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存在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质,为此必须要积极探索溶剂型涂料的替代品通过利用低含量溶剂化、水性化、无溶剂化、粉末化、光固化涂料的研究与发展,不仅能够继承传统的紫外光固化技术和水性技术,而且还能够实现绿色健康环保无污染。紫外光固化技术和水性技术的结合也能够保证材料的防火性能和安全性能在涂料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以及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应对聚乙二醇为软段,同时以氢甲基丙酸作为亲水扩链剂加入到烃基之中,利用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通过封端引入碳碳双键作为双固化的功能团,实现了多步骤聚反应制备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脂、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2.
采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与聚酯二元醇为主要原料,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以乙二胺为小分子扩链剂,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可以应用于玻纤浸润剂中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考察了异氰酸根指数R、DMPA、蓖麻油及扩链剂的用量对水性聚氨酯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制备蓖麻油改性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最佳配方,并将其应用在玻纤中。  相似文献   

3.
水性聚氨酯在涂料、医学、胶黏剂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扩链剂是合成聚氨酯的一种关键原料。在扩链剂上引入某些特征基团就会对聚氨酯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亲水性扩链剂可以使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或自乳化性能。羧酸型和磺酸型亲水扩链剂是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阴离子型亲水扩链剂材料。该文简述了扩链剂的定义、作用以及亲水性扩链剂的种类,综述了羧酸型和磺酸型亲水扩链剂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高耐水性、高柔软性,高固含量等性能以及相比于羧酸型水性聚氨酯在各方面性能上的优势。文中还简述了非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和两性亲水扩链剂的研究进展,并就成本、合成路线及环保方面对亲水性扩链剂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水性聚氨酯(WPU)亲水扩链剂的种类、合成方法及其对WPU性能的影响,重点对阴离子型亲水扩链剂进行了分类和介绍。综述了国内外WPU亲水扩链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水性聚氨酯耐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聚醚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交联剂和乙二胺对水性聚氨酯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制备了耐水性好的水性聚氨酯树脂。  相似文献   

6.
《中国涂料》2016,(9):23-29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分子量1 000)生成预聚体,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作为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丁酸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加成产物为预聚体扩链剂,在水性聚氨酯侧链中引入双键基团,合成了一种可紫外光固化的水性聚氨酯。通过UV-DSC测定水性聚氨酯光固化时的热焓变化,研究侧基双键水性聚氨酯光固化工艺。结果表明,当采用复合型光引发剂Darocur1173+Irgacure2959(质量比1∶1),光引发剂用量为水性聚氨酯固含量的1%、光照温度为35℃、光照强度为8 W/cm2时,体系的光固化速率和固化程度为最优。  相似文献   

7.
用于低硬度不发泡聚氨酯凝胶涂料组合物的双组分聚氨酯树脂制备方法,多重交联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涂料,纳米颗粒改性的多异氰酸酯,水性环氧含硅聚氨酯防腐涂料的研制,水性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干燥与固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导读     
<正>近年来,由于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水性聚氨酯树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期针对"水性聚氨酯"的研制进行了重点报道,纪凤龙等的"非离子改性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的制备与性能",采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对脂肪族多异氛酸酯进行亲水改性,研究了MPEG的相对分子质量、用量和合成工艺对可水分散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异镢酸酯基团含量、黏度、水分散性及其对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性能的影响岳鑫等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结合水性技术和紫外光固化技术,在聚氨酯预聚体末端引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合成了紫外光固化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提高了涂膜的交联密度,改善了涂膜的耐水性和机械强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9.
UV固化水性聚氨酯结合了UV固化的优点和水性聚氨酯的优点,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用季戊四醇与丙烯酸直接酯化制备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单体,研究了二者不同物质的量比对物质结构的影响,得到了最佳配比;通过FTIR和1HNMR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将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作为扩链剂,在聚氨酯分子的侧基引入双键,制得高性能UV固化水性聚氨酯树脂。讨论了不同物质的量比的季戊四醇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对树脂中双键含量、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及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对研制的UV固化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了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丙烯酸-2-羟基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组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PUA),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研究改性聚氨酯涂层的光固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改性聚氨酯树脂可作为水性紫外光固化涂料,光引发剂用量为3%、活性稀释剂TMPTA30%时光固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太炎  杜郢  王哲  罗莉娟 《粘接》2012,(1):65-68
以聚酯、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等为主要原料,丙烯酸酯作为改性剂,通过对改性反应温度的时间、DMPA用量、R值、改性剂加入量和引发剂加入量的考查得出:当预聚温度和时间分别为70℃和4h,DMPA用量为5%,R值(nNCO/nOH)为1.15,单体加入量为5.7%,引发剂加入量为0.04%时,能制得外观和性能优良的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丁酸(DMPA)、顺丁烯二酸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溶性光固化聚乙烯醇缩丁醛改性聚氨酯。通过FT-IR、TGA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顺丁烯二酸酐改性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对水性丙烯酸聚氨酯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丁烯二酸酐引入到聚氨酯中,可显著提高其耐热性能,同时降低聚氨酯软硬段的微相分离。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聚醚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双羟甲基丙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为主要原料,通过丙酮法合成光固化水性聚氨酯(WPU)乳液,讨论了不同聚醚软段对光固化WPU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PTMG1000和PTMG2000制备的光固化WPU乳液具有较小的粒径和粘度,其交联后的膜具有较高储...  相似文献   

14.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制备了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温度、DMPA用量、异氰酸基团和羟基的物质的量比、PPG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乳液合成的影响,从而得出制备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较佳配方。  相似文献   

15.
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阴离子型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阳离子型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和改性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单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近年来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PET薄膜抗划伤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不同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和活性稀释剂的研究,制备了适合于PET薄膜使用的UV固化抗划伤涂料。实验显示,涂料组分的双键密度(官能度)影响涂层的各项性能如附着力、硬度、柔韧性和耐擦伤性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HIT的可UV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简单的氨酯化反应合成一种含双键的二元醇(HEA-IPDI-TMP,以下简称HIT)作为扩链剂,将其引入聚氨酯主链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UV固化水性聚氨酯。通过FTIR红外光谱证实该二元醇合成成功并引入聚氨酯主链中。测试证明UV固化后涂膜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溶剂性,较好的机械性能及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将微米级的粉煤灰(FA)用于可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的改性,以改善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能。首先用KH-550对粉煤灰进行表面改性,再通过偶联剂中—NH2基团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的反应制得表面带有—NCO基团的改性粉煤灰。原位反应制备可紫外光固化的WPU/FA复合材料,复合体系中粉煤灰的掺杂量达到5%。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粉煤灰颗粒及复合物薄膜的表面形态,测试结果证明这种回收利用的无机粒子能够改善水性聚氨酯材料的耐水性能和机械性能,其耐热性能也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丙酮法的合成工艺,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l000)、二羟甲基丙酸(DMPA)、自制的三羟基中间体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光固化聚氨酯乳液。实验表明:当DMPA用量为6%~8%,三羟基中间体用量为5%时,所得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50℃恒温贮存30d不分层、无沉底。固化后漆膜硬度2H,耐丁酮擦拭性100次以上不透底。  相似文献   

20.
郑淑琴  谢海安  王伟 《弹性体》2009,19(5):41-43
合成了环氧树脂E-44改性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通过改变n(—NCO)/n(OH)的比值(R)和E-44的添加量,得到不同的乳液。对它们的各种性能加以对比得出最佳的R值为3,E-44的适宜添加量为7.5%(质量分数),此时所合成的乳液的外观和稳定性较好,且耐水性和耐热性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