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巷道断面面积增大带来的巷道围岩变形严重、支护难度增大等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通过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大断面矩形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得出不同巷道断面条件下围岩的位移变化规律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以及当矩形巷道宽和高发生变化时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为选择大断面矩形巷道支护技术和支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软岩煤矿巷道锚带加固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软岩煤矿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原则,针对此类型巷道的特点提出了矩形大断面锚杆钢带联合支护的设计思路,利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现场施工监测,该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为锚杆支护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坚硬顶板下矩形巷道断面加大后的围岩稳定性控制问题,对未支护过的大断面矩形巷道进行锚杆支护设计,介绍了扁椭圆巷道围岩破坏范围的计算方法,并对大断面矩形巷道的锚杆锚索联合支护进行计算设计,采用数值模拟探究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情况,最后对巷道的围岩变形及变形速率进行现场长周期监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围岩应力主要集中于顶板左右边角处。巷道围岩最大主应力和水平应力均在锚杆承力范围内。现场监测结果显示,锚杆支护后,围岩顶板最大位移158mm,两帮最大位移61mm。围岩变形相对大断面较小,并在检测周期结束时,围岩几乎不再变形。文章介绍了坚硬顶板大断面巷道锚杆支护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验证了支护效果,可对相关巷道断面扩大围岩支护工程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4.
大断面极不稳定软岩巷道支护与施工成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和睦山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和-200m水平井底车场巷道围岩状况,对该矿区大断面极不稳定软岩巷道稳定控制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整套针对大断面极不稳定软岩巷道的支护与施工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所提出的支护与施工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变形,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软岩巷道中进行锚杆和锚索支护的深孔钻眼试验,对钻眼机具的有关参数、组合及其钻进技术方面等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软岩中的深孔钻眼,并在井下大断面软岩巷道施工中成功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该技术为实现在软岩巷道进行大断面施工(特别是硐室施工)中的锚杆支护创造了先决条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掘进过程中特厚煤层矩形大断面围岩空间变形规律和围岩稳定性问题,以国投塔山煤矿5106巷为背景,通过FLAC3D软件对矿山巷道掘进过程中无支护情况下的煤岩空间变形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特厚煤层矩形大断面巷道的围岩变形在掘进开挖之后迅速发生,且主要集中在顶板和两帮处;巷道围岩变形的变形量随着与巷道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且扰动范围在3倍巷径之内;针对特厚煤层矩形大断面巷道的围岩变形特点,在掘进过程中,应该及时采取超前支护和后续有效支护措施,减缓围岩变形对围岩整体稳定的扰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前探梁临时支护在顶板不稳定情况下大断面矩形巷道的应用,为大断面矩形巷道的安全、快速、高质量支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邢东煤矿大断面煤巷在高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大变形的控制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对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大断面煤巷围岩稳定性控制的针对性支护策略,最终提出了预应力桁架锚索支护方案。实践证明:预应力桁架锚索支护技术有效的解决邢东矿2223工作面运输巷支护问题,节省了施工成本,改善了支护效果,提高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对同一水平的其它大断面煤巷支护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岩汇煤矿15101工作面胶带顺槽原为矩形断面,支护方式为锚杆+钢带+金属网+锚索,巷道施工中发生了变形破坏和冒顶.根据现场观察和对围岩状况的分析,对巷道断面形状和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将巷道断面形状由原来的矩形改为半圆拱形;并运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程序--FLAC 3D,对"新旧"两种支护方式下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新"支护方案可确保巷道稳定,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孙疃煤矿复合破碎软岩大断面巷道破坏机理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复合破碎软岩大断面巷道围岩控制机理,提出了科学的支护对策及架喷注锚注动态联合加固支护技术,并优化了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护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复合破碎软岩大断面巷道的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对类似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和巷道维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