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在南通河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原河网河道特征、水文、水流及水污染的特点.以南通河网为例,建立了平原河网水污染控制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多种环境要素及政策法规的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水文、水质及水污染等各种模型的模型系统;环境容量、总量及浓度控制的方案分析系统等。该水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考虑因素全面,采用的模型及软件先进,系统设计合理,扩充性强的特点。将该系统应用于南通河网,对各种水污染控制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水利信息系统软件和MIKE 21 FM模型分别采用固壁边界法、真实地形法和加大糙率法处理城市洪水模拟中建筑物的阻水作用,并将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验证了上述三种模拟方法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构建基于数据仓库的SLDSS相关技术包括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等。水利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水利综合会商系统等。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有许多交互,需要一种具有主动的行为机制、灵活的行为模式和独立的控制机制的计算实体,来建立更复杂的模型,设计和实现功能更强大的应用系统,使水利决策支持系统更好地为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水利部黄委会科研单位联合中国水科院,天津大学开展的"基于云服务的水利仿真计算系统生成平台"项目通过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持的验收,综合评价为A。该项目在水利专业软件现状调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仿真计算云服务平台总体设计方案,探索了水利数学模型标准化规范体系,建立了基于基准解数据、实验室数据及原型数据的模型评价案例库和在线评价系统,构建了覆盖典型流域防汛决策业务的数学模型库,完成了基于云计算SPI三层架的平台部署和模型移植,实现了复杂数学模型的在线计算与多终端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枢纽橡胶坝安全运行管理的特殊性,结合枢纽对水情、气象、工情、防洪、航运、蓄供水、发电、环保与生态、挡潮等各方面的要求,提出建立具有决策支持系统的枢纽橡胶坝安全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根据系统的特点及各决策支持子系统数据源的不同,探讨枢纽橡胶坝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模型,并对此模型与系统的信息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以相关专业模型及数据仓库为核心,运用现代控制系统开发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GIS技术等开发的具有决策支持系统的枢纽橡胶坝安全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将能有效地提高枢纽橡胶坝的运行管理与决策水平,更好地发挥枢纽橡胶坝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水库调度运行方式所涉及的防洪、兴利、发电、供水等问题,结合综合指标评估系统和理想点法,构建了一个以价值函数与价值损失为评价标准的水库综合调度模型,并对分布估算法自适应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进行改进。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明显提升了算法精度与全局搜索能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为水库综合调度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尧  宁芊 《人民长江》2016,47(18):106
传统人工作业和同步软件在水利信息传输及同步实现过程中无法保障数据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消息中间件的数据双向通讯解决方案,根据不同需求在各级水利信息中心平台部署消息中间件,并通过Active MQ集群及负载均衡等技术,实现了水利信息系统数据高效管理与实时共享。将该设计方案应用到山洪灾害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平台中,验证了数据通讯的有效性、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鉴于脆弱性要素(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性)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结构有很好 的对应关系,基于 PSR 模型开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0—2019 年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筛选人均用水量等 25 个评价指标,构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将水资源脆弱性划分为不脆弱、 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脆弱 5 级,利用集对分析法和置信度准则计算得到 2010—2019 年的水资源 脆弱性水平;将指标层和准则层脆弱性与系统综合脆弱性进行对比,分析各指标与准则层脆弱性水平和变化趋势 与系统脆弱性的关系,探究影响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成果可为新疆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对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流程的研究,设置了一套以数据采集精度、可靠性和软件功能为主的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将处理2具有模糊性的工具-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结合起来,建立了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性能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既能处理定量指标,又有处理定性指标;即能对指标体系中的单指标进行评价,又能综合各单指标的评价结果;以求得对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性能的综合评价,具有通用性、灵活性、模糊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利风景区发展速度加快,综合效益日渐显著,尤其是借助城市滨水空间的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所以探索一种针对其建成后运行综合效益评价的方法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乘积标度法赋权,引入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水利风景区建设成效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某水利风景区为例,对评价模型进行应用。为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时代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工程项目群风险评价时评价者主观估计的可靠性问题,在工程项目群风险评价中引入可靠性分析,对风险评价中常用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改进。用评价者的区间估计代替点估计,并根据集值统计原理对评价者给出的估计区间予以量化,得到评价者主观估计的可靠性程度,再将其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结合应用,从而构建了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工程项目群FAHP风险评价模型。将此模型运用于某水电站库周公路网工程项目群,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群风险的等级为0.363,属于风险较轻。  相似文献   

12.
