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量化不规则毛石墙体几何指标(块体形状、块体尺寸、水平和竖向接缝)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片1/2缩尺的传统藏式毛石墙体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获得其典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参数。基于藏式毛石墙体的不规则构造特征和块体形状,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不规则块体面积、周长等9个形状参数与墙体地震响应特征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周往复荷载下块材几何尺寸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大;大块石组砌的墙体抗剪刚度和承载力均较大,且墙体规则性和质量等级较好、抗震性能更优。确定了量化藏式毛石墙体抗震性能的几何指标的方法,可用于评价藏式毛石墙体的基本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量化不规则毛石墙体几何指标(块体形状、块体尺寸、水平和竖向接缝)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片1/2缩尺的传统藏式毛石墙体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获得其典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参数。基于藏式毛石墙体的不规则构造特征和块体形状,结合灰色理论建立不规则块体面积、周长等9个形状参数与墙体地震响应特征的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周往复荷载下块材几何尺寸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大;大块石组砌的墙体抗剪刚度和承载力均较大,且墙体规则性和质量等级较好、抗震性能更优。确定了量化藏式毛石墙体抗震性能的几何指标的方法,可用于评价藏式毛石墙体的基本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3.
藏式石墙体主要由不规则毛石、黄泥砌筑而成,其力学特性与传统砖砌体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以藏式毛石墙体为对象,对现存藏式毛石墙体砌筑工艺特点进行研究并采用理论方法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试验方法分析黄泥粘结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墙体收分、两端部位起弧砌筑方法可提高其承载能力。黄泥作为石墙体粘结材料,其强度低、水稳性差、崩解性强,是加剧毛石墙体整体性差的主要原因,建议可通过黄泥粘结性能改良方法提高毛石墙体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具有"内不见土,外不见木"特点的藏式木构架房屋在甘南地区应用广泛,在夏河5.7级地震中,部分藏式木构架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震损破坏。通过开展震害调查发现,藏式木构架房屋震害主要表现为外围护墙体的开裂、歪闪和倒塌;木柱间填充墙与木构架脱开、墙体开裂;部分屋面与外围护墙体连接处瓦片掉落、衬板和椽子断裂掉落;少数房屋木构架卯榫连接轻微脱开,个别房屋倒塌破坏。房屋震害分析表明,其震害规律主要表现为震害程度大体随烈度升高逐渐加重;具有抗震构造措施的藏式木构架房屋震害程度明显轻于同地区无抗震构造措施的藏式木构架房屋;同一烈度区的不同村落藏式木构架房屋震损程度差异较大。基于对藏式木构架房屋抗震构造和破坏机理的深入剖析,针对其建筑结构体系和震害特点,给出了灾后重建建议,对震区房屋重建和今后甘南地区此类房屋灾害预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全国出现了村镇建房发展速度快、质量标准要求高的大好局面.同时,人们对建房的抗震加固措施也很关心。下面介绍农村建房中几种简单易行的抗震加固措施,供各地建房时参考。一、墙体用砖砌筑比用石料砌筑抗震效果好。当墙体需就地取石材时,可用较整齐的块石砌筑或页石“丁斗”砌筑。乱毛石砌筑的墙体经不住地震。  相似文献   

6.
李鹏飞 《石材》2023,(2):103-106
<正>干砌毛石墙体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整体性差、抗震性能不佳、抗剪性能不足等问题。为提高此类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水平,需探索有效的加固技术,同时保留建筑物墙体原貌。可用的技术路径较为丰富,需借助试验对比加固性能,确定最佳技术方案。一、建筑工程干砌毛石墙体砌筑工艺及病害特征(一)砌筑工艺传统的建筑墙体砌筑工艺利用灰浆、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唐山、天津、北京、辽宁等地的56幢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学校、医院及办公楼的建筑平面,变动其建筑层数及各层墙体砌筑砂浆标号,进行地震烈度为7度、8度及9度情况下的抗震鉴定与抗震新设计计算。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分抗震鉴定和抗震新设计两种情况,列表统计出了不同层数的建筑物,在不同层数墙体砌筑砂浆条件下,对应于各种地震烈度时的横墙平均开间限值及纵墙平均进深限值。这为现有房屋的抗震能力鉴定与新设计时选定各层墙体的砌筑砂浆标号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本文还对多层砖混建筑的楼层单位面积平均重量计算及各种地震烈度下的层数限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作为非承重结构材料,页岩空心砖能够较好地替代黏土砖.但空心砖墙体抗震性能较差,严重影响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局部配筋是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为研究局部配筋对页岩空心砖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种砌筑形式6组墙体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局部配筋对该结构承载力、滞回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局部配筋不仅可以提高墙体承载力,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墙体抗震性能和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9.
对4片配筋率相同但灌孔率和砌筑方法(错缝砌筑和同缝砌筑)不同的N式砌块配筋砌体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墙体的破坏模式、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小砌块砌体配筋墙体,错缝砌筑和同缝砌筑的N式砌块配筋砌体剪力墙都表现出更高的斜截面承载力,且砌块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似,破坏时受拉纵筋屈服,角部砌块与灌孔混凝土压碎;墙体的承载力随着竖向荷载的降低而降低,但墙体的延性随着竖向荷载的降低而增大;墙体发生受弯破坏时,裂缝细而多,破坏时裂而不倒,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刚度、延性性能以及耗能能力;墙体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砌块配筋砌体剪力墙。  相似文献   

