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赵攀 《山西建筑》2014,(11):15-17
研究了传统民居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相关因素,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在保存、发展中的精华,以促使人们关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存在,为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鄂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查,探索了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遗存现状、地域文化与传统民居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地域文化的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并得出策略思考,深入了解鄂东南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发展历程,希望对鄂东南传统民居保护性设计与实践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及生活理念,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传统民居建筑并未随时代发展丧失自身特色,仍保留独特风格.研究基于上述背景,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对比朝鲜族和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分析延边地区传统民居特点,以对其民居文化进行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居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是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形式。传统民居建筑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域文化内涵,是我们研究传统建筑的重要渠道。青林口传统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青林口传统民居的环境因素构成、建筑基本特征、建筑形态以及传统民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设想。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南方与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南北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为落脚点,探讨了南北传统民居差异性,并对由内向外设计的新民居建筑作了论述,为民居建筑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大圩古镇传统汉族民居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与归纳大圩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策略,主张通过传统建筑形态的重构与再生、多元化协调发展延续传统汉族民居建筑文化,指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未来发展要坚持多元化与地域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民居建筑反映着建筑文化中的地域特色,具有多样化和生活化等特征.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许多学者都投入到传统民居的研究和保护中去,这使得传统民居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和保护措施.陕南传统民居记载了陕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和文化的宝藏.本文将从陕南的地理位置特征入手,从安康和关中这两个主要地区对陕南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县位于大别山内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均比较特殊,处于南北文化过渡的区域,南北文化交融处。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多为山地民居,文化习俗共融性较强,迁移文化频繁。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等的分析,对新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行初步研究,试图归纳总结新县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了解边界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在共融性与本土性中产生的装饰手法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黄禹康 《住宅科技》2010,30(7):21-24
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通过对凤凰古城沱江镇的传统民居建筑应顺于自然环境、共存于自然生态的建筑理念,是对当代住宅建筑的发展与传统民居建筑的保存中能否寻找共存的建筑文化环境的可能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浅析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地理气候、文化社会环境作了分析,阐述了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的特征,总结了影响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各种因素,以期为今后的建筑规划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河南民居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具体研究,分别从河南民居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现状与河南地域性建筑文化价值展开分析,总结出提高河南民居地域性建筑文化传承思想、解决传统建筑与地域环境共生、现代建筑融合地域性建筑文化以及发展河南地域性建筑等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域宽广,文化多样.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习俗造就了不同民居建筑的特有色彩.本文以四川郫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为例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发现当地新建民居用色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等问题.应用孟塞尔色彩原理对郫县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传统民居色彩进行分析,提炼出具有郫县特色的建筑色彩系统,并运用于郫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的方案中,使之能提升郫县新农村民居建筑的整体风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1月6日~11月9日,第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当代视野下的民居传承与聚落保护”为主题,希望根植传统民居文化的同时,面向生活现实需求,探索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的当代创新路径。以“传统民居与聚落”“现代技术与民居营造”“乡村规划与传统村落”“民族地区传统民居与聚落”为四条主要线索,根据会议发言、论文和相关背景文献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整理与解读,并结合当下乡村发展问题,探讨我国多元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民居研究现状,最后对民居学术研究深化拓展的新动向与新趋势提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县受大理地区以及北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民居既有北方建筑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本地建筑的特点,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云县传统民居的木构架承重结构、墙体围护结构、屋顶遮盖结构三个方面,对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蕴藏在建筑技术中的文化内涵,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县受大理地区以及北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其传统民居既有北方建筑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本地建筑的特点,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云县传统民居的木构架承重结构、墙体围护结构、屋顶遮盖结构三个方面,对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蕴藏在建筑技术中的文化内涵,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艺术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建筑装饰是建筑营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建筑装饰承载着民俗的、民间的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民居建筑装饰,作为民居建筑中的一项专题,保存大量的地域文化的信息,是研究当地文化、历史、民俗等课题的珍贵考古遗存。传统民居装饰元素是综合文化的体现,包括建筑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都涉及的学科领域,并因时间年代的流变有所发展与变化。本文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为例,探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民居特点的再认识.提出了以民居建筑文化保护建设为关键,促进相关文化保护建设的整体性保护策略,并对民居建筑文化、古城的保护和风景区建设提出了个人的思考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地区传统民居作为我国优秀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地域特点,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建设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建造技艺和材料选择以及局部装饰等方面,对河北、北京和天津的民居进行比较,分析京津冀地区传统民居的异同和特质,对传承地域建筑特色,引导民居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门窗》2017,(4)
徽派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部分,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徽派建筑的价值,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也可为现代的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和指导。在当下找到一条适合徽派民居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各个装饰部件及装饰元素的特点,分析了徽州民居建筑装饰中折射出的文化元素,指出研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特点,并与中国现代装饰元素有机结合,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