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印刷中,彩色印刷方式分为网点叠印和网点排列印刷,还有专色彩色印刷,丝网印刷也不例外。网点印刷能印出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印刷品,色彩较为柔和。一般广告、灯箱、光碟等行业也有较多色块专色印刷,其色彩厚实鲜艳,且一般不需进行分色,加网等。  相似文献   

2.
正纺织品四色印花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工艺。大家都知道,在纺织品印花工艺中,利用Photoshop进行分色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设置。首先就是网点的形状,椭圆的网点有利于减少网点扩大,而且更容易落在网孔上。为了防止网点扩大,需要调整密度范围。对于一个出色的印刷商来说,如果一切都控制得好,一般至少会有25%的网点扩大,而前提条件还是在一台一切都调整好的印刷机上操作。  相似文献   

3.
在印刷中,彩色印刷方式分为网点叠印和网点排列印刷,还有专色彩色印刷,丝网印刷也不例外。网点印刷能印出色彩丰富且有层次感的印刷品,色彩较为柔和。一般广告、灯箱、光碟等行业也有较多色块专色印刷,其色彩厚实鲜艳,且一般不需进行分色,加网等。而用多色套印是通过调配好的,需要的颜色油墨进行单色图案边缘相切对位,印刷后就可达到原稿色泽要求  相似文献   

4.
平版印刷品阶调和色彩的再现,取决于网点墨层厚度和网点面积百分比。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从印版转移到橡皮布上,再转移到纸张表面。油墨是软质的流动性材料,印版上的墨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铺展开来,这便导致印张上的网点大于印版上的网点,即出现印刷中的网点扩大现象。网点  相似文献   

5.
高保真六色印刷复制色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高保真六色印刷复制色彩传递的一般规律以及六色印刷复制网点传递的一般规律,通过一系列的印前处理、色彩管理原理及技术,结合各种色彩管理软件,并根据高保真印刷的特点,在二阶调频加网条件下,制作出六色高保真复制测试版,通过对测试版色块的色度测量,得到六色印刷复制的色彩特性文件,然后对色彩特性文件进行分析,获得六色印刷复制的色域,通过与四色传统印刷、数字印刷、以及喷墨打印等色域的对比,得到六色印刷在色域方面的特点,并且根据得到的六色色彩特性文件对图像进行分色测试。此外,还对高保真六色印刷的网点面积率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六色印刷复制的网点传递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原色墨数可以有效地增加印刷品的色域;六色印刷复制的色域比四色印刷的色域可以扩大20%以上;四色数字印刷机的色域与传统四色印刷的色域基本吻合;八色喷墨打印机的色域略大于六色印刷复制的色域,但是在部分颜色区域六色印刷更具优势,超过了八色喷墨打印机;用于六色印刷复制的二阶调频网点扩大量较高,其峰值超过25%。  相似文献   

6.
网点形状对柔版印刷阶调再现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柔版印刷的网点再现性,研究了不同形状的网点对柔版印刷网点增大的影响.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通过柔版印刷机进行印刷实验,测量了方形、圆形、欧几里德形、菱形、椭圆形以及5种Esko专有形状的网点在4种网线数下的网点增大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网点形状对网点的增大程度是有影响的,在这些形状的网点中,欧几里德形和Esko Circular Samba36形状的网点增大值相对较小,适合柔版印刷.另外,柔版印刷网点增大较大,在亮调到中间调范围(网点百分比为30%~40%)处的网点增大最严重,且柔版印刷的阶调再现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7.
印刷作为一门综合工艺技术,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标准对原稿进行彩色复制的。对印刷品的质量检测和评定非常重要。传统的网点观察法与今天人们对印刷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来说,也变得有些无法适从。而且,随着调频加网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的广泛应用,用放大镜观察调幅网点的方法已逐渐被淘汰。应用密度仪对印刷的各环节进行检测,实现质量控制和色彩管理是现代彩色印刷的重要特征。印刷要经过扫描分色、计算机制作、胶片输出、制版、印刷及印后加工等复杂环节,分色设备、印刷机、油墨、纸张等都会影响印刷质量。有效控制和  相似文献   

8.
王凯 《广东印刷》2015,(1):22-25
网点是印刷图文的基础,图像的再现过程是以网点的传递来实现的,在印刷品复制过程中,网点肩负着还原色彩和阶调层次的重任,好的印刷品必须控制好网点的再现,一旦网点出现了问题,印刷品的质量也就随之下降。在网点的复制过程中,网点复制的关键就是保持网点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也就是尽可能的控制网点缩小、网点扩大和网点变形,当然,印刷过程中网点扩大是最容易也是不可避免要出现的现象。在印刷工艺流程中,网点的形成与传递贯穿着整个印前  相似文献   

