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南古镇是地域性景观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全面认识古镇景观的地域特征价值是实现其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以地域景观保护较好、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同里古镇为例,采用问卷调研、照片识别、深度访谈和游览路径跟踪等方式,分别对游客和当地居民对同里古镇景观地域特征的感知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对古镇物质景观的地域性(如建筑、街巷、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地域性(生产生活、文化风俗、地方美食)感知度都较高。但同时,居民和游客对古镇景观地域特征的认知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旅游的发展使同里古镇的景观空间和地域特征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古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不足,导致古镇景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全面展现和有效传播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居民日常生活与游客观光活动双向交织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古镇景观地域特征保护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志明 《新建筑》2005,(5):68-72
对江南古镇空间进行多层面、多视角阅读,如以之作为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体验、作为叙事场所、作为影像再现等。在此基础上对古镇的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两种价值观念进行反思,进而指出:只有理解古镇空间中的人文生活,才能理解古镇空间的价值与意义。古镇的发展与保护也应迈向人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为复兴特色小城镇水岸风貌的生态文化环境,与时俱进地发展江南古镇文化景观设计模式,使其达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江南水乡古镇水岸研究》从评、述结合的角度归纳了江南古镇水岸风貌保护的方法策略,并结合翔实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古镇水岸风貌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价值与指导价值两方面,为当前古镇水岸风貌设计开展提供了优化建议。该书是一本论述江南水乡古镇水岸规划设计的优秀专业书籍。  相似文献   

4.
文化景观是历史古镇保护和利用的核心,商业业态空间是历史古镇经济发展的载体之一。以唐家古镇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文化景观构成内容和价值,总结矛盾特征,提出空间活化方法,探寻历史古镇文化景观保护与商业业态空间活化的融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濯水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肌理分析方法,对古镇旅游景区的空间形态及其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古镇旅游景区的意象图式和空间优化路径,有利于保护濯水古镇景区的历史文化,延续乡土景观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生态空间的适应性发展研究对空间生态安全、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空间活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运河山东段的台儿庄古镇为例,在景观格局优化视角下,构建水环境生态空间适应性发展框架,提出实践研究思路及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ArcGIS软件对台儿庄古镇水环境生态空间的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运河沿线与龟汪、西塘湾、庙汪的交汇区域为极高敏感区,运河沿线景观绿带区域及古镇水巷区域为高敏感区,古镇商业性建设用地及北部、东部的民居区域属于中低敏感区,基于此构建水环境生态安全体系并划分水环境生态空间管控分区;2)台儿庄古镇下垫面径流量为0.828,应适度增加透水性材料,提高水环境系统的生态循环功能;3)增加古镇空间界面中的水环境景观,提升景观空间活力。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为大运河沿线的古镇聚落水环境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街道空间是人们感知小城镇、形成良好景观形象的主要空间,也是体现小城镇人文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江南古镇为研究对象,以街景现状保护为切入点,从物质与非物质的视觉、意象维度提出对街道景观原真性保护的对策,以期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古镇通过其历史积淀,形成独特的空间格局,使其有别与普通城市,成为旅游热点。本文选择以五凤古镇为例,从空间格局分析出发,结合空间意象,对古镇整体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古镇旅游开发应加强整体景观线路规划、保留现有优势、进一步统筹老街区古镇的关系、加强纵向街道打造、打造重要景观节点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芹 《安徽建筑》2023,(12):28-30
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古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保护与优化古镇公共空间意义重大。文章将恩阳古镇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古镇内的公共空间类型、格局与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出古镇现阶段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少、空间特色丢失、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古镇现存问题,提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空间功能、合理安排空间布局等措施,对恩阳古镇公共空间进行保护与优化,以期对存在同类型问题的古镇保护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夏炎  杨熙 《城市建筑》2023,(16):73-77
