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构参数对高炉铸钢冷却壁温度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并分析了高炉冷却壁稳态传热过程及不同结构参数(冷却水管形状及直径、冷却水管间距、冷却壁镶砖厚度、冷却壁壁体的厚度)对冷却壁最高温度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冷却壁结构的改进方向,为冷却壁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炉铸钢冷却壁最佳结构的传热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了300 m3高炉铸钢冷却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数值分析铸钢冷却壁冷却水管内径、间距、壁体厚度、镶砖厚度以及冷却水流速对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热应力的影响.导出了高炉铸钢冷却壁的初步优化结果:冷却水管间距200 mm,水管内径20 mm,壁体厚度为180 mm,镶砖厚度为70 mm,与之相匹配的冷却水流速为2.0 m/s.  相似文献   

3.
高炉冷却壁传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宝昌 《钢铁》1997,32(7):14-16,68
通过传热计算,讨论了冷却壁厚度、镶砖材质、镶砖面积和厚度及方法对冷却寿命的影响。还对其它因素如冷却水管直径与间距、冷却水流速度与水温、高炉内温度与炉衬厚度等冷却壁寿命影响进行详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对轧制铜冷却壁和铸铜冷却壁以及内铸钢管和monel合金管的铸铜冷却壁的镶砖高度。铜的热导率、砖的热导率、肋高、冷却水管直径和水管间距对热流密度、铜的最高温度、镶砖最高温度和炉壳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比较。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力耦合方法研究了铜层厚度和冷却水道间距对铜-钢复合冷却壁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以1∶1比例铜-钢复合冷却壁进行了热态试验,测试了铜-钢复合冷却壁温度分布,计算了热态试验条件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结果显示,铜-钢复合冷却壁铜层厚度增加,壁体最高温度和最大等效应力减少,铜层厚度上限值为70mm;冷却水道间距减少可以降低壁体最高温度和最大等效应力,当冷却水道间距小于220mm时,减少冷却水道间距对降低壁体最高温度和最大等效应力作用较小.铜层厚度为60mm,冷却水道间距为220mm的铜-钢复合冷却壁在高炉热负荷较高区域工作不易发生塑性变形损坏.  相似文献   

6.
高炉炉墙热负荷的传热学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传热学理论计算了冷却器设计参数,炉衬厚度,渣铁凝固层厚度以及对流换热系数对炉墙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炉炉墙的热负荷与冷却水管直径,冷却水管间距和镶砖的导热系数成正比,与冷却水管距冷却壁热面的距离,镶砖厚度和面积成反林;改变冷却壁的设计参数虽然使炉墙的热负荷增大,但炉墙的热面工作温度却反而降低。这有利于保护炉衬。  相似文献   

