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香港著名注册建筑师戚务诚先生提出,为适应住房消费者对居住环境、居住功能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将成为第四代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念。 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理念经历了“坐北朝南”、“亲水近水”和“绿色住宅”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戚务诚指出,“可持续发展”也要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和发展规划,应在今后开发更新换代型(第四代)产品:以绿色环保居住为理念的“绿色生态环保住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本文作者主要针对绿色建筑的理念、发展目标以及评估标准进行分析,以我国奥运场馆的设计为楷模,对生态宜居住宅设计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在全面体现绿色理念的前提下,有效完成对生态宜居住宅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时代呼吁第五代城市住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给人的反思及巨大的住宅浪潮警示我们住宅更新换代迫不急待。建筑师该如何面对发展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的需求,寻求住宅的发展方向?具备生态、文化特征的健康型的第五代住宅成为不可避免的住宅更新换代的方向。我们粗略地将住宅划分为五代:第一代,经济节约型;第二代,适用经济型;第三代,发展转变型;第四代,景观舒适型;第五代,生态文化型。这一代住宅应是拥有物质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的。开发第五代住宅需要以环境、空间、文化、效益为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力推广,以及建筑节能环保等相关法规的确立,"绿色住宅"逐渐成为住宅领域一个时髦的词汇,甚至是房地产营销炒作的卖点,然而绿色住宅不是漂亮话,也不是各种绿色环保技术的集成,更不是高成本、高价值的技术产品。提高住宅品质实现绿色建筑必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和工业、信息时代的生产模式结合起来,因此本文主要从精细化设计和住宅产业化方面阐述我国住宅发展的绿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社会建设。而住宅绿色建筑设计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对住宅绿色建筑设计中生态环保理念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辛晓梅  何小坚 《规划师》2003,19(10):90-91
佛山市绿景二区详细规划设计以环境、景观、人的和谐为原则组织空间,以人的舒适需求为出发点,采用平台式住宅组群的布置形式,住宅设计与环境一体化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小康型生态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出富有人情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环绕,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态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7.
裴燕 《广东建材》2006,(5):104-105
从人居环境应具有环境、生态与节能效益的观念出发,简要地指出了当前住宅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说明了住宅设计必须具有环境、生态和节能意识,只有注重环境、生态和节能效益,才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才能与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和建筑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住宅设计应有环境、生态和节能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居环境应具有环境、生态与节能效益的观念出发,简要地指出了当前住宅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说明了住宅设计必须具有环境、生态节能意识,只有注重环境、生态和节能效益,才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才能与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和建筑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生态移民工程是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以红寺堡区鲁家窑生态移民建设为例,在项目建设完成且投入使用一年后,对新村规划和住宅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室内物理环境和太阳能热水采暖系统进行实测,评估了本项目绿色技术设计的可行性,为西部农村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勤  孟海 《工业建筑》2011,(Z1):1-5
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建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寻求生态小区的定义,阐明了绿色住区产生的根源、内涵,探索了生态住区生态环境开发的途径,并从住区的外部环境、内部整体环境以及住宅环境的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规划设计提出了几点新的设想,探索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小区类型。  相似文献   

11.
邬锦  吴思睿  袁园  杨友 《重庆建筑》2021,20(5):15-18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作为重庆市绿色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在绿色建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结合重庆市已建成的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项目,梳理了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的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了高层、别墅以及洋房、高层混合业态等不同业态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应用,总结了重庆市生态住宅小区不同业态技术体系方案.可为地产运营、建筑设计以及相关行业提供参考依据,便于指导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生态、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住宅业主的推崇与追求。以福州"上江城"居住小区为例,在探讨宜居住宅环境园林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生态、以人为本、传承文脉、可持续发展,紧扣设计主题并以上江城小区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筑节能》2001,29(5)
在最近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绿色环保住宅研究会上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就建设绿色住宅问题作了精辟论述 ,受到与会人士普遍关注。他说 ,近几年社会上对绿色住宅概念炒得很热 ,但究竟什么是绿色住宅认识也不尽一致。比较流行的看法是 :住宅 绿色 =绿色住宅 ,因而导致过度注重户外景观 ,忽视了居室环境。也有的把绿色住宅扩延到自然生态系统 ,超越了住宅产品的范畴。因此 ,对绿色住宅的内涵作出界定就很有必要。杨慎说 ,绿色住宅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 ,在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高新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已成为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关注的热点,但目前在中国仍停留在概念阶段,缺少实证研究。本文基于都市农业和绿色建筑理论,以武汉赵家敦职工宿舍楼为例,对武汉城区居民对原有住宅建筑自发性兼农改造行为进行全面调查,提出兼农住宅概念,即兼顾农业种养功能的城市住宅。研究显示:兼农住宅是回应可持续发展和食物安全的绿色居住模式。最后,本文提出建筑师主动介入的若干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生态型住宅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享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地达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外之间的环境平衡和循环使用,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了生态住宅的系统研究和推进。而我国的生态住宅则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生态住宅更加注重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不仅使居住者获得更为舒适的感受,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代表着未来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符…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03,(10)
采用平台住宅组群的布置形式,住宅设计与环境一体化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小康型生态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环绕的安全、舒适、方便的生态居住环境。该项目获佛山市2002年度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国家建设部“2002年全国人居经典环境金奖”及“广东省绿色住区”称号等多个奖项。佛山绿景二区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17.
英国可持续发展住宅设计案例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冰 《城市建筑》2005,(3):30-34
本文从生态住宅、绿色建筑、智能绿色住宅,可持续发展设计的“优化组合”,全面的展望,“零排放”发展六个方面回顾了英国最新的可持续发展住宅设计案例。希望对中国的住宅可持续发展产生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低碳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增加,因而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和绿色住区的开发比重逐渐加大。绿色住区作为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建构的生活环境。本文通过对标日本环境共生(住宅)住区标准体系,分析其基本目标与理念,构建了新的绿色住区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Yu 《建筑》2002,(1):51-52
本文以新能源生态住宅实验区规划为承载实体 ,初步探讨了我国城市绿色住区的生态技术应用 ,并选取其中某几方面的生态技术问题加以说明。通过对生态技术集成应用的探讨 ,希望使我国未来城市住宅建设更加科学化、技术化、生态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状况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 ,现今已成为全球各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共同行动纲领。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住宅建设也迫切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其开发建设 ,特别是生态型绿色住区的开发建设 ,它将是 2 1世纪住宅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生态住宅实验区是我们进行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绿色住宅除须具备传统住宅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因此,绿色住宅的建造应遵循生态学原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规划设计、营建方式、选材用料方面按区别于传统住宅的特定要求进行。本文就绿色住宅的技术应用与推广问题上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