声景观是传统旅游型村落整体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传统旅游型村落的声景观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传统空间形态规划和旅游管理保护维度单一、优化视角老套的问题。文章以宏村核心区为研究区域,采用主观问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测量方法,综合聚类分析、空间插值等分析方法,首先对声景观的类型进行聚类分析,接着对研究区域内的三种声景观指标(背景噪声、瞬时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进行一日之内、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以及旅游淡季、旺季的时空差异分析,最后给出相应优化策略。评价结果表明宏村核心区的声景观可聚类为三种类别,且声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南北差异与时间差异,为宏村景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溪旅游服务中心喜来登酒店的规划设计,以深入分析场地肌理、空间结构、历史文脉为特色,探索江南古镇建筑形式和湿地景观相结合的度假酒店模式,契合时代发展与大众需求,以此激发更多关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酒店的空间布局采用江南传统的"天井式四合院"和"临水街巷"的空间结构,将湿地景观与村落古镇空间融合,体现了江南水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古镇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开发古镇资源的同时保留原有风貌体系和固有文化内涵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以西来古镇旅游规划为例,对其现状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困境,从文化、产业、业态、空间四个方面提出总体发展战略,并科学制定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同类型古镇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相似的资源禀赋和建设者的急于求成使得江南古镇难以跳出同质化困境,严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共性之外极具个性的东西,如何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并使之随时代发展保持生机是传统江南古镇摆脱同质化困境的思路。文章以南浔古镇为研究案例,从开发过程中对传统的坚守与保护、数字化背景下传统与技术的融合以及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南浔古镇如何挖掘自身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以期为传统江南古镇突破同质化困境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同里看江南古镇保护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昊 《工业建筑》2007,37(4):103-105
以著名江南水乡——同里古镇为例,结合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总体规划(2002~2020年),借鉴国内专家关于江南古镇保护与规划若干问题的研究,并参考民意调查意见,从探索江南水乡保护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希望寻求到与时代同步,在传统与现代中和谐、统一的江南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传统街巷是江南古镇最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古镇保护和发展的根基。文章围绕甪直古镇传统街巷,通过实地考察,从街巷的特征、功能及保护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街巷保护理论和原则,确定了因地制宜保护甪直古镇传统街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甪直古镇街巷的长远发展策略,为推动古镇街巷保护和发展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古镇在现代旅游开发过程中模式趋同,特色丧失,保护不善的矛盾,研究对传统古镇地域范围内的乡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将乡土元素融入传统古镇的景观设计表达中,得出乡土文化在传统古镇景观提升设计中的适应性策略.以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运用,提升古镇活力,为传统古镇旅游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地古镇由于其独特的地势环境、空间形体,无论是在选址布局、建筑风貌、三维交通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的山地特征,它的存在构建了我国独特的山地文化价值,对于我国山地古镇空间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建筑和文化方面,也是城乡规划、旅游开发等的需要。以重庆北碚金刚碑古镇为例,从生态意识、人工与自然环境、山地空间层次、山地人居形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山地古镇的发展历史、规划保护思路、保护措施、空间格局塑造等,以期为我国山地古镇的空间重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涵博  胡强 《四川建材》2012,38(1):55-56
随着第五批国家历史名村名镇名单公布,古镇的旅游开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古镇街巷空间作为古镇意象的一个承载体,其空间尺度与功能关系则成为体现古镇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关注点.本文从街巷尺度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古镇街巷空间意象的营造进行一定的探究,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对古镇街巷空间的高宽比、灰空间以及空间的多样性对人类行为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归类与研究,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旅游开发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手段,如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传统空间形态使其得以延续性发展是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中节点是连接其他元素的重要枢纽,节点空间设置是否适度将影响到旅游小城镇空间形态和旅游游览,该文基于空间句法的凸多边形分割法,对开发比较成功的丽江束河古镇节点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束河在开发过程中对各个主要空间节点的处理方式,通过这些处理既达到引导与疏散人流、平衡新老区游客分布、保护传统空间形态的目的,又满足各种旅游功能对空间的新需求,为乡村地区旅游小城镇的保护性开发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华中建筑》2021,39(9)
传统古镇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财富,然而在旅游介入过程中,古镇文化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遭受到一定的破坏,对旅游发展呈现出不适应性。该文在探索旅游适应性涵义的基础上指出其与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关系,结合三河古镇的实地调研与考察,从古镇文化景观构成中提炼出物质性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基于旅游适应性理论,研究三河古镇发展旅游过程中在景观风貌、文化表达以及旅游介入带动的商业发展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在形态、文态和业态三个方面保护和传承三河古镇文化景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