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受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注水参数不合理等因素影响,H区块注水开发水窜严重,常规注水调整难以进一步提高水驱油效率,优选8个井组进行深部调驱先导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但受地质特征复杂、注采井网及井距不合理等因素制约,难以进一步扩大深部调驱规模,为此开展调整技术对策研究,包括重新落实构造、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以及注采井网、井距优化研究等,指导部署实施新井20口(油井15口,注水井5口),老井转注2口,新增深部调驱井组12个,取得成功,阶段累增油6.7万吨,在国际油价低迷下实现提质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2.
海1块为一注水开发普通稠油油藏,分层注水和水井调剖是这一油藏的主导开发技术,处于"双高"开发阶段,面临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动用程度严重不均等开发矛盾。开展弱凝胶调驱试验前区块采出程度35.6%,综合含水86.3%,2010年开展了弱凝胶深部调驱工作,规划29个井组,设计三个段塞,注入量为0.2PV,先期实施的5个井组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表明常规水驱油层动用不均、弱凝胶调驱有效降低油水粘度比、合理的井网井距、聚合物成胶稳定性是调驱见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海1块为中高渗透性砂岩油藏,以注水开发为主,2010年优选5个井组开展弱凝胶调驱先导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后逐步推广。通过研究弱凝胶调驱机理,跟踪井组生产动态,分析调驱见效特征,认为处于“双高”开发阶段的区块,调驱效果主要受沉积微相、剩余油分布规律、井网井距是否合理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齐40块自1998年在莲Ⅱ油层组开展了4个井组的蒸汽驱先导试验,2003年在试验区西侧开辟了7个井组的扩大区试验,目前已见到了明显的汽驱效果。2006年底到2007年初在先导和扩大区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齐40块的中部主体部位实施了65个井组的转驱。此次分析的莲Ⅱ中部井区的13个井组全部在2006年12月底前转驱,目前已平稳生产10个月。  相似文献   

5.
张永  裴玉彬  杜华君 《辽宁化工》2020,49(8):1008-1011
吐哈油田鲁克沁地区中区203区自注水开发以来,含水上升迅速,非均质性强,井组内水淹程度严重,驱油效率日益降低。为解决低采收率问题,自2015年4月开始实施氮气泡沫驱井组试验,利用氮气泡沫的调剖驱油作用,封堵优势水驱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目前203井组氮气泡沫驱试验取得成功,6口见效井至今累增油3.1万t,单井累增油5 166.7 t,含水下降50%,氮气泡沫驱增产技术对于提高深层稠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濮城油田在高含水开发后期部分区块块含水上升快,稳产困难的开发问题,采用新型调驱剂对区块进行了整体调剖。新型调驱剂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热稳定性。注入地层后,在近井地带水驱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向地层深部运移,驱动孔隙内的剩余油向生产井运移,起到驱油的效果;在油层深部,由于压差减小,将在孔隙内滞留,堵塞孔隙通道,具有深部液流转向作用,起到深部调剖的效果。在濮城油田实施5个井组,对应油井含水下降,产量上升,见到了明显的控水稳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庙125X1断块2005年投入开发,开发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为补充地层能量,2007年逐渐转变开发方式,先后有5个井组投入注水开发,注水后,通过周期注水、动态调控、调剖、调驱等手段取得一定效果,挖潜剩余油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油井见效时间短、增油量少的特征。为此,在注采井组开展了CO2吞吐试验,并率先在M125-P6井组开展了吞吐与周期注水相结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及认识,为浅层同类井组下步治理提供了借鉴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沙坨火山岩油藏于2000年天然能量投入开发,2003年产量达到峰值33万吨,采油速度2.9%,之后底水快速锥进油田产量迅速递减,受裂缝性油藏固有特征和配套措施效果差等因素制约,油田处于低速开采状态,年产油仅1.84万吨,采油速度0.14%。2013年开展1井组氮气泡沫驱先导试验,见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井组最高日增油10.5t,含水下降5.1%,阶段增油3 500 t。在此基础上,在主体部位整体规划非烃气驱井组6个,预计提高采收率4.67%,目前已转驱5井组。面对纯氮气驱阶段油井气窜严重等问题,开展气窜井组综合调控工作,实现井组产量大幅上升,有效延缓了区块产量递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渤海A油田存在的油井含水上升快,日产油量递减快的现状,利用纳米微球调驱剂开展了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先导试验。结果表明:经纳米微球调驱后,注水井井口压力、注水井压降与充满度、霍尔曲线及井组油井含水均有下降,纳米微球调驱能有效封堵水平井之间的水驱优势渗流通道,使后续液体产生液流深部转向,提高了水平井的波及效率,改善了水平井水驱开发效果。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海上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控水稳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工》2009,(6):66-66
