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玉红 《上海包装》2023,(10):114-1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安阳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标建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旅游与投资,但由于传统的宣传方式和不完善的传播策略,安阳市的地标与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概述了地标与城市形象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分析了安阳市地标与城市形象的传播现状,提出了安阳市地标与城市形象传播策略,以期更好地传播安阳市的地标与城市形象,提升安阳市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城市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方法从符号语构视角对攀枝花城市形象进行探析,通过城市文脉分析、实践创作和借鉴学习,探索出了"遵循城市文脉的内在关系、切合城市的发展主题与语境、注意城市多元文化的承前启后"等语构方法。结论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核心与灵魂,城市形象的塑造应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然而,城市文化通常是以多元化形式存在,并代表着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主题与方向,因此在塑造城市形象时,应按照语构学规则对城市形象多元文化进行符号语构,以塑造能承载更为复杂、完整语义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市形象传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将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软实力,使其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方法以恩施为例,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音视频口述史,建立数字化图形数据库、虚拟工艺流程和演示场景以及数字虚拟博物馆。结论文化是城市竞争的软实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城市的文化基因,也是城市形象的文化符号,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结合城市形象展开有效传播,不仅可以宣传城市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城市的品牌塑造,也有利于城市文脉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边坤 《包装工程》2020,41(18):339-343
目的 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地区独有的特色文化,记录着内蒙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信仰。研究草原文化的内涵与要素,分析将其运用在城市形象上的途径及方法,为特色城市形象的构建提供建设依据。方法 通过对宗教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的分析,探寻草原文化所蕴涵的要素和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崇拜、英雄崇拜以及建筑文化下的物象符号、蒙古族图案等方面阐述草原文化符号的类型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方法。结论 草原文化既是地域特色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传达媒介,也是城市内在精神形象的魂之所在,研究草原文化在城市形象中的应用,有助于继承和发扬草原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内蒙古地区城市形象的建设与城市文脉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设计中的交互性、要加强园林景观与城市建筑环境相融合、注重文化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深度融入,以及通过一定的创作手法对城市园林景观艺术风貌的创新性体现等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指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更应该肩负起传承文化和塑造城市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叶子戎  周艳  孟刚 《包装工程》2022,43(20):441-448
目的 对城市更新、城市文本进行研究,挖掘民国时期美术字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归纳适用于未来城市形象发展的设计路径。方法 以城市形象更新和民国美术字两个视角为基础,以南京地区为主要案例,比较分析美术字在城市中的应用层面和创新模式,对民国时期美术字在城市形象各媒介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得出民国时期美术字相关因素在城市形象更新设计中的价值以及其在复兴地域文化中的作用。结论 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特色已逐渐被信息化大潮淹没,并出现了文脉断裂、空间失序等一系列问题。民国时期出现的“美术字”既融合了中国书法艺术,又汲取了西方的设计元素,是维护和发展城市特色,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铁内的新媒体艺术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恒 《包装工程》2019,40(4):84-87
目的研究新媒体艺术在地铁里的作用,使新媒体艺术呈现出来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好地传达各种文化信息,使观者更容易接受。方法分析新媒体艺术的光线、声响、图片、影像等表现方式和特征,以及不同空间位置采用不同色彩、材质和设计,使新媒体艺术和地铁的空间相结合,使地铁空间形成相互统一、融合,既协调又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结论新媒体艺术能加强地铁里的艺术气息和文化氛围,突显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展示城市风采和地域文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新媒体艺术推广城市文化,对于正在建设和规划的地铁,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戴山山 《包装工程》2021,42(4):303-307, 311
目的 研究国内外城市国际形象设计与传播经验及案例,结合我国城市形象设计与传播实践,为我国城市国际形象设计与传播提供科学、系统的方案.方法 在分析我国城市国际形象设计与传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经验的归纳,结合CIS理论,总结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结论 我国城市国际形象设计与传播需要从顶层设计、视觉形象、传播渠道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建立国际传播语境中的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在顶层设计层面,通过城市理念识别,形成城市品牌的核心精神、理念,城市意象作为城市理念识别的载体.在视觉形象层面,设计完整的城市视觉识别体系、国际化视觉元素.在传播渠道层面,通过国际事件营销以及多元国际传播渠道向公众传递城市的核心理念及积极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一个集经济、文化、人文、景观、风情等为一体的巨大综合体。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变革、整合城市功能尤其是重塑城市形象迫在眉睫,这就使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城市公共艺术延展湖南“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在缔造城市景观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它也是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公共艺术通过雕塑、壁画等有形物质载体,彰显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品位,是城市景观设计诸多元素之一,其作用不仅足美化和装饰环境景观,它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其它形式要素不能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总结公共艺术装置数字化的拓展方式,将艺术装置的设计与江南传统园林意象相结合,以期为城市中艺术装置的展陈与应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以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作为设计背景,从空间构想、内容设计、多媒体设计三个角度入手,通过对“数字艺术装置”的设计应用,将传统文化、现代技术和艺术装置的创意结合,为拓展城市艺术装置的体验性提供更多技术路径。以江南传统园林意象作为设计符号的切入点,地域性的历史街区为背景,尝试探索一种新的理念和形式,用数字化的方式重新解构传统文化的符号表达,力求为历史旅游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地域传统文化输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化价值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蒲江 《包装工程》2011,32(16):144-146
