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15年5月7日,广东省水利厅印发了《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管理办法》,对堤坝白蚁蚁害安全鉴定、堤坝白蚁防治单位管理、堤坝白蚁防治工程施工、堤坝白蚁防治工程验收、堤坝白蚁防治管理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附件形式印发了《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指南》,对堤坝白蚁蚁害安全鉴定方法及标准、堤坝白蚁防治方法、堤坝白蚁防治药物管理、无蚁害堤坝验收办法等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江苏堤坝白蚁危害情况,通过普查、治理、验收等手段分析总结了江苏堤坝白蚁防治技术,并对今后的堤坝白蚁防治工作进行了思考展望,为堤坝白蚁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白蚁的巢穴能够对水库堤坝产生严重的危害,是堤坝安全亟需解决的问题。堤坝白蚁防治任重而道远,由于各个水库坝体结构不同,要想有效地防治白蚁,需分析了解白蚁在坝体营巢活动的生态条件,进而确定处理措施。文章概述了白蚁的生活习性,总结防治堤坝白蚁的一般方法,并对白蚁防治新策略的趋势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堤坝白蚁危害具有隐蔽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极易诱发堤坝散浸、渗漏、跌窝,甚至垮坝、崩堤等多种险情,严重威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堤坝白蚁预防对于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发挥至关重要。分析了安徽省滁州市堤坝白蚁危害现状,分类介绍了滁州市新建、改建、除险加固堤坝和已建成堤坝的白蚁防治措施及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滁州市堤坝白蚁普查、诱杀、防治、监测预警等方面的经验,提出加大白蚁防治力度、加大白蚁防治经费投入、加快人才培养、探索白蚁防治新技术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省防治堤坝白蚁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谢汉祥副厅长在题为“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堤坝白蚁防治工作”的报告中,代表省水电厅就防治堤坝白蚁工作的重要性、我省近年来在防治堤坝白蚁工作取得的成绩、当前治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意见作了  相似文献   

6.
白蚁危害水利工程堤坝越来越引起重视,有效地防治白蚁已成为水利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目前防治白蚁的方法有多种,这里说一种毒网帷幕法防治白蚁。在土坝顶沿中心线每隔一米向下钻一斜孔,保持钻孔都在堤坝的中心面上,两组向相的斜孔都呈30°~45°的倾角,使两组钻孔构成网状。孔深为自坝顶至浸润线以上1.5米处。操作工具可用直径20毫米或25.4毫米的斜向锥孔机;若坝顶距浸润线高差小于3米。可用同样直径的钢钎人工打孔。然后把事先配好的药物装入孔中。为了速效防治,药物可为水剂,以氯丹、灭蚁灵等配制成,按每米坝长用  相似文献   

7.
申玉海 《江苏水利》2006,(7):30-30,32
1概述盱眙县的堤坝白蚁防治是江苏省开展最早的县之一。30年来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从挖巢到熏烟到用药物诱饵剂诱杀,防治方法不断地发展。根据《江苏省堤坝白蚁防治办法》,水库堤坝白蚁的防治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措施和方案,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效地控制住白蚁对堤坝的危害,确保水库堤  相似文献   

8.
堤坝白蚁防治的重要性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白盆珠水库的土坝白蚁防治情况,简单分析了堤坝白蚁的来源及防治的重要性及持久性,介绍了堤坝白蚁防治中3环节及8程序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各级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在全体水利工作者和治蚁技术人员、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下,为“治白蚁保堤坝”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总结。这次全省防治堤坝白蚁工作会议,就是为了更好总结交流堤坝白蚁防治工作经验和教训,研究和部署今后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任务。现在谈谈1985年以来  相似文献   

