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看了本刊1995年第2期的文章《硬盘引导扇区的写保护》以后,感到此法对引导型病毒确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该法要求每次开机或热启动时,不要用软盘启动,否则写保护程序就无法进人内存,自然失去写保护作用.这一点不太理想,因为在一些公用机房,软盘启动很难杜绝,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软盘启动给硬盘传染引导病毒现象.为此笔者对引导扇区的写保护进行了改进,使得只能由硬盘启动微机,如由软盘启  相似文献   

2.
崔明义 《电脑》1995,(3):61-61
微机硬盘的主引导扇区,存有硬盘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等重要数据,历来是引导型病毒攻击的目标.人们常用DEBUG编—汇编语言程序,利用INT13H的02H功能将硬盘主引导扇区的内容读出,在硬盘以文件形式或存放在软盘上作为备份.若硬盘主引导扇区被病毒感染,再用DEBUG编—汇编语言程序,利用INT 13H的03H功能将备份写入硬盘主引导扇区.在读、写盘过程中,两个汇编语言程序内容变化很小,均用DEBUG编写颇为麻烦,不如用批命令文件编写这两个汇编语言程序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3.
引导区病毒:这类病毒隐藏在硬盘或软盘的引导区,当计算机从感染了引导区病毒的硬盘或软盘启动,或当计算机从受感染的软盘中读取数据时,引导区病毒就开始发作。一旦它们将自己拷贝到机器的内存中,马上就会感染其他磁盘的引导区,或通过网络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上。文件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寄生在其他文件中,常常通过对它们的编码加密或使用其他技术来隐藏自己。文件型病毒劫夺用来启动主程序的可执行命令,用作它自身的运行命令。同时还经常将控制权还给主程序,伪装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一旦运行被感染了病毒的程序文件,病毒便被激发,执行大量的操作…  相似文献   

4.
引导型病毒是较特殊的一种病毒,它所攻击的对象是PC机最重要的部分——硬盘主引导区信息。当用户从硬盘启动机器失败而能用软盘正常启动时,应首先考虑该机硬盘主引导区信息是否遭病毒侵犯。 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方法来证实事先的推断。 首先用无毒的系统软盘启动机器,然后将含有DEBUG.COM的软盘插入A驱,执行如下的操作(称为“过程A”):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MSDOS6.0的安装时,用户要被揭示插入一张具有Uninstall#1标志的软盘,安装程序SETUP将原来的DOS系统信息(IO.SYS,MSDOS.SYS及COMMAND.COM)和硬盘上的重要信息(硬盘分区表,主引导记录,DOS引导记录,文件分配表等)都保存于这张软盘上,以备日后恢复原来DOS版本之用,如果灵活使用此盘,就可以用来维护硬盘,一旦由于误操作或病毒入侵等原因,造成硬盘无法启动,或有的软件由于硬盘信息改变不能正常运行时,就可用  相似文献   

6.
邓波  李劲松 《软件世界》1995,(4):46-47,58
一、概 述 最近作者所在单位机房运行MS DOS操作系统的PC系统上感染并流行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型病毒,该病毒在硬盘上占据硬盘的0面0柱1扇区,即硬盘分区表所存放的扇区,在软盘上则占据软盘的0面0道1扇区。根据笔者对该未知的操作系统型病毒的分析,发现它是CMOS病毒的变种。由于在病毒程序中有字符串“I am Li Xibin!”,故可知它是国内某人修改CMOS病毒后形成的新病毒。笔者使用的微机不慎感染上病毒,并很快传染所有未加写保护的软盘。因没有可清除该病毒的软件,笔者对病毒程序进行了剖析,现给出检测与清除该病毒的办法并公之于众。由于该病毒在发作  相似文献   

7.
1.引导区型病毒直到90年代中期,引导区型病毒仍是最流行的病毒类型。引导区型病毒隐藏在软盘中的引导区,蔓延到用户硬盘,并能感染到用户硬盘中的“主引导记录”。2.文件病毒  相似文献   

8.
对微机硬盘来说需防止别人未经许可的拷贝和调用,还要注意防止带病毒软盘对硬盘感染,这是用户最关心的两大安全问题。于目录与文件名及其内容加密、设置口令字等措施和防治病毒程序时见报刊介绍,这些方法都能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本人受这些文章启发,编写了既能给硬盘加锁,又可防治硬盘引导型病毒的程序,适用于IBM系列及其兼容微机。下面从原理开始作一介绍。豆.硬盘结构及生引导扇区硬盘容量大,而DOS一般只能管理32M以下的空间,同时也为了在同一硬盘上配置其他操作系统(如XENIX等),需要将一个硬盘划分为多个(<4个)…  相似文献   

9.
微机硬盘病毒处理一例(130011长春一汽集团模具中心电算室)赫建故障现象:一台BONACC486SLC/32微机硬盘启动死机,没有启动信息(MS-DOS6.0系统),也不能从软盘启动。分析及处理:修改CMOS配置为软盘优先启动,软盘启动正常,能够进...  相似文献   

