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积极稳健地推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几年来,通过大量实践,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已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科研生产、设计制造等已逐步形成完整体系,高层建筑用H型钢的生产正在发展,钢管混凝土使用增多,尤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钢-混结构体系,在我国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需要从结构钢的材质抓起,研制和生产各种适用和专用的钢型材、配套材料以及高强混凝土,充实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加强对重大技术课题的科研实验,开展国内外信息交流,制定相应的技术政策等.此外,文中对国内外高层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我国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强对高层建筑中组合结构构件及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很重。对近年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新型组合构件、新型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巨型钢-混凝土组合柱、高强混凝土钢板组合剪力墙、高效组合剪力墙、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高强混凝土材料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促进建筑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基于应用高强材料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材料强度与延性难以统一协调的问题,阐述了高强混凝土在装配式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思路,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强混凝土装配式高层框架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采用具有大变形能力的装配式节点和消能减震技术,并对该结构体系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结果 表明: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耗能系统工作良好,实现了整体结构预设的破坏模式,且能充分利用高强混凝土材料、消能减震技术的优势,形成具有高抗震安全性、高耐久性、施工便利的装配式高层建筑结构.  相似文献   

4.
探讨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高层混合结构的利弊、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在我国的发展近况及在美国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对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龙大成 《云南建材》2014,(15):45-46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应用,我国的建筑工程结构逐渐从传统的砖混结构向现代混凝土结构的方向发展,混凝土结构具有整体性好、用钢量少、抗震性能强、成本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我国的模板技术也实现了很大程度地创新发展和应用,模板技术逐渐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模板技术,本文通过对模板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我国高层建筑模板的体系组成和施工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林耀 《福建建材》2013,(4):36-37
文章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的发展背景,简述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和特点,指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因结合钢结构和混凝土特点应用,而具备优良的性能。分析该结构体系在当前高层建筑中的发展状况,并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作出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和90年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技术发展迅速,其特点是进一步向“高、深、大、复杂”方向发展。文中列举了各地正在建设的超高层建筑的情况,我国超高层建筑除较多采用钢结构外,还大量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并采用钢一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因此,需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如:高强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竖向和水平预应力技术、泵送混凝土等。本文还对高层建筑深基础及其支护技术,大开间、多功能结构及各类复杂结构等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以采用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试验楼的应用为基础,对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结构计算、构件设计、关键构件连接节点设计等)、构件生产安装施工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组合应用,在构件制作和节点连接方面能够大幅度提高组合结构预制化和装配化水平,大大减少现场湿作业,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该技术为推动高效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在我国应用及发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2002,(5)
据武汉钢铁公司的科研和销售人员介绍 ,武钢为在建的武汉证券大厦供应 2 30 0 0t高层建筑用钢 ,日前已全部按工程要求供货完毕。自去年以来 ,武钢根据国内外高层建筑用钢市场的发展趋势 ,投入大量科研实力 ,研制出高层建筑用钢、高层建筑耐火耐腐蚀用钢等建筑用钢系列 ,市场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进行了论述,钢结构有其独特的优点,即使在经济尚不很发达的国家,由于科技的进步,高层建筑钢结构仍有发展的可能。如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轻结构自重,使地震力相应减少,使基础处理费用相应降低;采用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框筒结构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等合理的结构体系,可降低钢结构的用钢量,并可缩短建设周期,提高综合的经济效益。文章建议,高度在130m 以上的高层建筑可以考虑采用钢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个高效的混凝土混合结构。广州南航大厦是一幢高度超过200m的超高层混凝土建筑,采用多筒结构体系,抗侧力结构和承重结构简单合理,其中梁和剪力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底层承重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  相似文献   

12.
朱兴刚  刘铮  陈林 《钢结构》2004,19(1):27-29
钢骨混凝土结构是框支结构及未来高层结构中颇具前途的结构形式 ,通过实例对钢骨框支梁柱进行了分析 ,对设计、计算、构造及施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娴 《云南建材》2012,(5):86-88
考虑到型钢混凝土结构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大的结构承载能力及良好的结构延性,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简体结构;型钢混凝土柱正、斜截面设计以《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2006)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为依据,在设计中将以上两种规程相互比照并互相参考。  相似文献   

14.
提出在底部中大开间(或小跨重载)的多高层建筑中,优先采用型钢混凝土转换粱及其底部大开间的型钢混凝土结构体系,对底部开间较大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可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体系。为此,进行了型钢混凝土底部大开间梁式托柱转换层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应结构模型的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对比试验,以及部分构件采用型钢混凝土的预应力型钢叠层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应结构模型的竖向荷载和拟动力对比试验,提出了型钢混凝土底部大开问及转换层结构体系的部分设计建议,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本文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三个实际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韦爱凤 《建筑科学》2006,22(1):65-67
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做了分析,综述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局部增强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简要总结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的设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比较了JGJ 138-2001和YB9082-97中计算型钢混凝土结构时存在的异同点,以便为此类结构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幢平、立面均不规则的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 ,并对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和计算中部分构件超筋信息的处理作了研究 ;同时对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的设计作了详细论述 ,并重点介绍了其节点的构造设计  相似文献   

18.
高层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经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市山水庭苑F座高层住宅楼 ,钢结构由广州市城建总公司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作对比设计 ,并对两种结构体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合国内同类工程实践 ,针对本工程 ,简述高层钢结构精心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建新 《山西建筑》2009,35(18):69-71
介绍了上海中房置业2号办公楼高层钢框架一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设计内容,通过合理的处理钢结构的节点连接,并采用恰当的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经过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弹塑性静力推覆计算分析,表明该结构体系整体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