7.
带凸台冷却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胤  徐广尧 《钢铁》1997,32(5):15-19
开发了一个三维柱坐标系下冷却壁传热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该软件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高炉带凸台冷却壁的温度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炉内对流换热系数,冷却水速度、水管间距及砖衬厚度对冷却壁和耐火材料温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冷却壁设计弧形半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模块冷却壁是将性能优异的耐火材料直接浇铸在平行排列的冷却水管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冷却设备。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小模块冷却壁温度场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炉气温度为1200~1600℃、冷却水流速为0.5~2.5m/s条件下壁体材质导热系数、水管材质、水管直径、水管间距、冷却水流速及工作环境温度等条件变化时小模块冷却壁的温度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小模块冷却壁对炉气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壁体材质导热系数、水管间距、壁体厚度对小模块冷却壁传热性能影响较大,而水管直径、水管材质及水流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高炉铸钢冷却壁冷却水管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立高炉铸钢冷却壁的三维传热和热应力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了高炉铸钢冷却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高炉铸钢冷却壁冷却水管形状对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热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水管改圆管为椭圆管后,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有所下降。当椭圆管横截面与圆管相同并且长短轴之比为0.6时,最高温度降低了2.8%,热面最大热应力降低了7.5%。而周长不变的椭圆管降温效果并不理想,但长短轴之比为0.4时最大热应力降低了12.8%。综合考虑各因素,把圆管做成面积相同的长短轴之比为0.55~0.65的椭圆管,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冷却效果。这对于减少冷却水流量,减薄冷却壁体厚度、降低炼铁成本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炉冷却壁和炉衬的三维传热模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吴懋林  王立民 《钢铁》1995,30(3):6-11
本文给出了计算高炉冷却壁和炉衬温度分布的三维稳态传热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冷却壁不同结构参数(厚度、水管直径、管间距、镶砖厚度和面积等),和不同材料等因素对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的影响,它可为冷却壁的设计和炉衬材料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场活化烧结技术是一种在电场、应力场和温度场作用下实现快速致密化的粉末活化烧结技术.场活化烧结的特殊致密化过程和活化机理,源自于其特有的电场、应力场以及温度场作用.本文就各种场在场活化烧结过程中的特点、作用和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对于各种场在场活化烧结中的特点、作用和影响的认识,仍存在较多问题和分歧.各场间交互作用显著.从多场耦合的角度研究场活化烧结过程,有助于更准确、全面掌握各种场的特点、作用和影响,深入揭示场活化烧结的特殊致密化过程和活化机理.通过外加磁场提高场活化烧结的均匀性,进一步赋予材料特殊性能,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铝电解槽的电热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铝电解槽电热模型的研究进展 ,着重分析了三维半阳极模型、三维阴极侧部切片模型、阴极拐角模型、三维整槽切片模型、1/ 4整槽模型等的优缺点 ,并介绍了电热模型的应用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激光熔化沉积技术是基于“分层—叠加”原理,在高能激光束作用下、按照预定的路径,将同步送给的 金属粉末逐层熔化并快速凝固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具有成形精度高、加工柔性好、内部组织均匀、力学性能 优异、适用难加工金属材料制备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激光熔化沉积过程中 容易产生未熔合、微裂纹、气孔等缺陷,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其中,激光熔化沉积构件的微观组织 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沉积过程中的快速加热和冷却使构件内部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其变形和开 裂。学者就如何改善激光熔化沉积构件的内部缺陷进行了广泛研究。因此,综述了通过在成形过程中外加温 度场、超声场、电磁场以及复合场的方法改善激光熔化沉积制件的内部组织和性能,以期为激光熔化沉积构件 综合性能的提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计算中的间接法,对H型钢在加热炉内的加热过程进行二维耦合求解分析,求解温度场时分别计算H型钢的对流及辐射热流,而后代入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求解应力场时以温度场计算结果为初始条件。分别计算了不同热负荷下H型钢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变化状况,得到了H型钢炉内加热过程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为H型钢的加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连铸板坯在结晶器内凝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立新  张家泉  陈素琼  干勇  倪满森 《炼钢》2003,19(3):22-25,50
在考虑结晶器铜板水槽结构尺寸和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连铸板坯在结晶器内温度场和应力场之间耦合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耦合计算,发现板坯在连铸结晶器中宽窄面方向上的坯壳表面温度、坯壳生长及其受力变形等行为沿拉坯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分析和解决铸坯在结晶器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设计或优化有关结晶器工艺和结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型软件CFX4. 4建立了高温蓄热式加热炉内温度场和浓度场的数学模型 ,并确定了合理的喷嘴布置及喷嘴倾斜角度 ,以确保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流强化对铝电解槽电、磁、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电流强化可以提高电解槽铝产量和电流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本文以国内最具代表性的郑州龙祥铝业有限公司 154kA侧部四点进电铝电解槽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电流强化对铝电解槽电、磁、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槽型结构与母线配置不变时,电流强化不影响铝电解槽铝液电、磁、流场总体分布规律,但改变铝液层电流密度、铝液磁感应强度和铝液流速大小;阴、阳极电流、铝液层电位差、铝液层电流密度均与系列电流强度具有相同的增加率;铝液层磁感应强度随系列电流强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铝液最大流速、铝液平均流速均随系列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莱钢3^#高炉的结构设计采用“陶瓷杯+热模压小块碳砖”相结合的复合炉缸炉底结构,炉底采用低导热系数的陶瓷材料,炉缸侧壁为较薄的陶瓷杯+UCAR/小块碳砖结构+铜冷却壁结构。通过对炉缸炉底温度场及热应力计算可知,1150℃与870℃等温线处于陶瓷层内,减小了发生“蒜头状”侵蚀及碳砖脆化的可能;使用陶瓷材料也避免了热应力对炉缸炉底的侵蚀破坏。  相似文献   

19.
Individual grains with diverse dimensional parameters were introduced to investigate the magnetization reversals in anisotropic Nd2 Fe_(14)B magnets. The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via Object Oriented MicroMagnetic Framework(OOMMF). With the same bottom area and height,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rcive fields for different bottom shapes are of similar values. Designed as a cubic grain,the coercive field presents descending tendency as grain volume ascends. Under constant grain volume,with aspect ratio increasing, the coercive field decreases in the beginning and increases soon. Based on the demagnetization field vector, the effects of bottom shape, grain volume and aspect ratio on the coercive field can be explained. The nucleation point is chosen to discuss. Its synthetic field and reversal field are calculated by parallelogram law and inverse external field equation, respectively. The synthetic field equal to the reversal field is defined as critical field, which always shows the same tendency as the coercive field for all cases of this stud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critical field is qualified to be a reference index to measure the magnitude of coercive field.  相似文献   

20.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流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才顺  靳尉仁 《湿法冶金》2005,24(4):187-191
流场板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成部分之一,而流场是流场板的核心部分.主要综述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流场结构类型和性能,其中包括平行沟槽流场、蛇形流场、交指状流场、点状流场、网状流场、波纹状流场、多孔体流场和集成流场等,并对它们做了简单的对比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