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月间尽管雅典奥运会激战正酣,许多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这个万里之外的国度,关注着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最新战报。然而,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广电人”来说.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几家重量级广电行业展会之一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4)”的开幕.还是让大家格外关注。作为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一项“重头戏”,BIRTV2004不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影电视部组建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今年10月将开播电影、体育、文艺、农业和少儿四套节目本刊讯为繁荣影视创作,促进影视结合.给观众提供健康向上的影视节目.经过长期酝酿和筹备,并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中央电视台和电影局合作开力、的电影、体育、文艺...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办,中国中央电视台承办的“2005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将于8月23日至8月28日在北京举行。“广博会”从2003年开始.每年一届。“广博会”是国家级、国际性广播影视盛会,融展览、交易、论坛、评奖等功能为一体.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广播影视交易市场,成为展示和检阅中国广播影视改革与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海内外广播影视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4.
我是介词     
我是陕西卫视人文谈话节目《开坛》的制片人。《开坛》的宣传词里有一句话“让思想穿透荧屏,让人文温暖人间”,我给自己以及栏目的定位就是这个介词“让”。虚词,没有什么意义。但却会因为介宾结构“让思想”、“让人文”里的宾格“思想”和“人文”发生结构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独立制片人,翻译成英文叫“F1]mmaker”,在国外所谓“直接电影流派”中使用的人较多。Filmmaker既包含了“导演”、“摄影师”、“制片人’,也包含“剪辑师”和“录音师”的功能。同时,使用Filmmaker大多表明作者拍摄纪录片在资金来源上也是“独立”资助或赞助来的。这是国际通用的一些习惯。而国外独立纪录片人也有着很好的电影传统: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弗拉哈蒂就已经开始最早的纪录片探索;30年代英国的格里尔逊、德国的里芬斯塔尔都有不俗的纪录片作品流传于世:还有活跃了大半世纪的纪录片奇人伊文思,更是对独立纪录片创作做过多年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6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简称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是中国实施以组建“联合舰队”,打造传媒“航空母舰”为重点的新闻改革的重要举措,翻开了中国广播影视历史新的一页。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是党中央的重要喉舌、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化阵地、国家级新闻传媒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集团是以事业单位为主体.拥有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互联网站、报刊出版、影视艺术、科技开发、广告经营、物业管理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7.
《新潮电子》2006,(8):126-135
“大力神杯”形彩灯在勃兰登堡门搭起,“足球重妆”爬上易北河上的巨型游船,默克尔总理已经怀抱足球向世人推销日尔曼式的热诚.我心中我们不能学习浪漫的法兰西人春天上班、夏天看球、秋天罢工、冬天进圣诞.但如今合理的安排加上现代科技的保驾护航.想一场不落地观看赛事应该不是难事.“桃花坞里桃花崦,世界杯外世界观。”林林总总的秘密数码武器.已经足以让我们宽心坐享。  相似文献   

8.
为了感谢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单位和各广播影视企业对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的长期关心与支持.“推动广播影视的自主创新,推动广电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和CCBN组委会于2008年12月16日在北京举行第九届“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CCBN2009新年招待会”。  相似文献   

9.
Rocky 《新潮电子》2005,(15):226-229
时常有一些朋友在抱怨.说自己用DV拍出的片子没有创意,缺少灵气.或是太平铺直叙.“一点让大家继续看下去的动力也没有”。未了,总是说一声.“哎.我实在是没时间学习特效.否则……”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确实值得表扬.但是若把一切的原因都归功于后期合成软件制作出的特效上则有些偏离方向,特效再如何精彩也都是为影片服务的.换言之.特效是“形”.而你的思想才是“神”。电影发展了100多年.现在连我们手中的DV都比早先的摄像机要强很多,但是我们仍然不会说以前的一些经典电影会被淘汰:反而是现在的一些电影.思路不清楚.特效是“足”。了.大家还是觉得没什么内容.这就很能说明问题所在。好的电影,是要可以激发起观众的思考欲,一部90分钟里牢牢吊着观众胃口的电影,大家不喜欢才怪。怎么样去吊观众的胃口?这是所有想做出好片子人的共同愿望。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我们把一些精彩的影片看上个数十遍.就可以明白,原来是“电影蒙太奇”在其中起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
8月28日晚.第11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北展剧场隆重举行,本届华表奖适逢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规模空前,新老电影人济济一堂。赵薇、章子怡共同获得优秀女演员奖,在其余颇受关注的奖项中.《张思德》的导演尹力和《可可西里》导演陆川同获优秀导演奖.《张思德》主演吴军和《一轮明月》中出演弘一大师的濮存昕同获优秀男演员奖。  相似文献   

