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筑的装饰语言承载着一定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建筑的意象与内涵。而由传统文化价值所体现出来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又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与民俗性,使得其可以正确地传达设计的信息与内容。在建筑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下,现代建筑如何更好地体现传统的建筑装饰语言?装饰语言又是如何在现代建筑中发生转译?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为例,来解读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在现代建筑中的转译与体现。  相似文献   

2.
印度著名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以其对文化传统的延续转译、建筑社会属性的考量、地域性的探索形成了他个人的批判地域主义哲学,这使他不拘泥于理论范式,广纳多方文化使之与印度建筑文化相融合.桑珈工作室是多西建筑哲学的集大成者,文章从地域性应答、形式与空间、园林、宗教以及建筑原型等角度入手解析,探寻其创作方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建筑肌理的现代转译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精髓的发展,建筑师既要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善古融新、形意并重的理念,旨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建筑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时代需求及新技术信息的同时,还应探索传统建筑文化的原则方法、风格气质及其内涵哲理。传统建筑园林文化永远是现代建筑创作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唐园旅游商业建筑群设计充分考虑上述原则,采用现代材料与结构,陕西关中地方风格的建筑式样、  相似文献   

5.
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尊重文化,在此基础上又具备创新精神。文化在变迁发展中与设计息息相关,日本现代建筑的转译和隐喻恰能将其体现。文章通过对日本文化的介绍,并在对日本现代建筑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总结日本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吸纳和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探析我国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文章简要分析了上世纪初以来我国建筑师在这方面的探索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种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转译方式,总结大空间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表达传统文化的设计手法,以期达到丰富大空间公共建筑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动物作为园林中最活跃的要素,较之建筑、林泉、山石、花木更具灵性,在近现代园林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园林动物蕴涵的思想、艺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园林中的弘扬。园林与动物是天作之合,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园林生态平衡的体现。在追求人类生态平衡,重归自然的背景下探索园林、城市生态环境与动物共生共荣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意识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目前中式建筑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意义出发,对中国建筑史上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探索以及继承和创新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师应当如何利用传统建筑将其与现代建筑思想进行融合,希望能够为现代中式建筑的创新提供研究渠道以及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现当代建筑创作中,同时蕴含现代建筑气质与日本传统建筑精神的简约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首先追溯了日本传统建筑中的简约观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成因;然后分析了日本建筑全盘西化和自身探索反思的历程对现代建筑简约观念形成的初步影响;最后指出了现代主义者对日本传统建筑简约观念的转译是其在现代建筑中得到确立的关键,也是日本建筑带着自身特色走向世界舞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建筑学角度的乡愁是指在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而产生的担忧。特定的光影与建筑配合能够带给人特定的情感,如乡愁。本文以"光与影"作为物质载体,探究光影如何将传统文化转译到现代建筑中去,传达乡愁之感。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现代转译是近现代中国建筑的重要课题之一,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可译论"是其重要起点。文章以"建筑可译论"和其影响下的建筑实践——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为基准,将伍重的悉尼歌剧院与之比较,以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现代转译的多种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1945—1989年中国园林建筑设计师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延续园林传统的方法,认为其本质是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并从词形、句法2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转译方法。结果表明:园林建筑实践者对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倾向于"显性"的方式,将传统园林建筑外部特征与传统园林文本的表层结构融入园林建筑设计。结论认为在技术层面上,转译手法对当下的实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例归纳了日本建筑在继承传统意象的主要设计手法,剖析了日本现代建筑对其传统文化与建筑工艺的传承与发扬,并分析了当代日本建筑的传统精神和现代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从苏州传统园林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与转译的视角,探讨了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通过对苏州博物馆的调研发现,贝聿铭先生在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借鉴了传统园林的布局方式、提炼了传统园林中的步行系统、景观视线的控制方法、色彩与材料的表现方式以及建筑符号的深层内涵并融合了部分其他地区的经验和贝氏特有的设计手法。通过这些新的尝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为将来当地新型地域建筑设计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留白这一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留白处皆为无形的美感和意境,意在追求虚中求实的妙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书法、中国美学、哲学思想都与留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留白艺术融入建筑空间设计,探究从图式语言到三维建筑空间的转译,揭示留白在中国传统园林和建筑空间的意境营造,并结合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深入留白美学从二维平...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园林的传承陷入了现实的困境,如何在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中华文化智慧公园致力于对景观传统进行转译,并运用数字设计和建造手法,在景观中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平衡,从而营造出既能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能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景观。  相似文献   

17.
顾晶  杨茂川 《山西建筑》2009,35(20):14-15
通过实例归纳了日本建筑在继承传统意象的主要设计手法,剖析了日本现代建筑对其传统文化与建筑工艺的传承与发扬,并分析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建筑设计的误区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许翠亮  王炜 《华中建筑》2022,40(5):34-39
旧工业建筑所能传达的城市记忆和地域文化具有其特殊价值.选取觅鲤文创园、源和1916创意园和小岞美术馆三个泉州市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案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地域造型营造、传统空间传达、特色细部转译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如何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表达地域文化的意象,将存量空间提升和地域特色传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太原理工大学地域性建筑设计专题——山西建筑艺术展示中心课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以"传统建筑空间的当代适应性"为思考点,提出"选取空间原型-解构分析特征-转译空间设计"的传统建筑空间现代转译的设计方法,选取王家大院和太原永祚寺为空间原型,对其构图原则、空间营造、对景关系、立面元素四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现代建筑的语汇进行建筑空间的组织和塑造,为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提供方法论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许多建筑师致力于园林文化、园林性格特征在建筑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研究,由此产生很多融合中国园林空间特质的地域建筑创作作品。此类建筑是地域建筑与古典园林选择性融合的结晶,起源是中国2种主流建筑设计思维的殊途同归:中国园林及园林建筑的现代创新思维以及当代地域建筑对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思维。通过梳理分析其发展轨迹,并对比研究典型案例,归纳总结出此类地域建筑呈现追寻、探索、嬗变和拓展4个阶段性演变规律,揭示中国地域建筑呈多元化创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