10.
反病毒公告     
病毒分析: 此病毒发现于云南地区(由本网云南网员率先提供),它被命名为CHQ1。这是一种启动型的病毒,传染软盘的BOOT引导区,硬盘的主引导区。该病毒在对磁盘进行读写以及复位等操作时实施传染。当用被病毒传染的软盘或硬盘启动时,病毒首先进入系统并抢占系统高端的2K内存驻留,然后引导正常系统启动,该病毒截取磁盘读写中断INT 13H以获取控制权。CHQ1病毒无明显的触发条件和表现症状。被感染的硬盘无明显破坏,但对软盘目录区有潜在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向东 《电脑》1996,(11):43-43
最近,笔者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用目前常用的KV300、VRVNT、KILL等杀毒软件均不能发现和清除,因其感染EXE和COM文件时,使文件长度增长3783字节,故取名为3783病毒.它是一种两栖型(又称混合型)病毒,它既是系统型病毒,感染硬盘主引导扇区(即0道0头1扇区)和软盘的逻辑0扇区,又是文件型病毒,专门感染EXE文件和COM文件.3783病毒的神秘之处在于以下几点:其一,3783病毒感染硬盘和软盘时,病毒的首语句是JMP 013E(EB 3C),特别是软盘的逻辑0扇区,DOS 5.0以上版本的引导程序的首语  相似文献   

12.
系统型病毒的破坏或消除病毒方法不当,常常造成硬盘不能启动、磁盘不能读/写等令人头疼的事情。“大麻”病毒破坏硬盘分区表、软盘引导块,“小球”病毒破坏软、硬盘引导块;而“6.4”病毒发作时还会破坏硬盘FDT与FAT表,从而使硬盘数据的恢复非常困难。许多文章讨论过系统型病毒的预防、消除等,但本文讨论的方法思路简单、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用存贮容量探测系统型病毒国防科技大学陈德明计算机系统型病毒之所以能感染各种硬盘和软盘,都是因为病毒程序侵入硬盘引导程序,一开机就先于DOS启动,并常驻内存,伺机破坏。计算机染上了系统型病毒,往往不易察觉,到发现反常时,可能已经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如能及...  相似文献   

14.
王江民  丁建平 《电脑》1994,(2):54-54
该病毒感染硬盘0面0柱1扇区,将原主引导记录和硬盘分区表移到硬盘0面0柱8扇区。病毒感染软盘0面0道1扇区,将原DOS引导记录移到软盘1面0道3扇区。用无病毒DOS系统软盘引导机器后,再用查解病毒软件CPAV1375和国产KILL62均查不出有病毒,用国产广谱查病毒程序KV20检查,告知是一种“普通的引导区新病毒!”。但是,患毒机器起动后,查看内存的中断向量表,没有被病毒修改。用著名NORTON软件和8.0版PCTOOLS的DE软件以及查病毒软件去查看硬盘主引导记录和软盘DOS引导记录,都十分正确,这就奇怪了,病毒藏到哪儿去了呢?经跟踪病毒程序分析,原来是病毒控制了INT13H,当我们要查看硬盘0面0柱1扇区的主引导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微机的唯一特征值.阐述了用一张软盘对多台微机硬盘主引导扇区快速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微机的唯一特征值,阐述了用一张软盘对多台微机硬盘主引导 扇区快速备份和恢复的方法及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出现,而且这些新病毒更加隐敝、复杂,某些新病毒所具有的破坏性更大,所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这表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同时所面临的形势也更加严峻。本文试就在带毒环境下检测清除病毒的方法问题提出一点体会与看法。 一、带毒环境下检测清除病毒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流行的病毒一般可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引导型病毒的特点是它寄生在软盘的DOS引导扇区和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或DOS引导区中,开机时由计算机自动读入内存  相似文献   

18.
反病毒公告     
病毒分析: 此病毒发现于云南地区(由本网云南网员率先提供),它被命名为CHQ1。这是一种启动型的病毒,传染软盘的BOOT引导区,硬盘的主引导区。该病毒在对磁盘进行读写以及复位等操作时实施传染。当用被病毒传染的软盘或硬盘启动时,病毒首先进入系统并抢占系统高端的2K内存驻留,然后引导正常系统启动,该病毒截取磁盘读写中断INT 13H以获取控制权。CHQ1病毒无明显的触发条件和表现症状。被感染的硬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本校的机房中出现了一种以前未见过的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和破坏性都较强,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它会对硬盘实施格式化,所以笔者称之为″格式化″病毒。这种病毒的出现已经给我校微机房带来了不小的破坏。笔者通过对此病毒的深入分析,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控制了它的传播和破坏。 一、病毒的特征,传播和引导 1.特征:该病毒用KV200检查时,提示在硬盘主引导区中有病毒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名称,可见是一种不常见的病毒。这种病毒占据硬盘的主引导扇区0头0柱面1扇区,或软盘的DOS引导扇区,而把原软盘的DOS引导扇区放在1面79道18扇区中。它的主要标志是距病毒程序首部03AH中的字节DC,而病毒  相似文献   

20.
董平 《电脑学习》1994,(2):40-42
微机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各种误操作或受病毒感染,造成硬盘数据丢失,自举失败,甚至从软盘启动后也无法进入硬盘。常见的解决办法是重新低级格式化硬盘。此法虽然简单有效,但会使存在硬盘上的数据全部丢失,给用户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硬盘的几种常见故障,如何采用非低级格式化方法解决作以介绍。1硬盘生引导扇区数据被破坏硬盘主引导扇区数据被破坏,当硬盘启动时,将出现“ErrorloadinsoPeradonsystem”,alnvaliclParatitiontable”等信息。用软盘启动后也不能进入硬盘,屏幕显示“InvaliddrivesPeclf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