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基于IJB-PCA-ICA算法的故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舒锐  彭慧  李帅  周晓锋 《化工学报》2018,69(12):5146-5154
针对现代工业过程数据的高维性和分布复杂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JB-PCA-ICA(improved Jarque-Ber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Jarque-Bera检测方法(J-B test)对原始数据划分高斯与非高斯核心部分,并对其中的高斯性与非高斯性均不明显的变量划分半高斯部分。将半高斯部分通过高斯分布置信概率加权与高斯核心部分和非高斯核心部分分别建立高斯子空间和分高斯子空间,然后对高斯子空间进行相关性划分后采用PCA方法得到高斯子空间的统计量;对非高斯子空间进行主元投影划分后采用ICA方法得到非高斯子空间的统计量,接着通过贝叶斯推断得到的联合统计量进行故障检测。最后通过Tenessee Eastman(TE)仿真实验,有效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布式ICA-PCA模型的工业过程故障监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衷路生  何东  龚锦红  张永贤 《化工学报》2015,66(11):4546-4554
提出基于分布式ICA-PCA(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模型的工业过程故障监测方法,适合于复杂工业过程难以自动划分子块及过程数据存在非高斯信息的情况。首先,对过程数据进行PCA分解,并在PCA主成分不同的方向上构建不同的子块,把原始特征空间自动划分为不同子空间。然后,对各个子块采用ICA-PCA两步信息提取的策略,提取出高斯信息和非高斯信息,并构建新的统计量和统计限。最后,通过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的仿真实验,验证所提出故障监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田学民  蔡连芳 《化工学报》2012,63(9):2859-2863
核独立元分析(kerne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KICA)故障检测方法的故障检测时间易受独立元顺序和主导独立元数目经验选取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基于KICA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故障检测方法。采用KICA从正常工况测量数据中提取独立元,用GMM拟合各独立元的概率密度函数,建立基于GMM的监控量及其控制限;计算各独立元的监控量均值,以此判断其非高斯性强弱,对每个强非高斯独立元进行单独监控,对弱非高斯部分采用主元分析法进行监控。在Tennessee Eastman过程上的仿真结果说明,相比于KICA故障检测方法,所提方法不需要排序独立元和选取主导独立元数目,避免了其对故障检测时间的影响,能够有效利用过程信息,缩短故障检测的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改进KICA的非高斯过程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连芳  田学民  张妮 《化工学报》2012,63(9):2864-2868
针对基于核独立元分析(kerne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KICA)的故障检测方法只考虑非高斯信息提取而忽略局部近邻结构保持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KICA的过程故障检测方法。将KICA法中只考虑非高斯信息提取的负熵最大化准则转换为熵最小化准则,结合局部保持投影的相似局部近邻结构准则,提出了同时考虑非高斯信息提取和局部近邻结构保持的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全局寻优,然后建立监控统计量对过程进行监控。在Tennessee Eastman过程上的仿真结果说明,与基于KICA的故障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在保持数据集局部近邻结构的同时,提取非高斯信息,能够有效缩短故障检测的延迟时间,提高故障检测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化工过程工艺复杂、数据非高斯性和耦合性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工程与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KELM)相结合的化工过程故障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用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将原始数据分离在相互独立的方向上,通过计算样本的统计量判断是否有故障产生。然后,对两个样本用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 MI)进行相关性对比,通过贡献度与相关性进行变量选取,以提高分类的准确度。最后,将获取的特征输入到KELM中进行故障分类。为了提高网络的诊断精度,采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 Eastman,TE)过程与某工业脱丙烷过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检测出故障并且准确识别故障种类。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业过程的多模态和非高斯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局部熵主元分析(ILEPCA)的故障检测方法。引入k近邻的均值对局部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改进,构造改进的局部熵数据剔除多模态和非高斯特性。对改进的局部熵数据建立主元分析(PCA)模型,根据核密度估计计算控制限。对于测试数据,运用改进的局部熵算法预处理后,向PCA模型上投影,计算统计量。通过比较统计量与控制限来进行故障检测。把该方法应用到数值例子和半导体过程故障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与PCA、核主元分析(KPCA)和局部熵PCA (LEPCA)相比,ILEPCA算法在具有多模态和非高斯特性的工业过程故障检测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范玉刚  李平  宋执环 《化工学报》2006,57(11):2670-2676
