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陕西省工业基础力量雄厚,工业资源优势突出。鉴于其位于黄河中上游,确定其水污染排放空间布局特点,对于促进陕西省与黄河流域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陕西省2020年环境统计数据,运用GIS中的相关核密度评估空间分析工具,研究陕西省工业源水污染排放空间分布格局。【结果】结果显示:(1)陕西省工业源水污染源排放主要集聚在关中平原地区,渭河水系沿岸1 km以内最为聚集,其工业污染源数量共94家,工业废水COD、工业NH3-N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7.18%、6.67%。(2)陕西省内工业废水COD和工业NH3-N排放量最高的产业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3)陕西省工业废水COD排放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渭南市;工业废水NH3-N排放密度最高的区域主要位于宝鸡市、西安市及渭南市。【结论】结果表明:陕西省工业源废水污染物排放应重点关注关中地区的渭河流域,同时也需强抓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相似文献   

2.
水质变化驱动机制及经济体排污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质受自然和人为两类胁迫,主要受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胁迫,经济体排放废污水对水体水质产生的压力表征量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基于水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提出了各类经济体排放水污染物量的估算方法,对我国2005年工业和城镇居民生活造成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影响最大;各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差异显著,化学需氧量总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氨氮排放量位于前2位的是化学工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  相似文献   

3.
为定量分析区域水环境污染压力的大小,构建了污染足迹计算模型,针对山西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计算了山西省2011-2020年水污染足迹和水污染承载力,并对山西省的水环境污染压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山西省人均水污染足迹波动下降,总降幅34.3%;氨氮的排放对水域生态空间的占用大于化学需氧量;人均水污染承载力逐年上升;水污染呈现赤字状态,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万元GDP水污染足迹在2011-2015年有所上升,2015-2020年快速下降,降幅达60.6%;水污染生态压力指数均?3,处于重度压力状态,但2015年之后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4.
滇池主城区是滇池流域最重要的污染源,对其进行源解析工作,识别主要污染物在不同来源和不同时空上的排放特征,对于滇池水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通过基于过程模拟的源解析方法,建立陆域污染负荷产生-汇集-排放模型,对昆明主城区开展了高时空精度的源解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并估算其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4年全年昆明主城区入湖污染负荷为化学需氧量20 527t,总氮6 226t,总磷253t,氨氮1 199t。其中,面源污染是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负荷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源解析工作,在子流域空间精度和日时间精度上,识别出了污染物负荷排放量及其来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减排潜力估算结果表明,昆明主城区仍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负荷最高能分别削减59%、59%、74%、69%,且减排工作应重点放在对城市面源污染和总氮负荷的控制上。通过流域陆源污染负荷源解析并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能够促进流域实现精准治污,提高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安徽派河流域水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派河位于巢湖上游,是"引江济淮"的输水通道,其水质的优劣对"引江济淮"工程和巢湖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派河流域的水质现状和入河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分析了派河的水质现状及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派河水质目前没有达到水质管理目标,主要超标指标包括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影响派河水质的主要因素有面源污染、城镇与工业点源污染、畜禽养殖、码头建设等。针对派河流域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依照派河水质保护目标,分别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里下河地区主要水环境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质时空特征分析和污染源识别是里下河地区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2011年里下河37个监测断面的10个水质指标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及GIS软件分析了里下河地区水体污染物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污染源解析。结果表明:汛期的综合水质要差于非汛期的综合水质,非汛期40.5%的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断面,汛期70.3%的断面水质为Ⅲ类水质标准;无论是汛期还是非汛期,东北部的监测点水质劣于西南部的监测点水质,但是西南部的灌溉总渠沿线由于受洪泽湖的影响水质状况最好;汛期关键污染因子为来源于非点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高锰酸盐、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非汛期为来源于生活、生产污水排放的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锰。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0年地表水供水调查资料,对西北6省(区)的供水工程、供水量、供水水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地表总供水698.57×108m3,以引水工程供水为主;供水主要用于农业,占区域总供水量的97.5%,生活、工业供水总量相差不大;供水水质总体较好,满足Ⅲ类水质的供水量占72%,总供水合格率为86.6%,超标项目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氨氮,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卫河新乡市区段的水质污染原因,文章以市区段卫河的3个水质站为研究对象,以年为时间单位,然后对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这4个主要监测指标,在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等3个不同水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河流水质受点源和非点源的影响进行区分。结果表明:点源和非点源对同一断面河流水质的影响随年份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断面的污染源也随空间的变化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大尺度空间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邱凉  罗小勇  程红光 《人民长江》2011,42(18):81-84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得出了长江流域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空间分布图。2000年,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量为:化学需氧量约2 347.3万t、总氮1 001.0万t、总磷231.3万t、氨氮300.6万t。就分布空间而言,洞庭湖水系、湖口以下干流、鄱阳湖水系和太湖水系对长江中下游的非点源污染贡献较大。对长江流域这样超大尺度空间的非点源污染进行空间模拟,对非点源污染研究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铁岭县凡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本文以铁岭县多年乡镇统计报表为基础,结合输出系数法及源强系数法分析了凡河流域2007-2009年四种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及氨氮的平均排放量为3174.5、361.4、16624.5和3980.3t/a;(2)流域内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3)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强度空间上大致呈中、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李千户乡及铁岭市区为主要污染区域。为有效地控制凡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当地政府应把重点放在畜禽粪便及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  相似文献   