11.
新品台     
《大众电视:理论》2009,(11):80-81
奥巴马漫画之旅未结束,总统先生步入黎明前的“黑暗”;幻想大师画廊系列模塑8月劲作不断;《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大师》真人电影版放出昂的角色照片;BOOM!工作室名作电影化.著名制片人加盟  相似文献   

12.
“成都草根剧组”是以平民精神凝聚了众多影视戏剧、文学运动、音乐舞蹈等爱好者,通过拍摄电影,学习编导摄剪、表演音效、制片剧务等综合兴趣的组织。成都草根剧组成立于2007年3月25晶,从三人发展到1000人,其拍摄的电影《别摸我》成为国内第一部进入院线放映的草根电影,同时也在深圳电视台全片播出。  相似文献   

13.
问与答     
(43)什么是“多媒体”?答:现在的报纸、杂志及各种传媒几乎天天都讲到“多媒体”,计算机、电信、广播影视行业更是离不开“多媒体”这个词,都声称自己在搞多媒体,看来我们真是进入了“多媒体”时代了.但是要问什么是多媒体,回答就没那么简单了,用日本人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Rocky 《新潮电子》2007,(3):202-207
还记得幼时第一次看到电视的震撼.虽然那只是一台8英寸的黑白小电视机,但是屏幕里那鲜活的影像,喇叭发出“悦耳”的声音,都会在很多人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几年之后,彩色电视的出现,让画面充满颜色,更是让很。多人排队购买.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但是,由于电视本身技术不像电影胶片那么清晰.所以在反映一些细节画面质量上就显得模模糊糊随着高清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电视和电影画面的质量更模模糊糊随着高清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电视和电影画面的质量更加接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高清可算是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是电视发展史上比较革命性的变革.在现在人们在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高,品位越来越高,口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它的出现肯定是非常受欢迎的“高清世界”已近在眼前,处处可见,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象征人们在追求画质高清晰的同时,也是在追求生活的“高清晰”成熟时尚、具备格调的高清生活,更是人人都想拥有  相似文献   

15.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回首电信发展史,短短一百六十多年,几多成功喜,几多辛酸泪,几多豪壮志,几多遗憾情。今略采二三逸事,猎趣之余,旧事重提,或许能启迪一二。鼎鼎有名的“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历史事件,抹去其传奇的故事色彩,乃是人类初生电信的悲剧──一起原本可轻而易举避免的事故。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前的几小时前,其他船只已经发出警告:北纬42度至41.5度,西径49度至50.3度发现巨大冰群和巨型冰山。可惜,这一生命攸关的信号,“泰坦尼克号”的报务员无法收到,因为他正忙于为有钱的乘客发送私人电报…  相似文献   

16.
以“发掘剪辑技术的创作动力”为主旨,秉承“一流人才用一流设备制作一流作品”宗旨的首届中国影视数码剪辑大赛(DEA)于2003年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首次启动取得圆满成功,并在业内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上届大赛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大型活动办公室主办,北京国际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组委会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对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形象进行分析。首先从话语层对孙悟空的影视形象符号进行能指分析,得出孙悟空这一形象的话语层画像。然后从意识形态层的视角,结合周星驰“小人物”系列电影的特点,分析孙悟空影视形象符号的所指内容,构建出具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孙悟空影视形象符号。  相似文献   

18.
电影心理学在电影学领域里是个诞生较早的分支学科,而观众接受心理是电影心理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当今受众.由于视听感知经验越来越丰富具体,且对影视理论知识及制作方法的了解日益增多,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且呈现急速上升的方式,所以对受众的心理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冯小刚这个名字是和喜剧、和笑联系在一起的。从《集结号》开始,对冯小刚的认识开始有了转变。在我心里,他其实就是谷子地,一个在电影世界里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固有追求的男人。只是,没想到,在这个夏天,他会释放这样一颗“催泪弹”,让人泪腺大开。让电影院在散场之后不得不留下一地的纸巾。  相似文献   

20.
11月30日下午1点左右,上海音乐厅的音乐立方门庭若市,在这个能容纳350人的多媒体剧场中,工作人员又在过道上放了两排加座,音响师调试着影音设备,观众陆续进场。1点30分,音响中传来“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轻唱……”场内已座无虚席,由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音乐厅联手《现代音响技术》杂志、上海都莲科技影视有限公司举办的《名家讲堂-上海老歌》即将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