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朱森 《硫酸工业》2000,(2):13-17
介绍了贵溪冶厂新建的炼铜烟气制酸系统的工艺落,主要设备及工艺参数,净化工序采用了二级动力波洗涤器,转化工序采用ⅢⅠ-ⅣⅡ、“3+1”两转两吸流程。  相似文献   

2.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硫酸三系统净化工序采用了填料塔带板式酸冷却器的稀酸直接冷却净化流程取代传统的间冷净化流程,同时积极采用了高效防腐材料。经过近3年的生产实践证实:该流程工艺成熟,能满足净化工序降温、降尘、除雾的工艺要求,且抗腐蚀性能强。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瑞典波立登公司自行开发的冶炼烟气制酸净化工序的新型设备及流程。同时分析了该流程的适用范围,并根据我国冶炼烟气净化的具体情况,提出使用或借鉴该净化工艺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冶炼厂480 kt/a硫酸系统净化工艺流程,详述了酸性废水来源及其对制酸系统净化工序的影响。采用尾气绝热蒸发塔浓缩净化酸性废水,利用硫酸系统二吸塔出口的干燥烟气与稀酸进行逆流接触,烟气成为含饱和水的烟气,酸性废水中的水分被蒸发,进而降低酸性废水排量。该工艺减排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烧结机烟气活性炭干法脱硫富集SO_2烟气的组分和工况。该富集SO_2烟气流量小、温度高、高含硫、高含尘并含有氨、氟、氯、汞等有害杂质,设计采用喷淋塔一一级泡沫柱洗涤器—气体冷却塔—二级泡沫柱洗涤器—两级电除雾器稀酸洗工艺加以处理,并对净化设备进行了设计选型。炼铁厂450m~烧结机烟气脱硫制酸装置已稳定运行1年多时间,净化工序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较好地解决了恶劣工况烧结烟气净化除杂问题,净化收率达到99.01%,净化工序出口烟气尘(ρ)1.4mg/m~3,硫酸雾、HF、HCl、NH_3等微量。  相似文献   

6.
邓芝强 《硫酸工业》2013,(6):I0004-I0004
某公司现有1套150kt/a硫铁矿制酸装置,进入净化工序烟气温度达320~330℃,经过动力波洗涤器后烟气温度要冷却至60~70℃,烟气通过水冷不仅要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未充分利用烟气余热。针对这一情况,该公司委托南通贝思特石墨设备有限公司在净化工序前设计1套热管蒸发器,尽量回收该烟气余热。设计数据为:烟气流量5600ITI。/h,烟气进、出15温度分别为325,230℃,给水温度104℃,饱和蒸汽温度180℃,蒸汽压力0.9MPa,蒸汽产量3t/h。  相似文献   

7.
贵溪冶炼厂硫酸车间完成重大技术改造后投入生产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在1990年8月开始采用富氧熔炼技术后,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在生产中产生许多新的技术问题。主要有:冶炼烟气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增加使净化工序产出的废酸量大量增加,废酸处理能力不足;净化工序的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150kt/a铅锌烧结机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特点。装置采用封闭酸洗净化、一转一吸加氨酸法尾吸工艺。对净化工序的稀酸沉降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电除雾器配置,干吸工序的高温吸收工艺、分酸装置,以及转化工序的预热炉、热副线、保温等设计细节重点叙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焦油加工厂沥青烟气治理应用的吸收法、吸附法、静电捕集法及焚烧法,同时提出了洗油吸收法和焚烧法相结合的沥青烟气治理工艺,该工艺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净化效果好,可在沥青烟气治理过程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36kt/a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净化工序由水洗净化改为酸洗净化,采用了两级泡沫柱洗涤器。改造后,净化工序运行稳定,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污水排放量由1950m^3/d减少到60m^3/d。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集氧化、还原、烟化过程为一体的现代奥斯麦特铅冶炼炉烟气制酸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实践。针对烟气流量和浓度不连续的特点,从净化系统出口分流出一部分烟气送到Cansolv系统,用胺液吸收其中的SO2;然后根据干燥塔进口烟气的SO2浓度将胺液再生解吸出的SO2补充到烟气中,形成流量和浓度较为稳定的烟气,送入硫酸装置生产硫酸。硫酸装置采用一转一吸工艺,尾气用贫胺液吸收至ρ(SO2)400 mg/m3以下排放。该装置的设计关键是净化出口的分流比例和胺液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冶炼烟气网络配置技术在金川公司的应用.利用镍闪速炉、铜合成炉产的高浓度SO2烟气与电炉、贫化电炉产的低浓度SO2烟气进行高低搭配,经混合室配气后,通过管道网络配置到4套硫酸装置,以平衡整个硫酸系统烟气,稳定硫酸生产.采用冶炼烟气网络配置技术可实现低浓度SO2烟气的有效治理、SO2烟气的充分利用和硫酸系统的均衡生产,实现环境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冶有色70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情况。该装置设计采用一级动力波洗涤器—气体冷却塔—二级动力波洗涤器—2级电除雾器稀酸洗净化、"3+1"ⅣⅠ-ⅢⅡ二转二吸工艺流程,尾气处理采用新型催化法脱硫技术。装置72 h满负荷试生产情况稳定,进转化器烟气φ(SO2)10.39%,总转化率99.39%,吸收率99.99%,尾气ρ(SO2)197 mg/m3,工艺水消耗4.0 m3/t,电耗107.04 kWh/t,0.6 MPa、164℃低压饱和蒸汽产量16 t/h。  相似文献   