从城市与公共艺术的相互关系入手,明确公共艺术存在的物质条件和城市文化对公共艺术的影响。分别就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自觉和构建等方面阐释,进而实现城市带给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公共艺术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文化导向型的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以中国城市标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城市标识系统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启示,分析了城市标识系统的基础、内涵,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形成过程,论述了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城市标识系统在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和城市内涵中的作用,进而分析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因子进行再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支持地域识别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方法,以辅助构建独特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并以西部特色城市——西安为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设计艺术方面对民族特色、本土化的要求也日渐突出,指出探寻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的设计语言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天津历史悠久,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探讨现代设计艺术与本土设计艺术有机结合,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及其与西方文化在设计领域的交融,对天津的设计艺术繁荣发展、走向世界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时代美学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慧娟 《包装工程》2013,34(12):102-104,118
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角度出发,分析了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形成得益于传统思想的解放;进一步分析了19 世纪末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绘画和审美的冲击,指出月份牌广告画作为我国早期广告画的成功与不足;进而论述了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形成、鼎盛、衰败的原因和发展历程;最后得出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的时代美学价值、地域价值,以期对今天的商业设计工作者及民俗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汪俐 《湖南包装》2020,(2):110-114
家训是传统文化艺术实现社会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作为家训的典型之作,《颜氏家训》是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家训专著,历朝历代均多次刊刻,给社会带来极大影响,在推动传统儒家文化与艺术社会化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颜氏家训》传播传统儒家文化的路径,首先在于颜氏家族家学家风的不断传承,将影响扩大到了士大夫整体阶层;士大夫出于治家训子的需要,又对其进行了大力的宣扬与推广,对其中儒家文化在民间的普及与传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使传统文化艺术下行到百姓"日用常行处",则是由于作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对后世各色家训造成了行文结构、思想设置等方面的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晨 《包装工程》2013,34(16):9-12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角度解读世园会视觉图案艺术形式及创新应用,并以2013 年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的城市旅游文化艺术作品为形式载体,分析了沿海城市艺术图案的文化内涵及逻辑,论述了城市的本土文化及开放的海洋文化是视觉图案样式创新开发及当代设计利用的重要文化根基,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城市视觉图案艺术研究对构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立成  尹夏清 《包装工程》2020,41(18):378-383
目的 中国是世界上彩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彩陶历史悠久,形成了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圈,研究史前彩陶的艺术形式,彩陶艺术的审美意象,构建彩陶文化的设计学研究基本体系。方法 以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为基础,运用设计学中的设计思维、考古学中的类型学、社会学中的实验研究和历史学中的文献分析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史前彩陶造物设计的艺术形式和彩陶艺术所体现的审美意象。结论 史前彩陶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史前彩陶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彩陶艺术形式由造型和纹饰两部分构成,彩陶艺术的审美意象由象形纹饰的形象创造和几何纹饰的构图韵律所体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社会组织、生活形态及人文面貌,呈现出中华民族的早期意识精神。  相似文献   

18.
林永莲 《包装工程》2012,33(16):143-146
分析了天津市作为国家级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会展经济时的区位优势,并结合当今会展业发展的趋势,论述了文化创新性对提升会展品牌价值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发展会展文化与加强城市文化形象的宣传力度和培养文化创新型的会展服务人才队伍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发展会展文化必须利用创新性思维,运用地缘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地域文化优势等特征进行统一合理布局,进而加快会展文化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城市会展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