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设计师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由于各居住区的情况不一以及设计师的水平高低而导致其创造出的居住区空间给使用者带来的感受也是好坏不一。因此将一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引入居住区设计中,可以有效避免设计意图和实际使用情况相悖、建筑物理环境恶劣影响使用者使用等情况发生。提出以居住区公共空间建筑物理环境分析为主导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各种建筑物理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得出居住区公共空间适宜性评价,并以此来引导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韩春艳 《山西建筑》2009,35(35):19-20
结合居住区规划实践经验,就居住区总体规划中常遇到的几个指标,即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建筑线、绿线、蓝线、紫线、道路交通、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及绿地率等作了概述,以达到合理规划居住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乔飞 《山西建筑》2009,35(22):46-47
结合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发展演变进程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居住区商业建筑规划思路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理念原则,提出居住区商业建筑应进行全过程设计及有特色的创造,以期提高和完善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4.
室外风环境对居住建筑的影响是绿色住宅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诸多学者、教授对居住区室外风环境做了大量研究,但现阶段的研究多针对单一居住区,并没有将周边其他住区建筑组团考虑在内。文章通过对徐州市某居住区建筑组团及周边建筑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居住区组团的风速和风压分布情况,评价该组团室外风环境的质量,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居住区是指位于城市中,交通便利且为人们提供集中居住和生活,并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的场所,居住区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主,所以应包含有住宅建筑、景观绿地、交通道路铺装、商业建筑以及各类小品等游玩设施。宅间景观主要是指居住小区的景观,其中包括绿地、水景、植物、座椅、雕塑等各种小品。目前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人们的住房品质得到了提高,但是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概述了居住区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然后从建筑空间设计规范性不足、忽视消费者实际需要、建筑空间设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三方面分析了居住区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消费文化影响下居住区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的对策,包括构建和完善行业标准,促进设计规范性不断提升;把握新消费形势下的社区商业变化,以消费者需求为设计主导;提升设计人员素质,提升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崧 《江苏建筑》2003,(4):2-4,27
中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蕴含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内涵。而大多数经过统一规划经营的传统堡寨聚落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区原型,对目前大规模居住区的规划建设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和积极意义。本文通过作者自身的工程设计实例,就建筑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及建筑形体关系三方面,表述了传统堡寨聚落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汪艳萍  王晓东 《建筑知识》2013,(12):12-12,20
居住区商业建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文简要提出了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空间设计方法和发展建议及方向。  相似文献   

9.
谢超 《山西建筑》2010,36(19):53-54
根据色彩学的基本理论同时结合不同色彩给人的感受,以居住区建筑外观色彩作为切入点,对南昌市部分较具代表性的居住区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居住区建筑色彩运用的部分规律,以期给出改善性和先导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当前人居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立均  王婷 《山西建筑》2010,36(28):18-19
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平面选型设计等方面达到低碳的目的,最后指出只有从建筑规划设计本身考虑,选择合适的开发策略和建筑技术,才能建造出真正的低碳社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建筑在居住区内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它与居民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增强了居住区的开放性和活力,随着我国的社区商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新形势时期,居住区现代商业建筑有了较大的改变.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的居住区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造型特点和设计理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居住区微环境主要包括风环境和热环境,建筑布局作为城市居住区环境重要的设计手段,引发了学者们的研究和探讨。从城市居住区风环境、热环境、滨水住区微环境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建筑布局形式对城市居住区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了该领域研究的情况,并对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9,(21)
人防工程为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防护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防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工程,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带动城市居住区规模不断扩大,居住区人防工程建设应贯彻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以"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体系完整"为目标,并应遵循综合考虑所在城市设防标准、经济发展、居住区所处的环境条件,居住区人防工程尽量连通,形成网络;满足居民就近掩蔽以改善地下室人防建筑的设计方案,并确保住房设施的状况良好,本文研究了住宅区地下室人防建筑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居住区声环境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我国一些居住区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由噪声扰民产生的恶性事件比比皆是。居住区规划是优化住宅建筑声环境最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现结合居住区规划,对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3大噪声源进行分析,并采用软件,从规划角度提出了优化居住区声环境的措施,供开发商及建筑设计人员选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天安金域兰湾的设计实践,总结了山地居住区的形态特征,设计主导思想,并从总体规划、单体建筑设计、绿化景观设计、挡土墙的布置与设计等多角度介绍山地居住区设计的常用设计手法,对山地居住区的建筑个性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民俗、建筑文化决定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但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略居住区建筑地域特征营造,导致住区住宅的现代形式与建设用地的地域性矛盾加深。鉴于此,文章归纳了土家族传统建筑的特征,提出了土家族传统特征现代化的推演方式,并运用设计案例验证,对土家族传统特征现代化在住区建筑的表达方式进行评价优化,形成具有反馈性的土家族传统建筑特征转译的结构系统,为居住区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表达提供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7.
陈金顺  陶勇  马冬梅 《山西建筑》2008,34(12):47-49
通过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分析,介绍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景观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并从植物配置、水景及建筑小品等方面探讨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素,从而为人们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的外环境建设逐渐受到业主和居民的重视,水面景观是美化居住区外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从水景形态设计、建筑小品配置、种植设计三方面出发,探索一些适用于北方气候特征的居住区水景设计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山地居住区存在于山地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文章以"都匀天顺华苑"为例,结合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了山地居住区的形态特征,设计指导思想,并从总体规划、道路交通、生态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山地居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陈世荣 《山西建筑》2012,38(5):28-30
对山地建筑、山地居住区简要阐述后,以实地调研与设计实践为基础,总结出山地居住区设计在整体规划、产品设置等方面具有明显规律性,并从建筑特征、交通动线及车库、景观特征、竖向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