14.
介绍金昌冶炼厂亚行项目硫酸子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特点。新建烟气制酸系统与奥斯麦特炉和转炉熔炼车间配套,年生产能力300 kt。净化工序采用一级动力波、气体冷却组合塔、两级电除雾器工艺,干吸工序采用低位高效干吸工艺,转化工序采用ⅣⅡⅠa-ⅢⅠb 3 1”4段两次转化工艺。另外,对试生产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1600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有色冶炼项目1 600 kt/a硫酸装置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计特点及主要技术经济参数。制酸采用绝热蒸发、稀酸洗涤净化、预转化+"3+2"二转二吸工艺。尾气采用离子液吸附、解吸脱硫工艺,副产高浓度的SO2气体。装置充分合理利用低温位热能和高温位热能,循环水量和用电量明显降低,硫利用率达98.9%,尾气排放ρ(SO2)≤150 mg/m3。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铜冶炼厂硫酸转化器烧毁倒塌事故,并对事故进行了剖析。焦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进入转化器,在转化器中燃烧致使温度升高,引起大量沉积在转化器中的焦炭燃烧,导致事故发生。对于铜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在控制烟气一氧化碳含量的同时,选用合适的净化工艺,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金昌冶炼厂300 kt/a铜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工艺流程和生产工况,以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装置停产检修时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对停产检修后的生产工况进行了追踪和评价,指出目前生产中仍然存在净化工序烟气净化指标不合格,转化工序热交换器换热能力差、压力降大,且换热管的底部被酸泥埋没腐蚀严重,存在通漏烟气的现象,尾气烟囱冒白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200 kt/a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工艺流程、DCS系统组成及控制参数、控制要求。利用DCS系统实现对沸腾炉、废热锅炉、收尘净化工序、转化工序、干吸工序重要参数进行检测、控制,通过设备联锁和PID控制,确保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2台烧结机烟气采用活性炭吸附法脱硫工艺。针对脱硫富集SO2烟气流量小、温度高、SO2浓度高、尘含量高并含有氟、氯、氨、汞等有害杂质的特点,烟气制酸设计采用喷淋塔—一级泡沫柱洗涤器—气体冷却塔—二级泡沫柱洗涤器—2级电除雾器稀酸洗净化、"3+1"ⅢⅠ-ⅣⅡ二转二吸工艺流程。2套制酸装置投产近1年时间,装置运行稳定,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设计值,硫酸产量分别达到26,38 t/d,制酸尾气ρ(SO2)均小于或等于450 mg/m3,工业硫酸品质达到国家优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介绍50 kt/a卡尔多炉炼铅及烟气制酸装置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及试生产情况.考虑到卡尔多炉烟气波动较大,因此采用二氧化硫部分冷凝技术,将氧化熔炼产生的过多的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部分冷凝储存,对其它熔炼阶段产生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进行补充,以使进制酸装置的烟气φ(SO2)稳定在5.332%,满足装置连续生产的要求,必要时也可生产液体二氧化硫.试生产情况表明,装置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