与城市空间整合的方式,以及对基地周边城市空间的影响,结合济南市的城市空间,研究城市农业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人性化公共开放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3个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公共开放空间的研究实例。回顾了20世纪下半叶针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英格兰城市绿色空间的使用障碍进行了剖析,最后建议以人为本是创造公共开放空间并使其具有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朱莹 《山西建筑》2012,38(20):30-32
结合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国情,对养老社区这种养老模式的建筑功能空间以及室外环境空间的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未来养老社区的建筑设计提出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从营造社区氛围、让有线电视和社区大众更紧密地相结合、稳定志愿者队伍等方面,阐述了培养社区意识、建设社区文化的几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