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调查并检测某啤酒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职业卫生防治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管理抽查等方法。结果 :该啤酒厂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谷物粉尘)、毒物(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硫化氢、氨、二氧化碳)、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结论 :该啤酒厂生产工艺较先进、职业卫生管理良好、个体防护用品配备良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健康监护等符合职业卫生的相关要求,职业病卫生防治现状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某水力发电站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以和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该水力发电站职业病防治及其职业卫生管理提出建议。结果该水力发电站在生产过程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工频电场。检测结果显示,硫酸、铅及其化合物化浓度合格率100%,噪声合格率100%;工频电场强度合格率88.9%。结论该水力发电站设立有职业病防治机构,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基本齐全,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已经按制度执行,制订有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培训演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上,煤矿企业把关爱职工的安全作为卫生和健康的主要管理工作。为了稳扎稳打的把关职业卫生健康工作,本文对煤矿员工职业病做以预防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企业安全形势来看,对所有劳动者实行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工伤事故预防和职业病的防治,妥善处理职业伤害事故的善后工作,对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对企业工伤预防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企业在工伤预防管理工作方面有一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材料保护》2004,37(8):11-11
在高毒高污染的电镀行业中 ,多数企业竟未按照规定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也未对劳动者提供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对无锡市开展的涉及电镀行业职业病危害的专项检查中 ,卫监部门检查了 14家相关企业。据统计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有 5 6 4人 ,但只有 10 8人进行了职业健康监护 ,情况令人担忧。卫监部门发现 ,这 14家企业虽大多生产布局较合理 ,但都缺乏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多数企业未按规定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对劳动者未提供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执法人员当即提出整改意见 ,…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职业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发的职业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也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但只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职业病是可以预防控制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采用检查表法、定量分级和定性分析法对某船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二甲苯浓度以及噪声强度超标,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职业健康检查主要为工人的电测听、胸片和肺功能异常。提示造船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电焊、油漆、打磨、装配等作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二甲苯和噪声。  相似文献   

8.
<正>从黑龙江省安全监管局获悉,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水泥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和《燃煤发电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正式出台,两项标准为依法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科学、规范开展水泥制造企业和燃煤发电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重要遵循。两个行业管理规范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对水泥制造企业和燃煤发电企业职业健康条件分别作出规定,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分析某制衣厂作业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并对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分析,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检测检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甲醛浓度CMAC:0.49~0.91mg/m3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均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较重,防毒设施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煤炭产量的逐年增加,煤矿工人受职业流行病的危害也随之加剧。本文采用现场调查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徐州矿区6114名工人住院病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煤矿工人职业流行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职业病防治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对煤矿工人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促进煤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宏观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国家越发重视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健康的保护工作,先后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重点开展职业病检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职业人群健康管理等工作,协调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MSD)是一类与作业姿势有关的主要职业病,因其症状前期的不表现性和延迟性,患病工人前期与健康正常工人并无差异,导致MSD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工人长期处于肌肉骨骼损伤中,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也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职业安全健康,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基本要求,把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和安全监管监察的重要内容,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监察,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有效控制职业危害,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篇文章对职业卫生评价中个人防护用品量化分析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就是为了探讨分析出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后可能的接触水平,使今后所开展的个体防护措施效果评价,能够提出有利的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个体防护措施评价,在实际的检测基础上,还要对个人防护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对某机械加工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就可以首先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量化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析探讨工人可能的接触水平,并提出更充分的评价分析,更好的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职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深圳市职业健康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全国职业工效学培训暨研讨会于2016年12月7-9日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国内疾病防控及监督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职业健康或安全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和企业相关人员约7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李智民副院长主持。中国人类  相似文献   

15.
建设项目是一项高危险性的项目,施工人员在长期的建设项目运营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滋生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因此,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能够有效预判以及防治相关职业病。但在实践过程中,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经常出现不合格项,科学分析造成不合格项的影响因素,能够整体提升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的精确性,继而为职业病的防范以及处置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软包装商情》2009,(3):13-13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6月18日发布了《北京市印刷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范(试行)》(简称《规范》),该《规范》自8月1日起试行。《规范》规定了印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适用于北京市的书、报、刊印刷,本册印制,包装装潢等印刷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7.
对200L钢桶生产线生产工艺、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采取的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进行调查,并对车间空气中危害物质浓度(强度)进行现场检测,对一线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采用空气检测、资料分析、检查表[1]等方法,对工人接触的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结合现场采取的工程防护设施、个体防护以及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判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  相似文献   

18.
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基本要求,把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作为矿井管理和安全监管监察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广技术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的产生,保障了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职业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为了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对于职业病的判定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患有职业病就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为自己争取一定的赔偿。何种类型的职业会诱发职业病,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点。目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工作范畴由于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检测报告及标准没有统一规范,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对于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工作范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徐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0,(32):446-446
从建筑安全事故分析看,在失控情况下一些物质和能量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就有可能造成工伤或职业病。而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工作,文章从危害辨识的策划、建筑行业常见的重大风险、重大风险的控制等方面探讨了建筑施工企业危害辩识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