10.
结合藏式毛石墙体分层破坏特点,提出应用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进行抗压性能改良。通过对加入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毛石墙体进行抗压试验,从破坏过程、石材破坏程度、裂缝宽度、极限承载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加入土工格栅后毛石墙体的抗压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加入玄武岩纤维土工格栅可显著提高毛石墙体极限承载力,且有效限制裂缝宽度;达到极限承载状态时,加入土工格栅毛石墙体未发生明显破坏,随着其中玄武岩纤维拉断,最终发生裂缝剧增的突然破坏;加入土工格栅对藏式毛石墙体分层破坏具有限制作用。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可为藏式民居的改造及抗震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明  彭翥  陈忠范 《工业建筑》2013,43(3):61-66
发明一套新型的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提出一种采用异形复合保温砌块组砌圈梁、构造柱模板的构造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自保温砌块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的冷桥问题。通过对四组分别采用新型构造方式砌筑及按照传统方式砌筑的足尺混凝土复合保温砌体墙体进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两种墙体的破坏过程、滞回特性、延性、耗能能力以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承重墙具有与传统方式砌筑墙体相同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王卓琳  蒋利学 《工业建筑》2011,(Z1):87-92,126
通过3片墙体的抗压试验和10片墙体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低强度空斗墙的抗压和抗震性能。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中,比较了不同砂浆强度和砌筑方式的空斗墙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滞回特性、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砌筑方式空斗墙的抗压承载力差异不大;低强度空斗墙抗震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离散性很大;低强度空斗墙的抗震性能明显差于相同条件的实心墙;砂浆强度和砌筑方式对空斗墙的抗震性能均有一定影响。采用已有的经验公式对空斗墙的抗压和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生土砌体多采用泥浆砌筑,砌筑泥浆的力学性能对墙体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但相对于块材的力学性能,在砌筑泥浆方面的研究近乎空白。本文对生土砌体砌筑泥浆掺合料配比进行了研究。制作了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含量麦秸、石灰作为掺合料的砌筑泥浆试件,通过9组单轴受压试验,得到了不同掺合料配比泥浆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峰值应变。对比研究了不同掺合料、掺合料不同配比的砌筑泥浆在强度、变形能力、破坏形态、破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土坯墙体砌筑泥浆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砌筑泥浆的配比建议,可为生土结构墙体力学性能研究和土坯建筑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鼓浪屿砌体结构墙体加固的需要,从避免加固技术对墙体砌筑工艺造成较大扰动,且不满足"可逆性原则"的实际,根据鼓浪屿历史建筑墙体特征,提出砌体结构砂浆置换补强加固技术,通过置换风化的灰缝砂浆,同时采用钢板网抹灰面层、局部薄弱位置嵌入钢筋等措施提高结构抗震承载力和整体性,实现结构加固中的最小化干预,使历史建筑在抗震加固后达到安全性要求。从文物保护、结构性能、经济性等角度对比了传统混凝土板墙加固和砂浆置换补强加固两种加固方案,明确了置换砂浆加固技术在文物保护加固中的优越性。通过对砂浆置换加固方法的应用,创新了历史建筑砌体结构墙体保护技术,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加固砌体结构墙体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砌筑墙体内合理位置长距离竖向和横向钻孔、穿钢筋、注浆,形成类似构造柱和圈梁的约束杆件,增强了墙体延性和砌体结构整体性,使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有较大提高,而且有效地减少住户的租房时间和搬迁范围,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造价。该技术可广泛用于砌体结构建筑中各种砌筑墙体的加固。  相似文献   

16.
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柱的做法 ,是在钢筋骨架绑扎完以后再砌筑砖墙体 ,最后浇注混凝土。图 1 墙体转角处构造柱在结构设计中 ,抗震构造柱主筋一般是采用1 2mm或1 4mm的光圆钢筋。在砌筑墙体及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 ,往往会碰动钢筋骨架 ,造成箍筋滑落或位移。特别是在墙体转角处和T字型连接处 (见图 1 ,图 2 ) ,由于开口面比较小 ,一旦箍筋位移 ,就很难纠正 ,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如果将构造柱主筋改为直径为非光圆钢筋图 2 墙体T形连接处构造柱1 0mm或非光圆钢筋1 2mm的变形钢筋(如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等 ) ,箍筋就…  相似文献   

17.
多层砖房的延性差,抗剪抗拉强度低,承受水平地震力的能力弱,地震时易于开裂,其破坏率较高。在多层砖房砌体内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有效的抗震措施之一。目前在地震区抗震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但是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设计和施工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1.墙体内构造柱系先砌筑墙体后浇灌混凝土,墙体砌筑凹凸歪斜。外露构造柱支模不牢,跑模严重,使构造柱几何尺寸偏差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空心砖体系的抗震性能,对3种砌筑形式的6片页岩空心砖墙体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阐述了试件的破坏过程,探讨了墙体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延性、能量耗散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配置水平钢筋不仅可以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和变形性能。水平钢筋对墙体可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使破坏的墙体不倒塌,在实际工程中设置水平钢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空斗墙是一种轻型墙体,与同厚度实砌墙相比,具有减轻墙体重量,省砖,减少劳动力及运输费用等优点。但在隔热、保温、隔音及抗震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对于空斗墙抗震性能研究资料较少,震害分析资料较为缺乏。目前,在启东农村.农民砌筑二、三层楼房普遍采用空斗墙结构。本文试通过常—太地区震害分析对空斗墙农房的抗震性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墙体砌筑等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技术的应用,并阐述了墙体砌筑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墙体砌筑的技术水平,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