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南京地铁二号线某车站办公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车站工作人员对车站工作区热环境的主观感受;调查结果显示,车站办公区域内整体热舒适度较好,车站控制室和车控室机房内由于设备发热量大,室内温度较高,工作人员感觉较热;但信号设备房、通风空调电控室、工务值班室、公安值班室和票务室温度较低,工作人员感觉较冷。现场对空调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和水流量、空调机组及各房间进出口风速、送回风断面、湿空气温湿度进行了测试,分析了风量及冷量分布,将相关温湿度等参数代入PMVPPD模型来评价各房间内工作人员的热舒适度,计算得出车站办公区域热舒适度指标与问卷统计结果基本吻合。由于研究中选取的车站办公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测试的结果适用于该地区其他的地铁车站办公区热舒适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气流运动与热舒适研究的相关知识,分别从室内温度场、速度场、空气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和室内空气品质这5个方面,说明影响气流运动因素对人体热舒适是如何影响的,又通过对描述气流运动参数进行分析说明,经过计算对比分析与验证,得到了对动态热环境评价时,PD指标要比PMV指标更加准确,最后提出了关于气流运动对热舒适影响的难点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地下工程内部热环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地下工程室内人员热舒适的主要因素,着重研究了平均辐射温度和服装热阻对地下工程室内热舒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CFD模拟计算,分析送风温度、背景温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得出个体空调系统设计的参考参数。通过对温度场和室内PMV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背景温度为28口C送风温度为23℃时,具有良好的热舒适性。背景温度对个体空调系统热舒适性影响较大。个体空调系统送风设计参数建议:背景温度上限为30℃,高于28℃的背景温度时,采用最低21℃的送风温度,低于28℃的背景温度下,送风温度应介于21℃与等温送风之间。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控制方式相比,基于PMV(预测平均投票指标--Predicted Mean Vote)热舒适控制系统的作用点由室内空气转移到了人体上.以热舒适指标PMV作为空调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分析了各环境因素对PMV的影响,提出了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案,不仅改善了舒适度,而且节能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当前建筑空调室内热舒适评价指标、测试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的发展现状,重点说明了建筑空调热舒适指标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并详细叙述了PMV/PPD指标评价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稳态和过渡空间下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指标,对西安火车站候车厅热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并用RWI和PMV.PPD两个指标对测试环境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认为RWI指标更适合评价火车站热舒适。  相似文献   

8.
以建筑中的健康、节能与热舒适性问题为切入点,分别以建筑外围护结构、室内微气候指标以及相应的HVAC控制系统为对象,提出了可实现健康、节能与舒适的多重目的的全局性的建筑节能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建筑热舒适评价可视化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D3.js类库的热舒适评价可视化方案。该方案绘制了不同标准下的热舒适模型,并实现了相关参数评价的可视化,可以使建筑设计者更加直观地看到设计参数是否满足热环境中舒适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贇  邹钺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3):122-124,127
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热舒适测试系统。主要介绍了串口通信测试仪器与计算机的通信及实现方法。通过编写数据采集程序以及PMV,PPD计算程序,实现测试数据的实时采集、实时显示以及在线处理的同时进行,重点解决了某些测试系统采样频率衰减问题。该系统可运用于实验、教学、工程等多种领域,用于测试与热舒适性相关的各种参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就要在满足室内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来实现节能高效运行。本文从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舒适度和空气品质两方面进行分析。依据预测平均投票数(PMV)实现房间温度再设置来满足舒适度;将室内二氧化碳(CO2)浓度作为影响空气品质的主要因素,提出减少新风量需求的节能策略。文中以变风量空调系统为例,对上述两种节能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节能策略既可以保证环境质量的要求,又能使变风量空调系统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西安地区人体热感觉和适应性热舒适现状,通过环境参数测量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和探讨室内外气候条件、服装热阻、热感觉等特点。主要研究民用建筑内人体热感觉和热中性温度随季节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适应性热舒适研究中,人体中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得到西安地区热舒适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上海市大型超市冬季室内空气环境进行现场测试和热舒适调查,分析研究了室内空气环境,指出超市内CO2浓度有时超过了1500ppm的限值,并且由于冬季服装热阻大,室内气温略高于人体热舒适温度。  相似文献   

14.
李云红 《红外》2010,31(3):30-36
根据热辐射理论和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建立了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服装舒适性研究的测试平台,并用红外热像仪直接测量不同环境里的服装在穿着状态下表面温度场的分布。通过采集到的热图像来进行温度场分析和数据处理,直观判断出服装在真实穿着条件下衣内的实际温度变化情况,进而推出服装及服装面料的隔热性能。通过对紧贴皮肤部位的服装面料的最高温度来比较服装面料的热阻大小,从而判断整个服装隔热值的相对大小。分析了穿着实验的客观结果和主观评价结果,并得知三种实验服装中50/50大豆/棉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能最好。红外热像技术测评方法在服装热舒适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判断服装的热舒适性能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