9.
网线的使用     
耿群英 《丝网印刷》2009,(12):31-31
胶印、凹印、网印都离不开网点的使用,一幅设计图象、影像作品要想进行大量复制,把他们印刷在某些承印物上,就必须将原稿进行修饰、分色、加网,制作出适合自己生产条件的有一定形状的网点。在印刷制版中,网点角度不尽相同,主包可设为45°,次之采用75°,若只是单色印刷就用45°即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报纸的彩色印刷达到色彩和阶调的准确再现,在扫描或分色时就需要在Photoshop中对分色选项做一些设置。分色设置(Separation Setup)可以是控制印刷机上的墨量.还可以是控制分色曲线,只有正确地设定好参数,才能得到理想的印刷颜色.其中主要是网点增大、灰色转换和底色去除、黑色油墨限制、总油墨量、底色增益的设置。  相似文献   

11.
胶印网点扩大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萌 《今日印刷》2003,(12):46-49
网点是油墨附着的基本单位,起着传递调子、组织色彩的作用。网点扩大指的是印刷在承印材料上的网点相对于分色片上的网点增益。 网点扩大的形成 按照印刷的网点变化分类: 1.正态扩大 这种印刷网点扩大是允许的,也就是说网点正态扩大,网点的中心位  相似文献   

12.
<正>在印刷生产中,有时需要计算各分色版上的印刷网点面积大小。如果印版上的图文比较规则,而且网点没有阶调变化(平网),那么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算出实际的印刷面积。但是,目前的印刷品大部分图像层次丰富,网点大小变化没有规律可言,而且图文的大小形状也不  相似文献   

13.
三、电子加网 本世纪8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向微型、高速、大容量存贮方向发展,加之激光技术、光纤材料的普及,电子加网应运而生。电子加网是将每一个印刷网点再细化成若干个更小的像素,通过电子分色机上的电子网点发生装置对原稿进行加网。电子加网的网点结构如图8所示。 电子加网首先是将电子分色机处理的代表图像不同密度级次的数字信号,送入电子分色机图像输出记录系统的网点计算机,并通过比较回路形成网点大小、形状、角度的  相似文献   

14.
祁朝阳 《广东印刷》2001,(5):34-35,38
印刷通过三原色油墨(黄、品红、青)加黑墨可印制出色彩丰富的印刷品,但有的产品色彩,通过普通网点的叠合成色难以达到色彩厚实鲜艳的效果,或从工艺、成本上的考虑没有必要进行分色进行多色印刷,而单色就可印制出原稿色样要求的特殊色彩效果,这要求进行专色油墨的印刷,比如特快专递封套大面积实地蓝  相似文献   

15.
彩色半色调图像是借助于各种原色网点组合匹配一个已知的目标色标来再现原稿的阶调与色彩的,从分色软片、晒版、打样直到印刷图像,实质上是网点覆盖率的转换传递过程。可见,网点覆盖率的测  相似文献   

16.
网点是表现印刷品层次、阶调和色彩的基本单位,印刷网点的变化往往会导致色彩还原失真以及阶调层次减少等质量问题.印刷流程中常见的网点转移问题包括网点的扩大、滑移、重影等,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网点扩大.导致网点扩大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大的方面:照排机或CTP的非线性特点以及曝光系统的阶调传递特性等因素,印刷机、纸张和油墨的类型以及印刷压力等印刷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DTP与网点扩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片上的网点在晒版、印刷过程中经过几次传递变化之后,其大小会产生一些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网点扩大(Dot Gain)。网点扩大在平版印刷中的产生给复制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在印前分色制版时都要给予一定的补偿。DTP系统是一个开放而灵活  相似文献   

18.
107.既然80%或90%的网点经过印刷的网点扩大后能达到100%,那么实地的地方(即网点需100%)分色时只需给80%或90%的网点就够了,对吗?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虽然给80%或90%的网点经印刷后会扩大到100%,但这与100%的网点印刷时产生的效果是不一致的,80%的网点只有在80%的网点区域内密度达到了实地,而扩大的20%区域虽然有油墨,但油墨较薄,密度达不到实地密度,  相似文献   

19.
在半色调图象复制中,网点形状对印刷复制结果有很大影响。究竟采用哪种形状的网点,才能有利于减少网点扩大并避免摩尔纹的产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长期以来,在网印领域,人们通常忽视网点形状对半色调印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粉灰纸和铜版纸上各色色相误差、灰度、实地密度、网点扩大和印刷相对反差进行铡试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粉灰纸和铜版纸对印品呈色质量影响不大;在铜版纸上色彩具有更加丰富的阶调层次,色彩再现及印品质量也更好;在粉灰纸上由于各色网点扩大值相差较大,更易引起印刷整体偏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