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振动疲劳能够引起排气歧管的失效,发动机和车身的激励频率与排气歧管的固有频率相近,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会增大排气歧管的振动幅度,导致其加速断裂破坏;模态分析作为研究结构振动特性的常用手段,其分析的核心内容就是确定固有频率、阻尼比及振型等模态参数;本文针对排气歧管进行模态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排气歧管的固有频率,进而能够确定引起疲劳破坏的最大激励频率,避免发动机排气歧管共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常幅循环载荷下纤维薄板增强钢筋砼梁的损伤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碳纤维薄板增强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常幅循环载荷作用下增强梁的弯曲试验研究,揭示其疲劳破坏机理,建立描述构件损伤、断裂过程的结构损伤累积模型.试验得到增强梁的疲劳寿命曲线以及跨中挠度、抗弯刚度的演化规律.提出的由构件抗弯刚度表达的非线性结构疲劳损伤演化方程,描述包括混凝土开裂、碳纤维薄板与混凝土界面剥离等破坏模式在内的损伤、破坏过程,并能够对构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释在疲劳试验中钢截面占比较大的特高强钢芯铝合金导线更容易断股的现象,研究了影响导线振动强度的主要参数。提出了导线等效弯曲刚度,建立了微风振动条件下新的导线线夹出口动弯应变数学模型,利用55 m和140 m 2种不同档距的微风振动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导线微风振动模拟试验。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新模型的可用性。微风振动条件下新的导线线夹出口动弯应变模型及基于该模型对导线微风振动强度主要影响参数的分析,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子设备在振动环境下,由于振动的疲劳效应及共振现象,可能出现电性能下降、零部件失效、疲劳损伤甚至破坏的现象.因此在航电设备结构设计中考虑振动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文中主要通过PCB板和机箱结构件的频率特性分析,研究在振动环境下PCB板和机箱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自由约束梁在弯曲振动时,一阶振型在工程应用中的理论以及相关振动参数的计算问题。以管道为例,利用构件弯曲共振疲劳试验的加载方法,建立了两端集中质量的计算处理模型,给出了共振频率、节点位置、应变(应力)、输入功率、最大激振力等振动参数的计算方法,介绍了一种新的激振器设计原理,设计、制造出一种试验装置并完成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正确可行,试验装置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龙门起重机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结构的静强度和刚度,其结果难免会使龙门起重机的局部结构存在不合理。龙门起重机结构振动特性的优劣对整个龙门起重机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振动不但可能造成龙门起重机结构的疲劳破坏,还会产生共振和噪声。当所受激振力的频率与龙门起重机结构的某一固有频率接近时,就可能引起结构共振,产生较高的动应力,造成结构强度破坏或产生不允许的大变形,  相似文献   

7.
结构振幅过载失效模糊可靠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构件的疲劳失效相当大一部分是由其振动导致的,但是在考虑机械构件振动可靠性时,忽略了振幅在振动可靠性研究中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结构在受到激励后,在没有发生共振时振幅就已经过载,使得结构失效或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本文基于振幅过载失效的常规设计准则,综合考虑振动过程中存在的模糊因素,引入可靠度隶属函数,分别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系统和多自由度结构系统振幅过载模糊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算例演示了模型的计算结果,并与常规振动可靠性算法结果做比较分析,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带式输送机驱动电动机加载简谐激励即疲劳载荷时会引起疲劳破坏,当电动机激励频率接近驱动装置架的固有频率时系统会发生共振,而共振会引起冲击载荷甚至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文中分析了振动对机架的影响,结合SolidWorks对驱动装置架进行建模,利用Ansys对驱动装置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发现电动机支架连接处扭转和弯曲较大,优化改进了机架结构并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位移-频率响应曲线和应力-频率响应曲线,改进后的机架增加了固有频率并满足设备使用要求,为大型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架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疲劳破坏的形成与高应力区局部应力应变场状况的严重性有关,因而构件疲劳强度模拟试验的相似条件,应是破坏区的应力场状况相似。并提出了一种T形管接头在轴力(或面内弯曲) 情况下进行疲劳强度模拟试验的模型,通过成组疲劳寿命对比试验,探讨了管接头不同结构参数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属橡胶材料疲劳损伤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设计制作的固支圆盘形金属橡胶构件进行疲劳损伤特性试验研究,对其疲劳损伤性能的分析表明金属橡胶材料的疲劳破坏不同于实体材料,它不会发生突然断裂失效,其疲劳破坏形式主要是其内部的金属丝产生局部断裂、破碎和磨损,从而在构件内部产生累积损伤,宏观上表现为承载能力和耗能性能不断衰减;通过对其内部金属丝两种典型勾连结构耗能方式随振动周期变化情况的分析,揭示金属橡胶材料疲劳损伤机理主要是其内部勾连结构滑移挤压方式的不同及金属丝间的微动摩擦、磨损及断裂;用刚度损伤和阻尼损伤描述金属橡胶的疲劳损伤过程,并提出综合损伤因子D作为金属橡胶疲劳失效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