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地铁建设日渐增多,地铁施工所面临的穿越各种既有运营线路的问题也随之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盾构穿越既有运营线路的影响,本文根据某城市地铁施工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地铁盾构穿越既有铁路线时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各项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地铁盾构穿越京广线股道群时,为减小对铁路运营的影响主要在于施工中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本文通过本区间穿越期间对沉降进行分析,虽然在盾构穿越期间造成地表、轨枕、道床沉降量较大,但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合理施工,确保了穿越期间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瑾 《建筑施工》2024,(1):36-39
以上海北横通道盾构穿越运营中的轨道交通案例为背景,提出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并采用轨交10号线隧道结构沉降监测数据验证穿越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轨道交通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原位监测数据表明,超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的施工技术满足被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要求,该穿越施工技术可为沿海软土地区相似工况条件下盾构近距离穿越运营中轨道交通线路提供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线路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往往不可避免的穿越高速公路等既有构筑物。为防止盾构施工对高速公路运营产生不利影响,利用有限元程序模拟分析穿越过程中高速公路的沉降变形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对盾构穿越高速公路的施工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柏林  顾洋旗  康杰 《绿色建筑》2020,(1):40-43,47
以上海地铁15号线工程土建14标盾构区间施工经验为例,对盾构近工作井段小间距下穿已运营地铁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盾构下穿期间确保既有隧道安全运营的有效施工经验,以控制盾构施工对运营隧道结构的影响。该工程穿越后既有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并且已经收敛稳定,可为今后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各种难点建构筑物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雅娜  蒋辉  李竹  张稳军  郑刚 《建筑科学》2012,(Z1):246-249
结合天津市地铁3号线右线的施工,以盾构隧道穿越天津站铁路下方的施工过程为重点,通过对天津站轨道及站台的沉降量监测,为盾构施工提供指导,确保车站的正常运营与安全。监测结果表明,盾构穿越铁路下方过程中车站的沉降量很小,满足铁路正常运营安全要求。因此,本工程中穿越铁路车站的施工经验对今后同类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交18号线11标龙阳路站—迎春路站区间盾构施工需连续下穿运营中的地铁隧道与车站。为此,分析了盾构穿越施工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地下结构的影响,并结合运营地铁隧道与车站的变形控制要求,采取分阶段施工,加强土压力控制、推进速度控制、同步注浆控制、微扰动注浆等措施,降低了盾构穿越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与车站的影响,确保了工程施工安全,亦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潘海洋 《建筑机械化》2012,(Z2):201-204
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九堡东站~下沙西站区间盾构隧道穿越有害气体段,从气体成因着手,通过预估盾构通过期间的有害气体涌出量,提出盾构施工及地铁运营期间措施,为盾构安全穿越有害气体段及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刘敏  樊娜 《城市勘测》2022,(2):148-151
地铁下穿工程属于地铁施工项目中的高风险项目.在地铁盾构前期MJS注浆过程[1]、冷冻施工及盾构穿越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地铁结构变形情况去指导盾构推进单位调整注浆压力参数、冷冻参数以及盾构姿态参数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热点[2~4].本文以杭州地铁4号线下穿地铁2号线工程为例,介绍了穿越过程中既有线变形监测方案,对MJS加...  相似文献   

9.
以某项目某段盾构区间下穿既有地铁U形槽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模拟盾构区间下穿U形槽结构的施工过程,研究了盾构区间穿越过程中对地铁U形槽结构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了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和新建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地铁新线穿越既有线工况越来越多,新线穿越施工必然引起既有线周边土层及结构变形,继而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因此应充分认识盾构穿越施工中地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成都地铁9号线穿越既有4号线为背景,针对盾构在富水砂卵石地层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线施工难题,采用袖阀管与管棚注浆措施对原有地层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1.
地铁隧道穿越运营地铁隧道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确保隧道安全是施工关键。以杭州地铁6号线中医药大学站~伟业路站盾构区间(简称中~伟区间)左右线2次成功上跨运营地铁4号线最小垂直距离2.99m为例。采用上穿段盾构掘进控制技术,辅助管片背后注浆,自动化监控量测等方面的盾构掘进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既有隧道的变形,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2.
许剑波  苏长毅  李子硕  刘灿光 《建筑施工》2021,43(2):265-267,270
武汉大东湖深隧工程在富水砾卵石地层中下穿武汉地铁4号线,给盾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并对盾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例,将盾构下穿施工分为试验段、穿越前、穿越中、穿越后4个阶段,并对盾构参数进行精细化控制,同时采取自动化监测手段,有效控制了对地层的扰动,保证了地铁4号线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3.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廷辉  尤旭东 《地下空间》1999,19(4):311-316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二号线隧道与地铁全线隧道交叉段盾构工程的分析,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一些保护技术措施,包括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匹配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资源的减少,并结合地铁换乘枢纽建设的需要和新建隧道与运营地铁隧道交叠施工的情况越来越多,相互间的净距有逐步变小的趋势.以往,在穿越之前一般有足够的长度(100 m)作为试推段进行模拟推进,以获得最优的施工参数,但最近出现了较多进出洞即穿越的情况,盾构出洞风险及超短距离的试推进给盾构穿越前的准备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某盾构隧道成功穿越运营地铁工程实例,提出了软土地层盾构超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
卫英平 《特种结构》2009,26(6):48-50
上海世博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工程是世博站配套工程,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推进过程中,需近距离穿越运营中的地铁隧道、原水箱涵及南浦大桥桥桩等原有构筑物,且隧道穿越时土层不同。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盾构穿越原有建(构)筑物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剖析,可供类似工况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海峻 《工程质量》2019,37(2):17-21
随着地铁网络化运营,盾构隧道下穿地铁运营线路的情况越来越多,作为盾构掘进控制的关键点,对这方面的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无锡地铁1号线南延线长广溪站~雪浪坪站盾构区间下穿地铁运营线路为例,分析了穿越控制的风险、难点和重点,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施工应对控制措施,分析了掘进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并对整个掘进完成后进行了分析总结,对类似穿越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段创峰 《建筑施工》2012,34(7):725-727
以上海外滩隧道盾构施工为实例,对国内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超近距离上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前期穿越过程数值计算分析,给出穿越施工过程中轨交2号线位移定性趋势及定量参考;通过施工过程信息化监控及穿越段施工参数优化,保障了整个穿越施工过程顺利、安全。最终将轨交2号线隧道的最大变形控制在12 mm左右,小于设计允许值15 mm。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区盾构近距离穿越已建隧道的工程近年来不断增加,尤其是运营中的地铁隧道其结构安全保护要求很高。在地铁不停运过程中,相邻穿越施工中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安全事故。穿越施工对地层及相邻隧道结构扰动的因素众多,机理复杂。本文归纳了国内目前类似施工的控制指标,对该类工程的研究现状、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地铁二号线隧道与地铁一号线隧道交叉段盾构。程的分析,得出后构趋近距离穿越地铁运营隧道的一些保护技术措施,包括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匹配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地铁盾构穿越既有高速铁路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北京地铁十号线下穿京沪高铁为背景,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地铁盾构穿越高速铁路的动态施工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地层条件、地铁埋深、双线水平间距和盾构施工参数(注浆效果、注浆压力和掌子面推力)等因素对地铁施工引起的地层、路基和轨道结构的变形及应力影响程度及其规律,根据研究提出地铁盾构穿越路基型高速铁路的建议控制标准及关键控制措施,为地铁穿越高速铁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