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大气气溶胶的一部分,由于其粒径小以及可为毒性物质提供载体,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细颗粒物PM2.5的物理化学特征与分析方法、健康效应、来源解析、及其对能见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TSI 8520 DUSTTRAK Aerosol Monitor和TSI 8554 Q-TRAK IAQ Monitor即时采集部分区域环境大气中PM10、PM2.5、PM1.0质量浓度和CO2、CO体积含量,并对颗粒物粒度分布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上海市各区域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环境气溶胶PM10中PM2.5质量百分比为87.28%~96.82%,公交车和主要道路旁的微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微细颗粒是SRAS病毒的载体,减少SRAS交叉感染首要任务是应提高公众场合针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净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实用性,通过获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上海市松江区环境保护局的相关数据,针对松江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对细颗粒物(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浓度(质量浓度,全文同)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最优回归模型,并进行了精度检验,同时对未来PM2.5浓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不同梯度大气颗粒物碳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浓度水平与梯度变化,于2013年7月采集了石家庄市不同梯度大气颗粒物PM2.5,PM10和TSP样品,采用重量法测定颗粒物浓度,采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颗粒物中的EC(元素碳)和OC(有机碳)的浓度,并采用相关分析及丰度分析探讨石家庄市不同梯度碳气溶胶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中EC和OC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中,不同梯度颗粒物中OC和EC相关性较好,说明OC与EC的来源相似;不同梯度的ρ(OC)/ρ(EC)大部分超过2.0,表明石家庄市空气中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从颗粒物中8个碳组分丰度初步判断石家庄市颗粒物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汽车尾气及道路扬尘.  相似文献   

5.
一叶: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新名词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比如PM10、PM2.5等。如果不是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或是后面加了个数据,我对这个PM的理解就是"下午"的意思。张:环境保护范畴内的PM是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缩写,PM10就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2.5就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前者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后者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城市空气污染现状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方法以某市为研究区域,市城区以及邻县的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采暖季、风沙季、非采暖季每个季度连续6天对TSP、PM小PM2.5,样品进行有效同步采集,对该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市空气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2.5,的污染最为严重,PM2.5,最大超标倍数为3.6倍.结论该市大气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特征为采暖李质量浓度〉风沙季质量浓度〉非采暖季质量浓度,TSP、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风速呈现负相关性,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湿度呈现正相关性,TSP质量浓度与湿度呈现负相关性,能见度与三个粒径的颗粒物浓度均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识别武汉市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季节特征,比较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年份源解析的变化,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和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城区共采集240份样品,对其PM2.5及重金属元素(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Sr、Cd、Cs、Ce、Pb)的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M2.5的质量浓度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浓度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低。采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对武汉市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两段采样时期(2016年4月-2017年4月和2019年1月-2019年9月)均识别了5个相同的因子,分别是化石燃料燃烧、金属生产、土壤粉尘、道路扬尘和生物质燃烧,对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19.7%、20.0%、19.3%、20.2%、20.7%和19.0%、20.9%、13.5%、20.5%、26.1%。由此可见,部分因子的贡献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生物质燃烧的贡献率显著上升,而土壤粉尘的贡献率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灰霾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济南市蓝翔技校、泉城广场、建筑大学和跑马岭4个点位SO2、NO2、PM10 、PM2.5、PM1和O3等的监测,数据,研究了济南市灰霾期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灰霾天气下,各类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PM2.5、PM1较其它大气污染物浓度增幅较大,济南市PM2.5占PM10的60.3%,PM1占PM2.5的65.7%,说明济南市大气细粒子对灰霾的贡献率最大.典型灰霾天气下,大气颗粒物污染呈现出“南部山区好于城区、城区好于城乡接合部”的分布特征.市区VOCs与PM10、PM2.5、SO2、NO2均呈显著正相关,而O3与SO2、NO2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光化学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缙云山风景区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风景区大气颗粒物(PM2.5、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选择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7年缙云山监测站点环境空气质量逐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大气颗粒物浓度年变化规律,逐月分时变化规律,周末、节假日、旅游节庆等旅游高峰期及前后变化规律,探究城市居民、景区游客对环城山岳型风景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缙云山空气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2)缙云山风景区作为典型的环城山岳型风景区,风景区与城区基本形成了"景城一体"的关系;3)缙云山风景区大气颗粒物变化存在明显的"假日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景区引导旅客游览以及管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银川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银川市环境空气中PM_(10)和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冬季燃煤采暖锅炉排放源的影响,PM_(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在采暖期远高于非采暖期;PM_(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月份、区域变化特征;PM_(10)和PM2.5的逐日变化趋势较一致;全市PM2.5与PM_(10)的比值为47.3%,小于50%,表明银川市细颗粒物污染程度较轻,但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TSP,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家庄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于2013年2月采集TSP,PM10,PM2.5样品,用重量法分析其质量浓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来衡量,石家庄市冬季大气颗粒物TSP,PM10和PM2.5的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7.9%,82.9%和81.6%;超标倍数分别为1.28,1.86和2.24倍,超标情况严重;TSP与PM10和PM10与PM2.5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 9和0.760 4,相关性较好;ρ(PM10)/ρ (TSP)平均值为0.74,ρ(PM2.5)/ρ(PM10)平均值为0.61,表明PM10和PM2.5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采暖期大气中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北京市2003年11月至12月间供暖期中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状况作了较详细的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的这段时间,其PM10和PM2.5质量浓度因日因月而异,其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253.1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996)1.9倍,PM2.5的变化幅度在8.9-276.2μg/m3之间,其平均值为145.2μg/m3,超过1999-2000年监测数值38.4%;其污染源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在供暖期间,温度、湿度和风速对PM10和PM2.5的累积和消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全国31个城市,对空气中细颗粒物(PM 2.5)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处理自变量之间存在的共线性,选用主成分回归。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将原自变量的主成分代替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出造成空气中细颗粒物(PM 2.5)浓度上升的因素分为两方面,直接因素中二氧化氮浓度和间接因素中汽车数量。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2015年将重点治理大气雾霾据《关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报告》,抓好大气雾霾治理、推进交通治堵、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成为北京2015年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关键。届时,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要下降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要下降2.5%左右。同时,完成百万亩平原造林收尾任务,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  相似文献   