基于主元分析(PCA)的统计检测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工过程的故障检测和识别.移动主元分析(mov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MPCA)算法基于PCA,根据主元子空间的变化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然而,基于主元分析的统计检测方法是线性方法,无法有效应用于非线性系统.因此,提出一种适合于非线性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基于核主角(kernel principal angle,简称KPA)的故障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与MPCA相似,主要内容包括构建特征子空间和核主角测量两部分.TE过程故障检测仿真实验证明,基于核主角的故障检测方法优于传统的多元统计检测方法(cMSPC)和MPCA.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代工业过程的非线性和多分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Jarque-Bera test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进行Jarque-Bera test,将变量划分为两个部分;其次,对所有的JB统计量做-ln处理,并采用正态置信概率权值进一步划分,从而使原始变量空间划分为正态和非正态分布的两个子空间;再次,在两...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业过程数据的多模态和非高斯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元混合模型(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mixture model,ICAMM)的多工况过程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独立元分析与贝叶斯估计结合,同时完成各个工况的数据聚类和模型参数求取,并建立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集成监控统计量实时监控过程变化。在检测到故障后,针对传统的变量贡献图方法无法表征变量之间信息传递关系的缺点,提出基于信息传递贡献图的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各变量对独立元混合模型统计量的贡献度,进一步通过最近邻传递熵描述故障变量之间的传递性,挖掘故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故障源变量和故障传播过程。最后对一个数值系统和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付克昌  吴铁军 《化工学报》2006,57(11):2664-2669
针对标准KPCA(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不适合大样本分析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子空间的KPCA(FS_KPCA)及其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具有较小维数的特征子空间上的正交基来简化核矩阵,从而降低KPCA的计算复杂性.与标准KPCA方法相比,FS_KPCA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且只需较小的计算机存储空间.通过非等温连续反应釜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企业生产需求,在实际化工过程中往往包括许多不同的运行模态。因为涉及内部各种反应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且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导致化工过程数据呈现高斯与非高斯数据相互混合的情况,传统多元统计监控(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Process Monitoring, MSPM)在多模态数据故障检测领域精确度较低。因此进行准确的复杂化工过程故障检测仍然是一大难题。针对这一类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局部信息的近邻标准化和主成分分析(Local Information Local Neighbor Standardizat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LNS-PCA)的方法建立高精确度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对样本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方法分解成多个局部样本,应用每一个局部样本的平均值和方差进行近邻标准化,再使用主元分析进行故障监测。基于PCA监测模型,采用T2和SPE两种监测统计量对多模态过程进行监测。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和青霉素生产过程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  相似文献   

12.
基于LTSA和联合指标的非高斯过程监控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正永  王昕  王振雷 《化工学报》2015,66(4):1370-1377
很多实际工业过程数据都具有高维、非线性且不严格服从高斯分布等特点。为处理数据维数高且是高斯分布和非高斯分布的混合体等问题,实现高效的过程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LTSA和联合指标的非高斯过程监控方法。首先采用局部切空间排列(LTSA)算法从正常样本数据中提取低维子流形以实现维数约减;然后基于非高斯-高斯两步策略建立统计模型并得到非高斯统计量和高斯统计量,再对其进行加权得到新的统计量以实现对过程的监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标准测试平台和实际乙烯裂解炉的过程监控,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业过程监控中传统主元分析(PCA)方法没有突出局部变量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量子域PCA(variable sub-region PCA,VSR-PCA)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使用PCA将原始数据空间分解成主元子空间(principal component subspace,PCS)和残差子空间(residual subspace,RS),计算变量与PCS的互信息来度量两者的相关性并以此划分变量子域。然后在变量子域中计算局部T2统计量和局部SPE统计量,并通过贝叶斯推理整合所有子域的信息构造全局统计量,使得在利用所有过程信息的同时挖掘局部变量信息。在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VSR-PCA方法具有更好的过程监控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多元统计故障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假设测量数据服从单一高斯分布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多模态故障监测方法。首先使用标准的NMF算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聚类,将多模态数据划分到各个模态中;然后使用稀疏性正交非负矩阵分解(SONMF)算法对各模态分别建模,同时构造监控统计量进行故障监测。将提出的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多模态故障监测方法应用于数值例子和TE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出多模态过程中的故障。  相似文献   

15.
