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结晶釉在日用陶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列举了结晶釉在日用陶瓷装饰的应用情况,针对有些厂家在应用结晶釉方面的若干不正确做法,提出了结晶釉应采用专用窑炉煅烧、不同的结晶釉制品应采用不同的烧成工艺和结晶釉制品应以综合装饰为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翟新岗 《佛山陶瓷》2008,18(1):25-26
本文应用高温透明釉为基础釉,在釉中加入3%的Co-Si宝蓝色料,然后运用单一因素法,分别向基础釉中添加不同种类的化工原料和矿物,通过对比釉烧后各试片的色度值,分析讨论了不同氧化物对宝蓝色料在釉中发色的影响,最终得出了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3.
陶瓷装饰用裂纹效果金属光泽釉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新岗 《陶瓷》2007,(2):31-32,38
应用FEERRO公司的成品釉并通过大量试验,获得了一种带裂纹效果的金色金属光泽釉,特别适合陶瓷装饰使用。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烧成制度等因素对金属光泽釉外观效果的影响;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在内墙砖、白云瓷等产品中也成功得到应用;还研究了外加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钴等对该金属光泽釉外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蒋鸿辉  王平  饶先发 《陶瓷》2007,(3):40-42,50
鉴于江西于都发现天然黄绿色琉璃釉资源,从资源概况、琉璃釉工艺特征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对其成釉机理做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5.
陶瓷面砖釉与施釉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刘翮天 《陶瓷研究》1997,12(1):33-36
本文追溯了陶瓷面砖釉与施釉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多种施釉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应用,并阐述了面砖釉和施釉技术的市场趋势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磷/硼自生分相乳浊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营  杨海波  王芬 《陶瓷》2007,(2):28-30
分别概述了含磷与硼的自生分相乳浊釉的乳浊机理,简要介绍了自生分相乳浊釉的研究进展.并对分相乳浊釉良好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于志和 《河北陶瓷》1997,25(3):33-36,40
毛孔釉疤是陶瓷生产中常见的主要缺陷之一,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本文针对其产生原因做了深入分析,提出“釉坯的坯釉分离是产生毛孔轴疤的根本原因”这一新观点,对其形成过程做了细致的描述,认为毛孔、釉疤、水泡边,薄坯泡是同一类缺陷,并提供了克服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钒的应用,阐述了金光釉和凹釉的形成机理,并说明了其在陶瓷釉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蒋优才 《陶瓷研究》1998,13(1):28-31
本文通过钒的应用,阐述了金光釉和凹釉的形成机理,并说明了其在陶瓷釉中所起的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问:在石湾传统陶瓷工艺中,有一种俗称叫“古铜釉”的全釉属,多用于雕塑、器皿的装饰,请问这种金属釉与目前仿古砖应用的金属釉有何不同,能否应用于建筑陶瓷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对铅-锌-锰系中温析晶虹彩釉的形成机理、形成条件以及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寻找到最佳的釉料配方组成及工艺制度。釉料配方、釉料细度、釉层厚度、烧成制度等是决定虹彩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观察试样釉层的显微结构,发现虹彩釉在成釉过程中釉层表面析出了针状的黑锰矿晶体。  相似文献   