11.
《人民珠江》2006,(3):I0001-I0001
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益性基础工作和前期工作。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玉溪分局是云南省水利厅下属省水文水资源局领导的,负责玉溪市范围内水文行业管理,专门从事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等业务,具有省水利厅颁发的《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乙级资格证的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2.
柳河流域特征污染物负荷模拟及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通用流域负荷模型(GWLF模型),选取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4年的水文水质数据进行水文化学过程的模拟,评估流域节点断面的月径流量及特征污染物负荷通量,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特征污染物的污染来源及贡献率。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上看,COD、氨氮和总氮的总负荷通量近年来有所下降,总磷的总负荷通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年均水平上看,COD、氨氮的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贡献率相差不大,均接近50%;总氮的非点源污染贡献率远远高于点源污染,贡献率高达79.6%;总磷的污染来源主要为点源污染,贡献率高达74.9%。根据特征污染物的污染源解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削减和控制污染的措施,为流域水污染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2019年1月、8月高分二号、高分六号影像以及相应时期的实测水质数据,建立水质参数与最佳特征波段或波段组合的回归方程,对武汉汤逊湖的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进行遥感反演,并对3种水质参数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各水质参数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水质参数中反演精度高低依次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从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汤逊湖2019年1月综合水质状况要优于8月;根据水质参数反演结果,汤逊湖中部的水质状况总体优于沿岸水域。综上所述,通过遥感技术对汤逊湖进行水质反演,获取了相应时期3种水质参数浓度的空间分布数据,可为汤逊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河宁夏段氨氮污染状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黄河宁夏段氨氮污染状况水质监测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对宁夏全区氨氮污染源进行调查发现:水质迭不到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河段在银川至石嘴山段,主要集中在枯水期,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和城镇生活的点污染源.氨氮主要的陆域排放源是银川市和石嘴山市。氨氮点污染源排放显著地影响着黄河宁夏段枯水期水质,对丰、平水期水质影响不明显。黄河宁夏段流量大于600m^3/s时。水质在氨氮方面达到规划水质目标,小于600m^3/s时,污染源必须减量排放。排放量应视当时的流量而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我国不同省份废水减排潜力的差异,并对"十三五"规划中废水量与废水中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选用了SBM-Undesirable模型来构建废水减排潜力模型,用于研究2012~2015年间我国各省份废水减排空间。研究表明:①不同省份的废水减排潜力存在着很大差异,宁夏、新疆和江西等7个省份的减排潜力超过了1/3。②不同省份的可减排废水规模不同,河南、山东和浙江等5个省份的废水排放量减排规模较大,黑龙江、山东两省份是化学需氧量污染物减排大户,对于湖南、河南两省份的氨氮污染物减排状况应给予重点关注。③"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减少10%的目标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而废水排放总量下降的目标则较难完成。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托克托县潜水氮化物浓度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6,(8):73-76
在区域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潜水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化学需氧量(CODMn)、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6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氨氮浓度与Eh值呈负相关关系,与CODMn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结合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揭示了潜水中NH3-N,NO2-N,NO3-N的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的原因: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控制着区域潜水的氧化还原环境,由补给区到排泄区氧化还原电位呈逐渐降低趋势;受地下水所处氧化还原环境影响,东南部地下水补给区潜水中硝态氮浓度普遍较高,氨氮浓度普遍较低,向西至大黑河沿岸硝态氮浓度逐渐降低,而氨氮浓度相对升高;牧业养殖废水和废物的无序排放是局部区域地下水中氮化物含量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结构关联效应分析是系统化研究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采用系统化理论与物质流分析相结合方法,按照水要素在区域经济中流动全过程,将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水资源投入、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和污水排放等环节,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水资源环境结构关联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水要素流动全过程的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江苏省为研究区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在水资源投入阶段承载压力较大,结构关联中水资源开发严重依赖地表水;开发利用阶段水资源承载压力小,结构关联中地表水与生活用水关联度最高,地下水与农业用水关联度最高;在水污染治理阶段城镇污水投资承载压力大、城市污水处理承载压力小,工业废水投资承载压力小、工业污水处理承载压力大,结构关联中废水排放与工业废水处理关联度高、与废水治理投资关联度低;在污水排放阶段废水排放承载压力大、COD排放承载压力小,结构关联中COD和氨氮排放量均与生活污水排放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18.
梁国康  李宏祥  程溶  刘敏  刘潇 《人民长江》2012,43(12):57-60
为能清楚地掌握浦东机场范围内的排污现状并为后续污水处理和建设管理提供依据,按区域和行业对污水排放量和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机场总污水排放量为1.12万t/d,总排污口水质中化学需氧量、5 d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等4项指标均超过排放标准,其中最大污染源来自于生活污水。为此提出对策和建议:① 明确污水排放处理的责任主体;② 构建责任明确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主体;③ 驻场企业可按各自特点,对污水采取分散、集中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使驻场各单位形成共同协商、互相监督、加强约束、自我管理、稳步提高场内污水排放管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和改善明城镇水环境,以明城镇内河涌及高明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6个断面开展水环境现状调查,利用GIS技术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6项水质指标空间变异特征,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空间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明城镇河涌水质整体较差,两期水质差异显著,氨氮、总磷变异系数较高;从空间上来看,R7与其他研究单元相比水质较差,部分水质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存在正空间自相关性;丰水期植被、耕地和水域等地类与水质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农田径流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可能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枯水期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质的相关性规律不明显,河涌水质较差可能是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农业面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论文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2003-2017年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弹性系数理论评价典型污染物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山东省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工业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排放量的EKC曲线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的EKC曲线呈明显的倒"U"型,研究时段内,工业废水排放量已过峰值,其后随人均GDP的增长而降低。生活废水及生活COD、氨氮的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上涨。此外,在废水排放量的控制效果及污染物的治理效果方面工业均优于生活。由此可见,山东省的工业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协调,生活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仍未实现协调发展;生活污染物排放已逐渐成为山东省流域内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对未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和水生态安全可能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