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用SA508系列钢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力学平衡相转变、焊接性、淬透性和堆焊层裂纹敏感性等方面比较了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用SA508系列钢,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钢的力学性能、热力学平衡态析出相、碳当量(Ceq)、淬透指数(Df)和堆焊层裂纹敏感系数(PSR)的影响,为SA508不同级别钢冶炼时实控化学成分的选择和进一步认识SA508系列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的使用条件、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要求,分析了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23MnNiMoCr54的化学成分及其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以及23MnNiMoCr54钢的力学性能,讨论了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用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LZ50钢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观察金相组织,分析拉伸断口,调查工艺执行情况,找出影响该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而提高该钢的综合力学性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车辆车轴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合金元素与钢的组织转变动力学关系的研究,设计了22Mn2SiVBA空冷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经电炉冶炼连铸连轧穿制成管坯后,检测了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讨论了钢中合金元素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微量合金元素分布不均匀,影响了组织转变的动力学条件,导致过冷奥氏体稳定性下降和过量铁素体的析出,降低了钢的力学性能.通过高温扩散处理,可以改善微量合金元素不均匀分布,获得均匀贝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转炉+矩形坯的连铸工艺生产了38CrMoAl钢。对38CrMoAl钢的化学成分、组织、力学性能和保护渣以及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保护渣和工艺优化,可以成功生产出连铸性能好、化学成分均匀、斑点状偏析程度轻、力学性能优于标准要求的38CrMoAl钢。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两种不同化学成分高强度钢的相变临界点、金相组织、维氏硬度以及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考察了化学成分差异对齿条材料的相变、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赵小龙  郑跃强  罗晓阳 《轧钢》2013,30(5):51-54
为降低CSP线生产CQ级冷轧门板钢的成本,对其化学成分和退火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Als和C含量增加后对成品力学性能的影响,讨论了普通退火工艺和试验退火工艺下带钢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目前门板钢工艺、成分基础上,提高Als含量,放宽C含量控制范围,采用试验退火工艺,产品力学性能可满足门板钢要求,且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新型氮化钢25Cr5MoA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王继新 《热加工工艺》2005,(2):59-60,64
为满足柴油机柱塞套用材料的要求,开发质量优于38CrMoAlA钢和GCr15钢的材料,研制了一种新型氮化钢25Cr5MoA。首先分析确定了材料的化学成分,然后电炉冶炼得材。试验测定了该钢的CCT曲线,探讨了淬火和回火加热温度对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钢的高温力学性能,介绍了热履历、化学成分、应变速率、冷却速率、奥氏体晶粒度、析出物、动态再结晶等因素对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时晶界强度的降低和晶界滑移的发生是产生高温脆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FG20高强度抽油杆钢的化学成分、组织、性能特点。并通过调整其化学成分和改进热处理工艺,有效提高了该钢的性能指标,使其完全满足SY/T6272—1997标准对HL型超高强度抽油杆用钢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遵循减量化生产原则,设计了低成本的高强钢热轧卷板XG600的化学成分体系,在C-Mn钢成分的基础上,减免较贵重的Nb、V、Cr、Mo,增加较便宜的Ti含量.研究了化学成分和工艺参数对热轧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及控冷工艺,获得了具有以细小均匀铁素体为主的理想显微组织,进而也获得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600 MPa级热轧高强钢卷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化学成分的优化,设计了2种不同成分的试验钢.分别采用4种不同试制工艺,得到具有良好塑性和焊接性的低成本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观察和测试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及强度、塑性、冲击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并分析了轧制工艺对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能获得良好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778 MPa,强塑积为17759 MPa·%,室温冲击功为135J,硬度为249HV.  相似文献   

13.
以一种超高强度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力学计算讨论了化学成分对力学性能和组织含量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了组织和性能与合金含量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静娴 《钢管》1998,27(4):1-5
对上海五钢集团公司和日本住友金属公司生产的TP304H,TP347H钢高压锅炉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经不同温度固洛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和晶粒度进行了对比。进行了不同固溶温度对钢管的晶粒度、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对比和试验表明,日本管在晶粒大小及均匀度方成稍优于上海五钢集团公司的产品,但后者的性能全部符合美国ASME-SAZ13标准、我国GB5310标准和技术协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345 MPa级别低Mo或无Mo经济型耐火钢的化学成分、试验工艺、力学性能、组织状态等;讨论了钢种所涉及的合金元素、组织等对高温强度、屈强比等关键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种与普通建筑用钢相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同时较低合金元素的设计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通过热轧实验,研究了热轧双相钢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变形和卷取温度对高强热轧双相钢组织细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变形对组织细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卷取温度和化学成分对组织细化、马氏体体积分数以及力学性能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变形工艺参数,可以使热轧双相钢的屈服强度达到450 MPa、抗拉强度在750 MPa以上,并且伸长率在21%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解剖一只由 2 8t钢锭锻制的 2 .2 5 Cr- 1Mo钢试验件 ,测试了锻件不同部位的组织、晶粒度和不同部位、不同方向的力学性能 ,研究了回火参数及奥氏体化后的冷却速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讨论了化学成分、奥氏体化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用两个典型锻件的生产实例 ,证明了壁厚347mm以下的加氢反应器用 2 .2 5 Cr- 1Mo钢锻件的热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通过热轧实验,研究了热轧双相钢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变形和卷取温度对高强热轧双相钢组织细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变形对组织细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卷取温度和化学成分对组织细化、马氏体体积分数以及力学性能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变形工艺参数,可以使热轧双相钢的屈服强度达到450MPa、抗拉强度在750MPa以上,并且伸长率在21%左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产石油钻杆接头存在强韧性配合不良的问题,试验研究了钻杆接头用37CrMoE钢的化学成分和冶金质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冶金质量对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80℃正火、860℃淬火、530~600℃回火后,37CrMoE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韧性配合满足SY 5290-1991《石油钻杆接头》标准的要求,可替代40CrNiMoA和40CrMnMo钢.37CrMoE钢的提高淬透性元素搭配合理,有害元素硫、磷等明显减少,夹杂物少且均匀化是提高该钢种淬透性及综合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S44SY曲轴用钢的化学成分与45Mn钢的化学成分相近,但其力学性能要求远高于45Mn钢。用25kg非真空感应炉进行冶炼试制,确定了合适的内控化学成分,并制定了合理的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成功地试制出满足条件要求的新型曲轴用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