12.
以粉煤灰为基体材料,铝粉为相变介质,采用混合烧结法制备直径为15 mm的球形高温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利用浸釉法,采用四种烧结制度制备低温黑釉表面涂层,通过渗水率及微观表征评价其防水性能。研究表明,釉层烧结温度及釉浆浓度对釉层性能有显著影响。在釉层烧结温度为950 ℃的条件下,釉浆体积浓度高于90%时,由于坯釉之间膨胀系数差异过大,以及有机分解产物在釉粉末熔融前尚未完全释放而导致釉层龟裂和焦化;当体积浓度大于80%而小于90%时,釉层表面致密度增加,防水性能增强,但存在流釉现象。烧结温度为870 ℃及810 ℃,釉浆体积浓度为85%~95%时,釉面光泽度好且流釉减少,防水性能增强。烧结温度为750 ℃时,因温度过低使釉层间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导致釉面针孔增多,防水性能下降。对比四种烧结制度下釉层性能,当釉层的最高烧结温度为810 ℃,浆料体积浓度为88%~92%时,涂层致密度高,与球形相变材料表面之间密着性好,防水性能突出,实验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翟新岗 《江苏陶瓷》2007,40(5):14-16
使用无铅熔块釉为基础釉,通过在釉中添加CuO等多种金属氧化物,经试验成功试制出一次施釉的不含铅的铜蓝色花釉,同时分析了影响该无铅铜蓝花釉呈色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釉面针孔、橘釉和釉面凹坑是陶瓷釉面吸污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通过调整釉料配方,减少制品在烧结过程中气体的产生、调整釉的始熔温度、高温粘度和表面张力,可制得具良好抗脏污能力的陶瓷制品。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制备成本,有效利用工业废弃物,以赤泥作为氧化铁主要来源,在1120℃左右烧成,制备出了较为理想的低温红油滴釉。探讨了釉组成中ZnO、B2 O3、CaO、MgO、Fe2 O3、Al2 O3等氧化物含量对釉面光泽度、油滴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温油滴釉的形成主要基于釉的分相;B2 O3、ZnO的引入不仅可促使釉分相,并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增加基础相的透明度,从而得到光泽度良好的低温油滴釉;调整CaO、Al2 O3等的含量可以控制分相的产生及分相的结构;Fe2 O3会富集在油滴状的微相中;ZnO、MgO对油滴釉的颜色有较大影响,增加Zn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黑色变为棕红色,增加Mg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棕色变为黑色。研究了釉层厚度对油滴形成的影响,釉层厚度为1~1.5 mm时形成的油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laze penetration was developed and the effect of glaze penetration on glaze fit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wenty-four fluxes on penetration of a base glaze into semivitreous, hotel china, terra cotta, cordierite, pyrophyllite, wall tile, and steatite bodi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glaze penetration affects glaze fit and that penetration varies greatly, depending on glaze composit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body.  相似文献   

17.
王世忠 《玻璃》2012,39(6):25-29
在《玻璃》2011年第7期《低辐射玻璃的概念与应用问题的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Low-E玻璃的辐射系数对Low-E中空玻璃、Low-E充气中空玻璃和Low-E真空玻璃的隔热保温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有关计算结果,说明了Low-E中空玻璃的中间层厚度不应小于6mm。采用辐射系数E=0.25、中间层6mm的Low-E玻璃,可以满足北京地区建筑节能65%的要求。充填氩气等低导热气体取代空气,中空玻璃的保温性能有所提高。Low-E玻璃的辐射系数对Low-E真空玻璃传热系数的影响更大,真空玻璃虽然厚度比中空玻璃小很多,但传热系数更小,建筑节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凌春平 《陶瓷研究》1999,14(4):20-23
介绍了阴阳釉的制备方法和施釉工艺。其工艺基础为底釉、面釉分别制备,三次施釉,一次烧成其装饰拈民桃花片轴相似。  相似文献   

19.
铜红釉是以含铜物质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的红色釉,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色格局。铜红釉在不同时代根据当时的技术发展出了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钧红、祭红、郞窑红等。本文根据铜红釉在各个时代不同的技术梳理其发展脉络,并对其特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德化陶瓷工业常用原料,采用正交与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釉料配方中黑泥、瓷石、长石、锆英粉的量以及釉层厚度、保温时间、烧成温度、干燥方法等因素对釉面流纹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釉料配方及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釉料组成是影响流纹釉效果的内在因素。当面釉中黑泥加入量为8%时,可使釉面在干燥时开裂;瓷石加入量为61%时,会具有合适的高温粘度,决定了流纹釉的产生;烧成制度与制备工艺对釉面效果起到调整作用。当烧成温度为1250℃、保温10 min,底釉厚0.4 mm—0.5 mm、面釉厚0.8 mm—1.0 mm的条件下,制备的试样釉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