朱红林  王帆  侍洪波  谭帅 《化工学报》2016,67(5):1973-1981
针对传统的多元统计故障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假设测量数据服从单一高斯分布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的多模态故障监测方法。首先使用标准的NMF算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聚类,将多模态数据划分到各个模态中;然后使用稀疏性正交非负矩阵分解(SONMF)算法对各模态分别建模,同时构造监控统计量进行故障监测。将提出的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多模态故障监测方法应用于数值例子和TE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出多模态过程中的故障。  相似文献   

16.
主元空间中的故障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海清  蒋宁 《化工学报》2004,55(8):1291-1295
主元分析 (PCA)作为一种数据驱动的统计建模方法,在化工产品质量控制与故障诊断方面获得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利用故障子空间的概念,研究了基于T2统计量的故障重构问题,获得了主元空间中的完全重构、部分重构,以及可重构性的条件.为进一步在主元空间中进行故障分离和识别提供了可能.通过对双效蒸发过程的仿真监测,对不同传感器的故障类型、幅值等重要信息进行重构和波形估计,证实了所获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张成  潘立志  李元 《化工学报》2022,73(2):827-837
针对核独立元分析(kernel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KICA)在非线性动态过程中对微小故障检测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统计特征KICA(weighted statistical feature KICA, WSFKICA)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首先,利用KICA从原始数据中捕获独立元数据和残差数据;然后,通过加权统计特征和滑动窗口获取改进统计特征数据集,并由此数据集构建统计量进行故障检测;最后,利用基于变量贡献图的方法进行过程故障诊断。与传统KICA统计量相比,所提方法的统计量对非线性动态过程中的微小故障具有更高的故障检测性能。应用该方法对一个数值例子和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Eastman, TE)过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显示出所提方法相对于独立元分析(ICA)、KICA、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和统计局部核主成分分析(statistical local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LKPCA)检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ICA混合模型的多工况过程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莹  邓晓刚  钟娜 《化工学报》2016,67(9):3793-3803
针对工业过程数据的多模态和非高斯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元混合模型(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mixture model,ICAMM)的多工况过程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独立元分析与贝叶斯估计结合,同时完成各个工况的数据聚类和模型参数求取,并建立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集成监控统计量实时监控过程变化。在检测到故障后,针对传统的变量贡献图方法无法表征变量之间信息传递关系的缺点,提出基于信息传递贡献图的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各变量对独立元混合模型统计量的贡献度,进一步通过最近邻传递熵描述故障变量之间的传递性,挖掘故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故障源变量和故障传播过程。最后对一个数值系统和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PCA混合模型的多工况过程监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仙珍  谢磊  王树青 《化工学报》2011,62(3):743-752
针对传统多元统计故障检测方法大多假设测量数据服从单一高斯分布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混合模型的多工况过程监测方法。首先通过直接对混合模型的各高斯成分的协方差进行PCA降维变换,使得协方差阵对角化,既减少了运算量又避免了变量相关而导致的奇异性问题;同时采用BYY增量EM算法自动获取混合模型的最佳混合分量数目,避免了常规EM算法的不足。所得的混合模型,除包括均值、协方差和先验概率等参数外,还包括了PCA载荷阵,即对每个混合元建立了PCA模型。然后给出了统计量定义,实现对多工况过程的故障检测。数值例子和TE过程的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无需过程先验知识,能自动获取工况数目、精确估计各个工况的统计特性,并更准确及时地检测出多工况过程的各种故障。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多工况过程在线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葛志强  宋执环 《化工学报》2008,59(1):135-141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中的多工况和非高斯信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外部分析的ICA-P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在线统计监测新方法。首先把过程变量分为外部变量和主要变量,通过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分离外部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影响,然后利用ICA-PCA两步信息提取策略,完整地提取过程的信息,最后用3个统计量对过程进行监测,建立了一种具有非高斯特性的多工况过程在线监测算法。通过对一个数值例子和连续搅拌槽(CSTR)过程的仿真研究,说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