15.
严重雾霾期大气PM2.5和PM10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雾霾期大气PM2.5和PM10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采集东北某市2013年10月20~31日发生严重雾霾期间大气PM2.5和PM10样品,分析颗粒物样品中9种水溶性离子(F-、Cl-、NO3-、SO42-、Na+、NH4+、K+、Mg2+和Ca2+)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各水溶性离子均表现为夜间质量浓度大于日间质量浓度,其在雾霾期PM2.5中的昼、夜质量浓度比为1.68;NO3-、SO42-、NH4+等3种离子质量浓度较高,雾霾期PM2.5中质量分数分别为11.03%、8.3%和7.39%,PM10中也有类似结果.K+和Ca2+在PM2.5和PM10中,雾霾期和非雾霾期质量分数变化不大.根据各离子比值,可以判定雾霾期固定源对颗粒物污染的贡献更大,说明雾霾期城市气象因素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影响较大.对比2009年10、11月水溶性离子数据发现移动源污染贡献在增加.  相似文献   

16.
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对某南方城市的城郊区域大气中PM2.5和PM10进行同步采样,研究PM2.5和PM10中总铝和4种形态铝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PM2.5、PM10中总铝的季节分布与PM2.5、PM10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相似,冬春秋夏; PM2.5中Al的分布表明颗粒铝来源不限于土壤扬尘贡献; PM2.5及PM10中4种形态铝占提取铝的比值呈w(Al(OH)03)w(Al3+)w(Al-HA)(腐殖酸铝)w(羟基态铝)的规律; PM2.5、PM10中Al3+和羟基态铝2种致毒形态铝占提取铝的比值分别为21%、28%,比值差异不大;致毒形态铝在细颗粒和粗颗粒中的富集程度相当;成人PM2.5中铝日均暴露质量浓度为212 ng·m-3,铝慢性非致癌健康风险系数为0.042 4,颗粒铝经呼吸进入成人体内的健康风险尚小。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10、PM2.5、PM1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3种天气时颗粒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关性,分析了颗粒物浓度与环境温湿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中细颗粒(PM 2.5)占可吸入颗粒(PM 10)浓度比例分别达65%和87%以上;无明显室内源时,I/O比值小于1且随粒径减小而减小;室内外颗粒浓度相关性与粒径大小有关系,PM1、PM2.5的浓度相关性大于PM10.研究还表明,颗粒物浓度的关联性与天气状况有关系,多云、雨天和阴天时浓度关联性有显著差别;颗粒物的浓度受到室内外温湿度的影响,且受天气状况影响而呈现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2003年11月至12月间供暖期中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状况作了较详细的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的这段时间,其PM10和PM2.5质量浓度因日因月而异,其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253.1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996)1.9倍,PM2.5的变化幅度在8.9~276.2μg/m3之间,其平均值为145.2μg/m3,超过1999~2000年监测数值38.4%;其污染源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在供暖期间,温度、湿度和风速对PM10和PM25的累积和消散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化学特征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气颗粒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含有的重金属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各种人体机能障碍,影响身体健康.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布、化学特性、迁移转化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也讨论了颗粒物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利用AMA254测汞仪分析了淮南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汞含量,分析其分布的季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PM2.5颗粒物中汞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体积浓度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相关性分析中表明,大气中颗粒态汞主要富集在PM2.5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