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房屋的增层方案中,主要有直接增层和外套框架增层两种。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就直接增层中的框架结构增层改造的“接柱”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成功地采用“钻孔植筋”和粘钢加固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框架直接增加5层,为解决框架增层的“接柱”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房屋的增层方案中,主要有直接增层和外套框架增层两种.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就直接增层中的框架结构增层改造的接柱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成功地采用钻孔植筋和粘钢加固相结合的方法,将原框架直接增加5层,为解决框架增层的接柱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天津中包大夏增层加固综合改造工程,是在原七层主体框架上再接建两层,局部接建四层.该工程由于选用了“WGM”无收缩高强灌浆材料,并采用混凝土钻孔栽筋、锚固升接钢筋的方法做补充,较成功地解决了框架结构增层的升筋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升接钢筋所采用的几种方法针对旧建筑框架柱头梁板配筋纵横交错、加之施工震捣的扰动、柱头配筋与图标位置往往差异较大的特点,本工程采用了逐个柱头、逐根钢筋分别情况选用下同的方法升接钢筋.具  相似文献   

4.
针对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套建增层框架应采用怎样的设计原则这一问题,提出了应根据既有房屋的质量和使用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设计原则和施工顺序的观点。针对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套建增层框架的不同工程条件和受力特点,介绍了四种新旧结构协同工作的连接构造,阐述了套建增层框架节点上下柱端弯矩分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一个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套建增层框架为例,说明了将套建增层框架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一种以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作为框架梁、以配置4个或8个角钢的角钢混凝土柱为框架柱的新型框架结构,该框架适合于既有房屋的套建增层改造。给出了这种新型框架的施工方案和节点构造,可为套建增层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层内框架房屋室内增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多层内框架房屋内增层设计实例 ,本设计中新增楼盖采用π形断面梁 ,解决了新增加梁与旧柱连接处节点设计复杂 ,施工困难的问题 ,给增层设计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国内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已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套建增层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已经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介绍了分离式套建增层框架以及协同式套建增层框架的相关问题,并总结了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的研究进展及套建增层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围绕西南医院科教影像楼增层改建工程的设计,在肯定了大跨预应力框架应用于该类工程中的优越性的同时,指出了该预应力框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框架柱弯矩偏大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增层抽柱改造问题,就增层抽柱加固的设计思路和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涉及加固方案的优化选择、加固设计要点,并结合某综合楼增层抽柱改造工程以具体的说明,文中可供框架结构增层抽柱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侯晓萌  郑文忠 《工业建筑》2008,38(4):109-112
哈尔滨银河大酒店为22层高层建筑,裙房部分为6层,塔楼部分有3层地下室,裙房部分有1层地下室,裙房右侧为4层框架结构俱乐部。塔楼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将原高层与俱乐部所夹裙房由6层增层至22层,依据原房屋柱下基础的不同形式,对原柱下桩基础进行叠合加固,对原柱下独立基础用新增桩基础替换,并对原框架柱加固。由于裙房柱网布置与其新增楼层的柱网布置不同,在7层顶设置梁式转换结构。对本工程增层改造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了介绍,可供同类工程增层改造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是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增层与扩建节点静载受弯及受剪承载力试验,目的是提高"角钢接柱"节点抗滑移能力并进行方案优化。通过分析前述试验破坏情况,提出了5种角钢粘结锚固抗滑移技术方案,并对该5种加固方案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实体单元建立了5组角钢接长构造节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案的荷载-位移关系,依此论证了优化抗滑移最佳技术方案为植筋焊接方案。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某办公楼为由原结构6层加至9层的改造增层项目,结构高度由原来的22.2m增至33.5m新增部分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七层以上荷载由八层转换梁传递至外套框架柱,然后由外套框架柱传至桩基.六层以下由短腿柱外套框架与原框架连接形成整体.施工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提高了工效、加快了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13.
多层内框架房屋室内增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多层内框架房屋室内增层设计实例,后加楼盖采用π形断面梁,解决了后加梁与旧柱连接处节点复杂、设计施工困难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两榀分属“梁强于柱”、“等强梁柱”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其内力重分布的特点,并对“柱强于梁”、“梁强于柱”、“等强梁柱”这三类框架的相关特点做了初步对比。通过对比,证实这三类框架是客观存在的,且每类框架的内力重分布特点各有不同,并提出这三类框架弯矩调幅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弹性弯矩图以及不同类型框架之间内力重分布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工程实践中大量运用的钢筋混凝土梁柱后锚固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件设计按照1∶2的比例综合考虑了框架顶层中节点接柱、边节点接柱接梁、中间层边节点接梁和中节点一次整浇几种工况;同时还考虑了直接植入主筋、增设附加筋加强和箍板焊接主筋加强几种后锚固方法。通过对不同节点处梁柱的裂缝情况、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规律的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在接柱改造时,只要符合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和植筋深度的要求,节点承载力就不会因接柱而降低,若接柱时加固了节点,反而会提高结构整体的延性。在接梁时应注重结构的整体性,做到两边新旧梁加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16.框支梁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当上部楼层部分竖向剪力墙和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时,应设置转换层,形成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当这种转换结构构件采用转换梁时,简称为“框支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两榀分属“梁强于柱”、“等强梁柱”的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和分析,研究了其内力重分布的特点,并对“柱强于梁”、“梁强于柱”、“等强梁柱”这三类框架的相关特点做了初步对比。通过对比,证实这三类框架是客观存在的,且每类框架的内力重分布特点各有不同,并提出这三类框架弯矩调幅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弹性弯矩图以及不同类型框架之间内力重分布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一幢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进行了加固、增层改建,取消砖内抱柱,托换成组合砖砌体,对原条形基础进行加宽和加固处理.新增的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与下部组合砖砌体两种承重结构做了合适的连接与转换.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某医疗楼为例,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原有结构形式,在比较了直接增层法、整体式套建增层法和几种典型分离式套建增层法的基础上,最终选择了采用框架梁柱连接的分离式套建增层法,该方法在原结构两侧分别采用钢框架结构,可以明显提高“高鸡腿式”外套钢柱的抗侧刚度,避免使用钢支撑,立面简洁美观、方便施工;同时在加层上下梁之间增加立柱及斜撑,形成钢桁架,可以有效减小托梁高度,满足楼层净高使用要求。并对此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反应谱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及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最后,采用两种不同形式的基础方案解决了现场条件难以施工的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多层和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框架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稍加注意不时可以发现框架柱和填充墙设计与施工中易被忽视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应该引起重视。 一、钢筋 (一)钢筋焊接 对于多层和高层建筑来说,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是不可避免的,通常采用焊接方法来实现。《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以下简称《施工规程》)第5.2.14条对现浇框架柱纵向钢筋的接头,提出了明确规定:“柱纵向受力钢筋应在两个水平面上搭接,搭接位置应在受力较小区域”,“以相邻接头间距,焊接不得小于500mm,搭接不得小于600mm。接头最低点距柱端不宜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且宜在楼板面以上750mm处”。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