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数据中心网络在当今的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对新应用和技术进行更容易地配置、管理和升级,将能增加数据中心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支出的效率。但数据中心移植到新的方案,比如刀片服务器、基于以太网的光纤信道、10G以太网、虚拟化和高性能计算,都将给网络物理层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使是新布线的网络,也很容易因此而变得过时。  相似文献   

2.
虚拟化、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已成为当今数据中心建设的主流技术方案。此文结合同煤集团数据中心建设,探讨了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包括网络架构、统一计算、存储系统和云管理平台,并对安全体系和应用及数据迁移进行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概念、支撑技术、优势特点及性能等,并结合服务器虚拟化项Ft对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案进行分析,为需要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进行数据中心改造的企业提供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强 《硅谷》2013,(16):3-3,2
数据中心正在朝着整合-虚拟化-云计算-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数据中心的这些发展,给数据中心的技术(包括功率密度与网络)带来诸多的挑战。对于网络而言,由于业务的急速扩张,传统底层寄出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已满足不了当前的业务需求。导致系统可靠性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和性能变差、难于灵活变迁和扩展。因此探讨从本质上改变固有思路,引进云计算来构思新的IT基础架构,通过对固有数据中心常规以太网的技术更新,利用以太网来构建数据中心网络。  相似文献   

5.
聂晶 《硅谷》2014,(24):106-108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不仅能提高服务器资源和应用的效率和可用性,还可以节省硬件投入总成本。本文在服务器虚拟化中硬件成本、能源成本、软件成本和人力维护成本四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高校数据中心实施服务器虚拟化为例,在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能源、员工、宕机恢复等方面的成本进行验证研究总结,提出了企业和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实施服务器虚拟化进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潘成灿 《硅谷》2011,(15):134-134
随着数据业务迅速发展,传送网络不仅要能够提供适应这种发展的海量带宽,更重要的是要求传送网络可以进行快速灵活的业务调度,完善便捷的网络维护管理,以适应业务的需求。OTN技术就是能满足这些需求的传送网络之一。主要介绍OTN传输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7.
林聪敏 《硅谷》2014,(24):35-36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云计算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支持云计算的数据中心业务需求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张,传统的网络架构逐渐不适应这种变化。为了在云计算环境下,更加高效、便捷的进行数据交换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云计算的TRILL大二层网络技术以及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传统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数据中心演进过程中的物理资源与虚拟资源管理的差异性问题,本文对虚拟化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异构虚拟化平台统一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为云管理平台的研究以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新基建核心业务范畴的数据中心的冷却节能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主要针对数据中心冷却节能发展趋势,从可再生能源"干空气能"在数据中心冷却方面的应用,以及多种绿色、高效、适用的冷却技术在数据中心的结合应用,从技术原理、技术优势、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莲 《中国科技博览》2012,(15):242-242
现在信息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也逐渐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企业应用更是迅速转向数字化和信息化。金融与财务信息是企业数字化技术中重要的内容,在数据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庞大的服务器需求与利用率存在矛盾的关系。以数据中心构架为基础的成本控制方面,虚拟化技术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利用效率,能偶降低企业区域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改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当前主流数据中心计算节点的操作系统(OS)Linux存在的问题,而且从数据中心应用对操作系统的需求出发,对当前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的研究进行了论述。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在增强数据中心操作系统性能、隔离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操作系统架构研究和操作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讨论了当前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研究面临的挑战。深刻指出,操作系统在数据中心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有效优化现有操作系统,增强数据中心操作系统性能及可扩展性,有效利用现有硬件和提高大数据应用性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 数据中心的特点 企业正面临着对其基础设施高带宽以及高灵活性不断增加的需求,以便支持例如存储区域网络、网络附加存储以及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尤其是数据中心,它们是高性能网联的重要应用。组织机构通过建立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服务器主机、数据存储以及安全的业务备份。这些数据中心主要用于为大量的应用服务器及存储装置提供安全性和可靠的环境。这些安装的主要特点是运作的极度可靠性,数据中心必须配备高质量的布线解决方案,以便实现高密度以及便捷的使用和配置。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气象信息化的发展,大量的气象业务系统逐步投入业务运行,西藏全区气象部门各种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服务器和存储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按照以往的系统建设方式,每安装部署一套业务应用系统的,相应的就得安装部署一套硬件设备,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完全独立。随着各种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机房里的硬件设备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运维难度不断提高,运行成本不断增加,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采用VMware虚拟化技术,构建虚拟化基础设施资源池,通过虚拟化管理平台实现基础设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化管理,能够满足当前西藏气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杨春峰 《硅谷》2013,(10):12-13,25
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更适合多业务的承载和交换,满足灵活的组网调度和多业务传送,可以提供网络保护功能。PTN技术特点决定他能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能提供更多的与现网的接口。本文阐述了PTN技术的发展和PTN组网原则以及PTN网络规划思路和PTN发展趋势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业务融合、网络融合的背景下,随着虚拟化、云服务等技术的应用,在企业客户加强内外部沟通提高生产力、提升服务价值、降低运营成本的需求助力下,企业通信方案注重随时随地地对内对外沟通,同时与网络技术、各种应用进行不同程度的集成。拥有较多商旅移动客户端的某企业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是个典型的案例,可供工程设计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广龙 《硅谷》2012,(15):32-33
伴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网络技术的影响逐步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正在广泛应用,为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各种概念和产品不断的涌现,为当前计算机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竞争条件和发展动力。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计算机领域中呈现百花齐放局面,在互联网技术中应用的更是普遍。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主要的运行平台,在发展中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相连。就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在互联网技术中的应用措施做一浅谈,提出在业务系统开发中的运营状况和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作为支持信息化应用的核心物理平台,数据中心的建设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对信息化需求较大的用户,如政务机关、金融行业、大型企业等,在投入大量资金使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的同时,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数据信息的存储、整合、网络传输等基本结构的高标准要求,更将目光锁定于数据中心的维护,以更好发挥其高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8.
邵伟  马恩明 《硅谷》2013,(14):152-153
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伴随着网络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及内容逐渐扩大,互联网的存储成本不断降低,使用网络的人数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数据信息产生,传统的IT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已经难以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与计算。相应的,传统数据中心也难以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在新商业模式的驱动以及社会对海量数据的强烈需求之下,云计算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对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新型的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架构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移动通信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新业务需求的复杂,多变,多种业务的结合和交织更要求能有一套灵活的支撑系统。基于移动软交换网络以其建网成本低,易升级,便于加快新业务和新应用的开发,生成和部署,快速实现低成本广域业务覆盖,推进话音和数据的融合等优点,使其成为下一代网络技术的核心。本文通过介绍了软交换的定义以及其主要功能,主要分析了软交换的优势及其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很多企业已经通过各种系统拥有了大量的数据资产,如何对它们进行更好地运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使业务不断增长,成了众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数据中心将是针对这类问题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核心,设备、服务及应用的集成使得企业网络真正成熟和高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