10.
《治淮》2021,(3)
正白蚁危害是堤坝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很多水利工程修建在山体林间,与白蚁巢穴紧密相连,每年白蚁分飞季节有翅成虫都会飞临堤坝,在堤坝内部营巢造穴,从而对其内部组织结构造成破坏。我国水利行业十分重视白蚁防治问题,不断就防治体系和相关措施进行优化革新,但是部分地区的白蚁防治成效不是很理想。本文基于近年来水利行业防治白蚁的实践,对白蚁防治创新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已逐渐成为世界高坝建设的主流坝型之一,砾石土心墙料加工是大坝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从砾石土的筛分、级配骨料的加工、心墙料的掺合三个环节介绍了高砾石土心墙坝心墙料加工技术.对于高砾石土心墙坝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已逐渐成为世界高坝建设的主流坝型之一,砾石土心墙料加工是大坝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从砾石土的筛分、级配骨料的加工、心墙料的掺合三个环节介绍了高砾石土心墙坝心墙料加工技术,对于高砾石土心墙坝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坝体与坝基的相互作用(变位协调一致)和坝体中的土拱作用,使坝基所受的荷载既不同于梯形荷载,也不同于三角形荷载。本文在考虑坝基土自重作用下,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堤坝软土地基的塑流区开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小型水库普遍存在坝基清基不彻底,其主河床段有较厚的软弱土层,该土层易造成坝坡产生深层滑动.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对坝体上游坡出现的滑坡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除采用常用的坝脚压重提高坝坡稳定性外,另沿上游坝脚纵向布置双排高喷桩,套孔相连,桩体切断坝基软弱土层,避免坝基软弱土层向库区蠕动变形,达到满足坝坡稳定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纪村土坝表层土松散,降雨后浸润线明显升高。为降低降雨对浸润线的影响,采用铲去土坝表层松散土,重新培土、夯实、固结,从而减少表层雨水的浸入,保持土坝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6.
河南三门峡市山口水库复建工程料场和溢洪道开挖的土料渗透系数较大,无法满足心墙坝或者斜墙坝防渗要求。针对上述难点,设计选用了分区土石坝。该方案通过对大坝进行合理分区,将坝体分为土质防渗体区和堆石区,中间设过渡层、反滤层,并具体提出土质防渗体区土料渗透系数不得高于5×10-5 cm/s,使大坝设计满足了规范的相关要求。该分区坝可以充分利用溢洪道开挖料,不仅可以减少工程弃渣量,还可以大幅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7.
在对非饱和土特性及其对坝体材料强度的影响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依托Geo-studio软件,比较仅考虑饱和土及考虑非饱和土对坝体渗流及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非饱和土情况下计算的最大渗透比降相对较小,坝体渗流量有所减少,坝坡稳定安全系数有所增大,更符合坝体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在考虑非饱和土情况下,运用极限平衡法,对影响坝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摩擦角及容重对安全系数的影响比粘聚力大;防渗墙向前后移动对下游坝坡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土石坝优化设计及工程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心墙堆石坝心墙防渗料多采用砾石土,当砾石土的粗粒含量(指质量分数,下同)超过50%时,渗透系数很可能超过规范要求,不利于坝体渗透稳定。通过对粗粒含量超标单元赋予不同的渗透系数,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心墙局部砾石土粗粒含量超标时对坝体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心墙局部砾石土粗粒含量超标对坝体的渗流场分布和单宽渗流量影响都较小,对心墙内渗透坡降影响较大,最大渗透坡降都出现在未超标单元处。对于超标区域在中下部的情况,当超标单元粗粒含量小于55%时,渗透坡降最大增幅为36.4%;超标单元粗粒含量大于55%时,最大渗透坡降显著增大,且会超过允许坡降,不利于坝体渗透稳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砾石土料的级配和细粒含量情况,做好下游反滤层的设计,并严格控制砾石土的施工压实度,以保证坝体安全。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施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宇振  袁继国 《水利学报》2002,33(10):0078-0081
总结了内蒙古清水河县麻地壕治沟骨干工程试验坝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爆破筑坝先期拦蓄洪水,爆堆体注水固结,水坠法加固整修”的施工新技术。介绍了用黄土爆破筑坝的设计及施工方法和检测成果。对新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说明这项技术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in Layered Soils of a Dam Farmland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In soil profiles, special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he migration of agricultural chemicals spread intentionally or accidentally into deep soils or groundwater body. To prevent soil water pollution and estimate the magnitude of the hazard caused by these chemicals,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ir movement from the soil surface, through the root zone and eventually to the water tabl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wo-dimensional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and movement in sloping layered soils of a dam farmland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n the dam farmland, soil water content showe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corresponding to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particle sizes. The soil water content of deeper soil was relatively stable compared with topsoil. Generally, rainfall infiltration was limited to 0.8 m in the study period. Funnel flows were found in the layered soils of the dam farmland after rainfall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this phenomenon which was observed in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field observation by previous research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wetting front was unstable due to the layered soils.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soil water content showed water movement along the layers in the wetting process with 7 m day???1 only on the first day after rainfall. O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velocity of water movement was 0.3 m day???1 on the first day after rainf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quantity of funnel flow increases with distance along the inclined interfaces in the dam farmland which can caus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Consequently, future studies should consider the funnel flow and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chemicals in dam farml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