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管径非连续变化的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的优化设计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方法。在对某区域供冷系统二次管网工程实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传统设计与优化设计方法下二次管网经济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权衡二次管网的初投资与二次泵的运行费用,使得二次管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经济性较优;相对于经济流速分别取0.8,1.8,2.5m/s时假设流速法的计算结果,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可分别节省寿命周期费用14.3%,16.2%,39.9%。  相似文献   

2.
王梅杰  常晨阳 《建筑科学》2014,(4):45-46,49
本文提出了1种适用于变流量运行方式下的枝状供热管网的管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以管网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最佳设计负荷或流量的确定方法。实例验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管网管径优化设计的管网总费用比先前设计管网的总费用节省5.6%,相对于原工程设计管网的总费用节省12.2%。  相似文献   

3.
结合供热管网现代优化算法和确定管径的传统方法,提出了一种管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水力计算确定几种可行的管径布置方案,然后根据全寿命周期内管网成本最低确定最优方案。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省去了编程的麻烦,克服了传统管径选取的盲目性,达到了更加节能和便于实际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污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污水管网的优化设计,采用了图论中树形结构的理论来描述污水管网,提出用三叉树的形式来处理污水管网的网络结构,把管段当作树的节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树的遍历中的后序法(即节点递归算法)进行水力计算,在优化计算时采取了枚举标准管径法来选取管径,可以提高运算速度;在优化程序中寻求造价最低、最优的同时考虑了管道费用和泵站费用.采用Delphi语言编制了污水管网优化程序,并且用天津某一小区的污水管网对此程序进行了实例考核.其优化设计思路可推广到雨水管道.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大型供冷/热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管网年折算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年折算费用与管径的单变量非线性函数关系,采用微分法分段求出各管段的优化管径。结合案例,分别采用假定流速法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水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方法比传统设计方法管径有所放大,但水泵运行能耗降低39.5%,冷/热量损失减少11.2%,管网的年折算费用节省10.1%,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础热源与分布热源联合运行的两种模式,分别以年运行费用和寿命周期内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联合运行的经济模型。以哈尔滨某集中供热系统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热源+分布热源"联合供热系统比单热源供热系统更节省年运行费用,若从动态经济性考虑,节省的寿命周期内费用年值更为可观。分别以年运行费用最小和寿命周期内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出的最佳基础热源容量系数为0.70~0.75和0.60~0.65。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遗传算法的介绍,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区域供冷供热管网优化设计中,提出求解优化管径的思路,以管网年折算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增强了管网设计的经济性,管径直接取工程中实际使用的离散管径,使求解出来的优化管径组合不需要按标准管径调整。  相似文献   

8.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体系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的重要方法。以南京地铁1号线建设项目为依托,提出二维费用结构矩阵和费用映射模型构成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结构体系。运用此方法,可以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全过程的费用情况;可以在不同的层次组织汇总项目费用信息,对项目费用进行分层次分析与控制;可以在项目不同阶段对任意层次的费用控制单元的费用要素进行管理,实现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冯小平  龙惟定 《建筑科学》2012,(Z2):242-245
以管网投资、运行、折旧和维护费用年折算费用作为目标函数,管网的流量平衡和压力平衡、用户要求流量、流速、管径,管网投入运行后的水力稳定性系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区域供冷却水系统管网全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应用遗传算法进行管网优化设计的运行机理,并对约束条件的处理和评价函数的建立进行了分析;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某区域供冷却水系统管网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分析了水力稳定性系数对系统经济性和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和常规方法相比能够达到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供水管网优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沐 《山西建筑》2009,35(23):200-201
简述供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建模和优化算法,重点介绍了供水管网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及遗传算法用于供水管网的最优化理论,并针对该方法用于供水管网优化设计的缺点,提出了模拟退火遗传算法求解给水管网管径优化解的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用遗传算法求解,对变频泵供水方式下环状给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求得管网年费用最小情况下管段管径、扬程和设计秒流量。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可节省投资,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2.
曾光  赵华  王芃 《建筑节能》2007,35(6):22-25,43
提出了一种逐次逼近算法,以离散的管径作为决策变量,选定年折算费用作为优化目标函数,考虑水力约束条件,对枝状管网进行优化设计.理论分析和实例结果表明了这种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是基于工程经济学和价值工程理论,应用系统思想对建设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回顾了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综述了全寿命周期费用应用领域、分析步骤、费用分解结构及费用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排水管网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有管线的平面布置优化和管线布置给定情况下管径-埋深的优化。文章介绍在地势变化不大的平坦地区对排水管网进行管径-埋深优化的过程中引入FLUENT软件,模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通过观察流体的流速和压力变化验证不同管径下流体是否能正常通过管道,并筛选出最优的管径集合。最后通过广安市武胜县某工业园区排水管网设计项目进行验证该方法具有减少工程造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地热供热系统的特点,采用能源中心+末端换热站供热模式,中深层地热承担基本热负荷,天然气锅炉承担调峰热负荷。基于费用年值法,建立了以年运行费用和全寿命周期内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的模型。以西安市某新区为例,分析了不同调峰热负荷系数下的能耗、初投资及年运行费用。结果表明,最佳调峰热负荷系数为0.25。  相似文献   

16.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酒店建筑的地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费用年值法,从系统初投资、空调运行费用及制备生活热水费用三方面对不同方案的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经济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地源热泵相比,热回收型地源热泵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效益优势明显,其中,50%的热回收型地源热泵系统动态费用年值最小,最为经济,节能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污水管网设计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管网费用模型,通过管径优化、坡度优化和管材选择对污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计算工程投资费用,寻求工程投资较优方案。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对陕北某县城污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提出的优化模型基于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版),使结构寿命周期费用最小。首先决策出最优设防烈度,然后进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结构各级破坏的概率可根据场地基本烈度和结构设防烈度直接查表得出,编写的程序极大地简化了优化设计的方法和计算过程。模型可以与现行设计规范相结合,优化方法极其实用和简便。  相似文献   

19.
在城镇较大规模给水管网设计中,经常出现管段管径较大、流速较低、设计方案不经济等问题。针对城镇给水管网优化问题,利用MATLAB和EPANET软件建立了基于管网经济费用和冗余度的多目标管网优化设计模型。实例研究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多个目标函数添加惩罚项,求解得到一系列Pareto最优解集,使优化模型的求解收敛速度更快。结果可为设计决策者提供多套不同的选择方案,管径组合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切于实际。模型利用NSGA-Ⅱ成功解决了较大规模真实给水管网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主要是解决已定平面布置方案下,排水管径、埋深及提升泵站的优化设计以及排水管网平面布置方案的优化研究。介绍比较了直接优化法、间接优化法、遗传算法等优化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最后对管线布置的基本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