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粉末-烧结法制备CaO-P2O5-TiO2-Na2O系微晶玻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钙磷酸盐微晶玻璃,通过DTA,XRD,SEM测试探讨了材料的制备过程、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玻璃粉末在烧结的同时进行晶化,热处理后得到了主晶相为β-Ca3(PO4)2和β-Ca2P2O7的微晶玻璃,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β-Ca2P2O7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大,950℃烧结的微晶玻璃中β-Ca2P2O7的含量最大.实验结果表明,用粉末-烧结法可制得具有生物活性晶相的钙磷酸盐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2.
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58S及77S;通过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45S5,分别向上述3种生物活性玻璃粉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造孔剂,通过一定的烧结工艺制成具有不同组成的生物活性多孔材料,利用体外实验方法结合DTA,SEM及FTIR等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研究手段分析比较了各种多孔材料的显微结构、表面形貌、抗折强度及生物活性.研究表明:58S和45S5混合制备的多孔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生物矿化特性的生物材料,可用于制备骨缺损填充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3.
硼硅酸盐生物玻璃的制备及其体外生物活性和降解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NaO-CaO-SiO2-P2O5-B2O3玻璃,用质量损失分析、pH值测定和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离子浓度分析法表征玻璃与稀K2HPO4溶液的类生物反应,研究了这类玻璃的生物活性和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当玻璃中B2O3/SiO2的摩尔比为3:1时,生物活性较好.随着B2O3与SiO2的摩尔比减小,玻璃的降解速度变慢,获得的羟基磷灰石结晶度较低.利用此特性可控制生物玻璃的降解速度,从而与骨细胞生长速度相匹配.因此,此类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有望在硬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条件下对摩尔组分为 3Na2 O 12TiO2 5 7CaO 2 8P2 O5玻璃进行热处理 ,研究其热处理条件与微晶玻璃的 β Ca2 P2 O7晶相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该组成玻璃经热处理后 ,可以获得含有 β Ca2 P2 O7,CaTi4(PO4) 6 ,NaTi2 (PO4) 3和TiP2 O7晶相的微晶玻璃 ,β Ca2 P2 O7为主晶相。随着成核温度提高和成核时间的延长 ,β Ca2 P2 O7晶相在微晶玻璃中含量增加。含较多 β Ca2 P2 O7晶相的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主要是由于 β Ca2 P2 O7晶相有较强的促进生物活性的能力 ,因而使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其结果是改变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条件就改变了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钙磷酸盐微晶玻璃,通过DTA,XRD,SEM探讨了材料的制备过程、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玻璃粉末在烧结的同时进行晶化,热处理后得到了主晶相为8-Ca3(PO4)2和β-Ca2PO7的微晶玻璃,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β-Ca2PO7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大,950℃烧结的微晶玻璃中β-Ca2PO7的含量最大。实验结果表明,用粉末一烧结法可制得具有生物活性晶相的钙磷酸盐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6.
潘洋毅  王会  叶松  王德平 《硅酸盐通报》2015,34(5):1333-1338
将熔融法制备的硼酸盐生物玻璃按不同比率与羟基磷灰石混合烧结,制备出双相材料支架样品.将各组样品浸泡在生理模拟液中(5 g样品/100 mL浸泡液),置于37℃恒温条件下,进行体外生物矿化反应,考察了支架的降解性能随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中,通过ICP测试,研究了硼元素在支架降解过程中的释放情况.通过XRD和FTIR分析了产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与羟基磷灰石在600℃混合烧结后会产生新的晶相,使得结构更加稳定,降解速度放缓,尤其克服了B元素在降解初期的过量释放.  相似文献   

7.
利用粉煤灰通过烧结法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研究表明,选用碳酸钙作为发泡剂,最佳用量为5%。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热处理条件:发泡温度1025℃、升温速率14℃/min、发泡时间30min。通过XRD和SEM研究了微晶泡沫玻璃的析出晶相和显微结构。主晶相为钙长石CaAl2Si2O8,次晶相为普通辉石Ca(Mg,Fe,Al)(Si,Al)2O6。所制得微晶泡沫玻璃综合性能优于泡沫玻璃和粘土砖。  相似文献   

8.
以废旧阴极射线管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通过DTA,XRD,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升温速率,降温速率,保温时间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晶泡沫玻璃的主晶相为Pb,次晶相为Pb3O4,Al6Si2O13,抗压强度为6.28MPa,抗折强度为2.1MPa。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铁磁性热种子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磁性微晶玻璃由于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生物活性,可以用来作为温热疗法治疗癌症的热种子材料。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SiO2-CaO-Fe2O3系基础铁磁性微晶玻璃,以及添加适量的Na2O、P2O5、FeO氧化物的铁磁性微晶玻璃。利用XRD测试样品中的晶相组成,采用VSM测试样品的磁性能数据。在模拟体液浸泡2-3周后,样品表面有羟基磷灰石层的形成,说明样品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磷酸钙微晶玻璃中β-Ca2P2O7晶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条件下对摩尔组分为3Na2O-12TiO2-57CaO-28P2O5玻璃进行热处理,研究其热处理条件与微晶玻璃的β-Ca2P2O7晶相古量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组成玻璃经热处理后,可以获得含有β-Ca2P2O7,CaTi4(PO4)6,NaTi2(PO4)3和TiP2O7晶相的微晶玻璃,β-Ca2P2O7为主晶相。随着成核温度提高和成核时间的延长,β-Ca2P2O7晶相在微晶玻璃中含量增加。含较多β-Ca2P2O7晶相的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主要是由于β-Ca2P2O7晶相有较强的促进生物活性的能力,因而使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其结果是改变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条件就改变了向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