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伟娟  王菊  邹伟  李昆 《电子测试》2020,(2):79-80,85
由于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地铁出行。传统的AFC系统主要以现金支付为主,排队买票浪费大量时间,乘客出行体验差,且需要大量现金,因此提出的二维码支付方式。二维码支付设计方案是在保持原有售检票机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移动设备二维码检票过闸功能。另外,详细说明了二维码支付的业务流程。二维码支付再地铁中的使用为地铁购票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地铁购票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速推进的信息技术和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在追求舒适便利的出行同时,还对交通出行的安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特别是长途汽车行驶过程中,安全带监控系统作为安防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本文所介绍的方案中,结合MTK平台具有成熟软件系统的基础上,配合信息钮扣(IBUTTON)和相应的硬件设施,组成一套具有实时性强、性价比高、耗电低、遇到异常后能自动报警等功能的安全带监控报警系统。充分利用MTK平台的优势,研发除了实时性高、价格低廉、监控效果强的全自动车辆安全带监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2019年末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网约车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在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停止运营期间,为居民的刚性出行需求提供了保障性服务.本文基于SEIR传染病模型模拟病毒传染的传播过程,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减少人员接触对遏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性.健康码作为一个数字抗疫亮点,考虑到健康码为红色的乘客携带病毒的可能性较高,本文提出对其进行一对一接送策略,在保证乘客出行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其他乘客感染病毒的风险,并利用二元选择模型中的logit模型来预测网约车司机运送红码乘客的概率.最后基于SEIR模型传播过程,分别从控制车内的人员数量、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以及车辆的防疫措施这三方面对疫情期间网约车出行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苏杰 《通讯世界》2017,(15):63-64
近几年很多乘客的出行选择乘坐高铁,速度快是其一特点.多个技术系统支撑才会使高铁速度如此快,通信技术作为支撑系统之一,不仅使乘客在移动通信需求上得到满足,而且使高铁行车过程的数据信息分析更安全可靠,减小了人们的出行风险.总的来说,高铁的通信技术决定着高铁前进的方向,为人们车程提供了便利.由于高铁通信技术的优越性,越来越多人选择高铁作为出行的工具,所以研究我国的高铁通信技术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对我国高铁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2019,(3):24-28
针对城乡公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低下、管理不便、乘客体验差等问题,文中通过对Zig Bee无线传感网络和Android平台在城乡智能公交中的应用分析,设计了适用于城乡间的智能公交系统。该系统通过Zig Bee与移动设备获取公交车实时位置信息及相应的车辆信息。司机通过车载Android设备掌控车内的信息,公交辖区经理掌控所有车辆运行情况。实际应用测试与分析表明,该系统能提供公交系统的准确定位、自动报站等功能,实现了城市公交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一种智能公交支付系统的框架以及应用场景,结合了现有的科学技术研究,为乘客提供公交卡空中充值,使乘客享受便捷、安全的公交支付服务;为乘客提供公交卡实名制认证和消费资金池,让乘客方便管理公交卡,摆脱公交卡遗失、余额无法找回等困扰,为乘客打造优质的出行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因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纠纷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此类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当前使用的传统手动报警装置已经不能满足乘客安全需求,尽管车内自动安全检测报警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乘客的基本安全,但是仍存在较多缺陷,对当前使用的报警系统进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介绍目前顺风车行业安全状况以及市面上车内安全装置使用现状,阐述车内自动安全检测报警系统的主要技术,设计一款车内安全装置,通过Openpose人体姿态估计技术以及多人行为识别方法,基于OpenCV和深度学习的动作识别技术以及无线传输信号报警技术等来实现预警报警功能,维护车主及乘客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8.
公交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为候车乘客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电子站牌及其它辅助设施,借助于车辆自动定位技术,电子站牌可以为乘客提供实时信息,与公交车上的到站显示及语音提示构成公共交通行车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智能运营和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为候车乘客提供车辆位置信息的电子站牌及其它辅助设施,借助于车辆自动定位技术, 电子站牌可以为乘客提供实时信息,与公交车上的到站显示及语音提示构成公共交通行车信息服务 系统,实现公共交通系统智能运营和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10.