日前,中原油田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胡12块沙三中8的6~8层系进行4个井组的现场试验,今年一季度共注入空气370万立方米,试验区可采储量增加了4.44万吨,井组累计增油2960吨,阶段采收率提高了3.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田齐40块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于2006年底至2008年一季度相继转入蒸汽驱开发,在蒸汽驱开发过程中个别汽驱井组由于油层层间矛盾较为突出,个别汽驱井组出现高温、汽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井组的生产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井组的生产效果,抑制汽窜加剧的现象,研制并引进实施了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相继在齐40块蒸汽驱汽窜井封窜、吞吐引效井高温调剖上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达到了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抑制汽窜的目的。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对齐40块蒸汽驱高温汽窜井抑制汽窜及改善吞吐引效井的调剖生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部调驱已成为中高含水油田稳油控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措施。结合辽河油田海1块,研究了现场影响凝胶成胶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品种、聚合物分子量、交联剂品种、剪切作用、pH值等因素对成胶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同时对调驱配方体系进行了封堵效果评价。将配方体系应用于调驱先导试验,在实施的5井组含水率由89.8%下降到84.3%,日产油由73.1t上升到137.4t,调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18块“注采井网欠完善、单向水窜严重”的问题,提出“重构注采井网与深部调驱相结合”二次开发思路,由于区块开发特征复杂,需要对深部调驱可行性进行研究,选择合理试验区及试验井组,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提高区块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东块二区开发的不断深入,由于油层发育差、油水井连通差,井组出现了地层压力高,部分油井低产能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及时对井组进行了注采综合调整,努力延长稳产期。本文以喇11-PS2603井区的聚驱注采井为分析对象,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动静资料,分析井组存在问题、总结有效治理措施、评价井组开发效果,为今后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26块中、高渗稠油注水开发油藏,在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黏度比大等原因,导致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等开发矛盾,在海26块分采区开辟5个先导试验井组,实施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利用弱凝胶的高黏弹性降低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通过注水压力、注入及产出剖面、视阻力及残余阻力系数、含水率、最终水驱采收率等指标对调驱效果进行评价。截止2018年12月先导试验井组,累计注入调驱凝胶体系38.6×104 m3,注入孔隙体积倍数0.35,截止到2018年12月累计增油117 2 9t,最终水驱采收率提高到4 2%。  相似文献   

16.
针对锦98块注水开发过程中水驱效果变差,区块含水上升较快,产量递减大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区块开发效果,提出了区块整体调剖这个思路,从精细地质研究入手,开展区块效果评价,通过对具体井组做精细注水调剖分析,对断块实施整体调剖。通过调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断块开发矛盾,提高了断块水驱驱油效率,改善了断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红山嘴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其中以红18井区克下组油藏为代表,其断层发育多且复杂,大断块由主断层控制,局部区域还有许多次级小断层遮挡影响。克下组生产层位多达14个,且层间非均质性严重,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极其复杂,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易水淹水窜,平、剖面动用矛盾突出等诸多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成果,认清了断裂的发育情况,落实了储层孔道分布发育情况,搞清了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为后期的逐级深部调驱试验提供了充分的地质基础。为了缓解近年来该区产量逐年下降,含水逐年升高等被动局势,提出了逐级深部整体调驱这一重大开发试验,该试验成功克服了注入水矿化度高等不利因素,从配方的筛选到段塞的设计再到调驱方式的选定都与以往调驱措施有着很大的区别。最终取得了显著效果,12个调驱井组的日产油由85t上升到130t,含水由75%降至67%,为红山嘴油田其他区块的调驱措施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欢26块为辽河油田水驱油藏代表,历经三十多年注水开发,目前整体水淹严重,水驱动用储量严重不均。按目前方式开发,已无有效措施,急需转换开发方式。通过开展深部调驱可行性研究,认为该块适合深部调驱,通过开展先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杜84块兴Ⅰ组超稠油水平井"兴H216-兴H226井组"于2006-2008年陆续投入开发,初期生产效果较好,随着吞吐轮次增加,注汽压力下降,汽窜加剧,产量递减加快,井组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对井组各项矛盾分析总结,开展了多措施联用试验,实施调剖封窜,利用非凝析气体补充地层压力,提高回采,改善井组开发效果。措施后井组油汽比对比措施前大幅上升,由0.27提高至0.32,实现井组高效开发,对同类型超稠油水平井井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牛心坨高凝稠油油藏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发育特点,以及非均质性、水淹严重,综合含水高等问题。2014年开展了裂缝性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筛选出适应牛心坨油藏特点的深部调驱配方体系,解决了深部调驱关键技术难题,并应用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