农九师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中小流域洪水特点,充分借鉴其他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系统的成功经验,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建立了新疆中小流域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系统被划分为人机接口层、系统应用层和系统支撑层三个层次。新疆农九师水库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充分体现了先进性与实用性、安全性与可靠性、标准化与开放性以及完整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运行中达到了满意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大坝运行安全等级评估中不同监测效应量评价指标权重对评估结果客观性的影响,提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大坝运行安全等级评估方法。该方法将突变级数法不需要确定指标权重的优势应用于大坝运行安全等级评估中,在此基础上,采用熵值修正G2法对常规突变级数法中的指标重要性排序环节进行改进,基于G2法和熵值法的本质从主、客观角度综合考虑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使突变级数法中的指标排序更为科学,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将改进的突变级数法应用于某大坝运行安全等级评估中,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估过程简单、逻辑清晰、可靠性高,能切实判断大坝实际的运行安全状态,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决策支持系统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级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支持决策者进行决策为目标.特别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沟化的问题。本文简述了决策支持系统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上的应用。系统由图文信息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水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及人机交互界面组成。水资源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中由需水预测模型、水资源宏观多目标规划模型、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动态模拟模型、地下水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案生成模型和多准则方案评价模型等组成。该系统的应用表明,决策支持系统不仅在对水资源系统的模拟上比常规规划方法更精确,可以做到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而且可以进行开发方案的连续优化和离散优化,并在多准则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方案决策,是解决复杂水资源大系统规划决策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对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局性、系统性问题意义重大,其成果为水利信息系统“统一技术架构、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保障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管理依据。“顶层设计”从避免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强化业务协同的角度,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中的“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保障环境”3个部分,细化为“水利信息化保障、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资源共享服务和综合业务应用”5个管理分类,对水利业务和水利事务进行了定义与划分,统一定义了应用域、协同、域内系统和域间系统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水利信息系统各主要部分的基本技术条件与约束,为近期水利信息化实施“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奠定了技术和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运行期大坝现有监测设施可靠性和监测系统完备性两个方面介绍了监测系统评价的内容。从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出发,阐述监测设施可靠性评价的要点,以满足评价大坝安全性为标准,阐述运行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完备宜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动态配置是指在软件系统运行时动态地改变系统的配置项。基于构件的软件系统配置项涉及系统的构件组成、构件间的连接关系和构件的物理分布。根据支持软件系统动态配置的反射体系结构,建立了动态配置模型,分析了动态配置模型的构成要素,定义了动态配置模型的元数据,以保障运行时系统一致性为基础,构造了动态配置模型的元协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了所提出的动态配置机制在水利信息系统软件功能动态配置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基于反射的系统动态配置模型及其实现机制,能在水利信息系统中有效应用,为解决水利信息系统的资源动态配置、支持动态需求等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对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局性、系统性问题意义重大,其成果为水利信息系统"统一技术架构、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保障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管理依据. "顶层设计"从避免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强化业务协同的角度,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中的"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保障环境"3个部分,细化为"水利信息化保障、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资源共享服务和综合业务应用"5个管理分类,对水利业务和水利事务进行了定义与划分,统一定义了应用域、协同、域内系统和域间系统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水利信息系统各主要部分的基本技术条件与约束,为近期水利信息化实施 "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奠定了技术和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用于水利项目方案评价的方法——基于相对最优方案的指标赋权模型,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综合考虑保证出力、年发电量、单位千瓦投资等因素的基于相对最佳方案的指标赋权模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与模糊优选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结果相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适合于水利项目方案的评价和优选。  相似文献   

20.
 乌东德水电站环境信息系统是利用ArcGIS Engine技术和Visual Basic开发平台,以乌东德水电站的基础地理信息、环境专业数据和属性信息为基础建立数据库,依托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态环境评价规范和水质模型建立的为水利水电开发服务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由查询服务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2个不同层次组成,查询服务系统包括对环境信息的显示、编辑、信息检索、数据统计、空间分析等功能;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监测模块、环境影响评价模块、水污染事件应急预警模块等。介绍了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目前使用的效果证明,系统完全达到了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