邢睿  苏洲 《人工智能》2021,(1):98-106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为乘客提供强大的人机交互系统,乘客可以通过该系统获取包括道路安全信息、娱乐应用等在内的多种信息。然而,自动驾驶车联网的网络开放性使得上述人机交互过程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目标,本文介绍了自动驾驶车联网中针对人机交互的攻击模式与相应解决方案,包括信息路由攻击、组件攻击和数据隐私攻击下的防护方案,旨在提升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人机交互系统在未来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新潮电子》2009,(5):168-171
开车的时候最不想遇到什么?除了突如其来的路面情况外,恐怕就是电话铃声了.如果旁边没有可停车的地方,大多情况下是不得不放慢车速,一边盯着路面,一边焦躁地掏着衣兜,当然还得单手掌握方向盘,这不但会立刻招来后面司机的白眼,自己的安全性也让人担忧。这时候,你一定需要配备一套蓝牙系统。可以说,汽车的蓝牙系统最终将和安全带一样成为强制使用配件。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慧电网发展以“服务为导向”的目的,多用户智能电表系统不同于广泛存在市场上的单用户电能计量电表.通过将计量电表集中化,自动化,多功能化的方法,多用户智能电表结合以太网交换数据试验,可以自动计量多用户的电量,电费,拥有分数段计费功能;同时上位机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多用户电表的内外数据,内可以实现掉电断闸保护,外可以监测偷电;系统还加入了特殊情况无线GPRS短信通知用户功能,使电网实现智能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汽车车身电子系统正在大量采用电子技术,其目的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从今年全球的几大车展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改进版车型都在其安全性能方面大做文章。汽车行业专家认为,电子控制的安全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将成为“汽车工业的又一次革命”。一些新款车型安装了具有智能巡航控制功能的防撞系统,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其他车辆距离过近或偏离到另一车道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如果两车即将发生相撞,系统就会自动刹车。还有的系统可以在即将发生撞车事故时自动刹车,关上车窗,拉下遮阳板,拉紧安全带,把座位调整到最安全位置。…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电子技术》2017,(10):90-94
为了让老年人安全出行,通过智能手杖来实时感知其出行情况。针对现有智能手杖的缺陷与功能不足,提出并采用振动与电容传感器、嵌入式微处理器、GPS全球定位、3G无线通信等技术,设计出一款全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杖。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硬件模块设计与软件设计以及测试结果。实践表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杖灵敏度高、响应快,能有效判定老人是否摔倒,若老人摔倒,智能手杖自动向周围及家属并发出求助信息,使老人能及时得到救助。  相似文献   

15.
为了缓解客车超载而引发的事故问题,预防和治理客车超载这一违章现象,以单片机与GSM通信模块为基础,设计了客车超载检测及防控系统。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监控客车状况,当客车发生超载时,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到并且切断客车电子点火器使车熄火,同时向交警发送短信以便告知。系统也会向监控中心发送有关司机和车辆等信息,包括将车内的超载现场以照片的形式发送到终端的计算机系统中。最后通过实验模拟了交通超载情况,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超载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大中城市出租车行业都已普及自动计价器,受现行交通压力的影响,各个城市都出现打车难现象,如何才能在不增加现有车辆的情况下,合理的利用出租车资源,成为乘客与司机共同关心的话题。本系统在基于STC89C58RD+芯片的基础上,在结合语音播报模块,按键输入与信息显示模块,霍尔传感器测速模块,微型打印机模块,时钟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人合乘智能计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复杂环境下提高地铁闸机智能识别系统的识别率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针对地铁闸机通行中各种事件 的不同情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智能识别方法, 并设计了基于双CPU 控制和红外传感器的智能检测识别系 统,通过合理安排红外传感器的位置,获取通行乘客经过闸机通道时的运动序列,结合图像识别等辅助功能,最终判断通 行乘客情况。大量样本数据表明,通过SVM 的方法使控制系统精度和处理能力得到提高,识别率超过90%,较好地满足了 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智能无线通信 智能无线通讯要求自动操作,即不需要使用者按任何按钮,系统可以自己检测或发送信号,100%独市,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自学习和自适应,在有噪音的环境下可以排除噪音正常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大城市中,出租车已成为实现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由于一些出租车司机的驾驶经验,和对城市活动的熟悉程度的不足,使得其在寻找乘客时会采取毫无目的的随机漫游策略。这就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的收益不高,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针对此问题,将提出出租车载客地点的推荐模型,使得模型给出的推荐地点序列能获得较高的期望收益。具体来说,将基于出租车GPS轨迹数据建立出租车载客地点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型,并给出求解该模型的2种算法。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典型的TopK方法相比,给出的推荐结果能更好地提高单位时间内出租车司机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有关的技术日趋成熟,成为新的采集交通信息的思路,为交通提供了方便,为研究智能交通系统注入了活力。交通系统在城市或主要交通路口,通过交通诱导布局道路,为旅客提供交通指示的公路网,使司机选择合适的行驶道路,能为司机提供出行诱导服务,调节流量的分布,改善交通状况。基于电感式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多传感器融合系统集成深度的关键技术的结合使用是使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必须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解决智能交通的信息平台,也需要通过城市内部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框架规划,实现路、人、车辆协同作业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