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踪 《电子质量》2004,(2):34-35
本文介绍电磁兼容的技术涵盖.重点介绍干扰频谱分布、有意电磁干扰(IEMI)、自然电磁干扰和电磁脉冲等几个重要技术分支.特别是有意电磁干扰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Testing of a Module for Electrical SubstationS to Demonstrate HEMP and IEMI Protection and GIC Detection 摘要:为了保证安装在变电站中的模块设计的可行性,该模块可以防止电磁武器的早期高空核爆电磁脉冲(E1 HEMP)和有意电磁干扰(IEMI)等大功率电磁干扰,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并给出了相应测试结果. 关键词:HEMP;IEMI;地磁感应电流;辐射和传导测试 根据MIL-STD-188-125-1和IEC 61000-5-10的原则,需要进行相关试验,以确保设计充分.本文涉及的内容包括: ●评估模块及其门的屏蔽效能; ●确定外部场地电缆上的感应电流; ●评估和选择场地电缆上的电缆屏蔽层; ●测试保护模块的电源滤波器; ●测试截止线以下的光纤电缆和气流波导; ●评估电子设备运行产生的内部磁场; ●完全威胁等级E1HEMP测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有意电磁干扰(IEMI)对智能建筑中线缆系统安全所带来的威胁。通过优化干扰辐射场的频谱,分析了建筑中差分线系统在电磁攻击下的最坏情况,获得了线缆系统在有意电磁干扰激励下负载感应电压峰值可以达到的理论最大值。考虑到最大电压峰值是入射方向和极化角的函数,且角度具有不确定性,文章利用蒙特卡洛法对最大电压峰值的累积分布函数进行了估计,并以此为分析工具,讨论了差分线几何参数(线长、高度、线间距)和电气参数(负载阻抗值、土壤电导率、介电常数)对最大电压峰值累积分布函数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建筑中线缆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电子线路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敏丹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4):191-194
电磁兼容设计实际上是针对电子产品中产生的电磁干扰进行优化设计,使之能成为待合各国或地区电磁兼容性的标准产品.开关电源电路和数字电路中的时钟电路是目前电子产品中最主要的电磁干扰源,它们是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此以一个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设计过程为例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磁兼容(EMC)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实质则是如何抑制电磁干扰(EMI),电磁干扰主要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干扰的形式及起因,接着提出了测量和判别干扰模式的方法,最后对其分别提出了抑制技术并举了个在实际中进行抑制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GB/T21560.3-2008《低压直流电源第3部分:电磁兼容性(EMC)》是GB 21560的第3部分。此部分修改采用IEC 61204-3:2000《低压直流电源第3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英文版),与IEC61204-3:2000相比,存作如下技术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铁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速铁路对其附近智能小区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这种电磁兼容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减少或消除高速铁路对智能小区的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8.
熊亚兰 《微波学报》2012,28(S2):202-204
阐述了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电磁兼容的定义,介绍了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源的种类和特性,针对电子设备 电磁兼容干扰传播途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电子设备电磁污染的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铁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速铁路对其附近智能小区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这种电磁兼容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减少或消除高速铁路对智能小区的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磁干扰严重影响检测设备或系统自动化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适应性和连续性。本文介绍了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对电磁干扰的成因,耦合途径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防止干扰、实现电磁兼容的方法及在检测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电工委员会(tEC)是世界电子电器工程标准领域的主要权威机构。“电磁兼容”77技术委员会的“高能瞬态现象”77分委员会主要负责高能电磁脉冲(HEMP)以及所有与高能电磁脉冲威胁相关的标准制定及技术报告起草,其中包括蓄意电磁干扰(IEMI)。目前,IECSC77C工作包括20个标准,其中17个已经发布,另外3个新标准正在进行中,本文结尾会予以总结。作者之前对该主题已进行过讨论,本文旨在将2007年的发展现状进行书面说明。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中国电磁兼容委员会根据电磁兼容标准和国家有关质量认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移动电话电磁兼容特性实施认证检查。海尔移动电话率先通过EMC电磁兼容认证。电磁兼容是指电工、电子仪器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就是说各种用电设备(如手机)在其正常工作状态下,不能产生超过规定值的干扰,同时也应具备抵御一定强度的电磁干扰的能力。海尔首家通过移动电话EMC电磁兼容认证  相似文献   

13.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是近代电子设备中极重要的一环。最主要的目的,是让电子设备或系统能正常工作,不受电磁干扰。事实上,在自然界中处处存在着电气电磁干扰,从家电、通讯、军事、交通安全到电力供电系统等各种和电气有关的领域,都必须努力对抗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宇 《电子世界》2014,(6):17-18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其电磁干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使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计人员更加重视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增强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本文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形式和传递途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其电磁干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使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计人员更加重视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增强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本文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形式和传递途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磁兼容的一般定义,通过实例说明电磁干扰的存在及维护良好的电磁环境的重要性,并指出城市是电磁环境最复杂的地方。简要介绍电磁兼容的国内外动态及标准,对我国如何加强电磁兼容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ed)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2):I0002-I0002
此部分等同采用IEC60118—13:2004《电声学助听器第13部分:电磁兼容(EMC)》(英文版)。 此部分规定了助听器电磁兼容抗扰度的要求和测量方法。此部分适用于所有与助听器有关的电磁兼容现象。目前,人们尚未真正了解射频骚扰和静电放电对助听器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本部分中未涉及。  相似文献   

18.
有关弧焊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的新国标已参照最新版IEC60974-10:2007首次制定,比较了IEC60974-10:2007与IEC60974-10:2004两者在弧焊电源电磁发射限值、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和要求,并分析其对弧焊电源电磁兼容测试的影响,以指导弧焊设备生产厂家应对电磁兼容强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电子MCU的电磁兼容设计,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时钟以及IO端口的设计,并且根据芯片级测试标准IEC61967的传导发射测试——1Ω/150Ω直接耦合法,进行适合汽车电子MCU的电磁干扰测试.经过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芯片级电磁干扰与时钟频率、功能模块类别以及工作模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家庭使用的电器越来越多,电器工作时普遍会发生电磁干扰,有的电器在发出电磁干扰的同时,本身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而使性能降低。电磁于扰除对其他电器产生影响外,还会造成电磁污染,有可能对人产生伤害,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一直跟踪国际上电磁兼容动态,1999年初批准了筹建中国电磁兼容认证委员会,认证委员会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对产品电磁兼容性进行第三方公正评价的机构,代表国家在批准的认证目录范围内开展电磁兼容认证。据悉,认证委员会筹建工作已基本就绪,近期将开展电磁兼容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