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钨在SF_6/O_2射频等离子中的反应离子刻蚀动力学研究=AkineticstudyofreactiveionetchingoftungsteninSF_6/O_2RFplasmas[刊,英]/Peignom,M.C.…//J.Electrochem...  相似文献   

2.
NH_3-氮化N_2O ̄-生长氧化物的MOS特性=MOScharacteristicsofNH_3nitridedN_2O ̄-grownoxides[刊,英]/Yoon,G,W.…//IEEEElec-tronDeviceLetters.1993,1...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SF_6、CBrF_3和CHF_3与氧相混合的几种氟化气体等离子体中,SiC薄膜反应离子刻蚀(RIE)的深度。通过监测射频等离子体的光发射谱及产生等离子体的直流偏压来研究刻蚀机理。为了更精确地定量分析刻蚀工艺,使用氩光能测定技术使等离子发射强度转换为相应的等离子物质浓度。为获得选择性的SiC-Si刻蚀及SiC薄膜的各向异性图形,对等离子体条件,如气体混合物的构成、压力和功率进行了研究。首次采用CBrF_3/75%O_2和CHF_3/90%O_2,在等离子条件为200W,20sccm,20mtorr时,得到了SiC:Si的刻蚀速率的比值大于1。最好的各向异性截面是在RIE方式下,采用CHF_3气体获得的。一个约-300V的直流偏压临界值,对于SiC刻蚀速率的限制区域分为化学和物理控制。对于所有气体,均在刻蚀后的SiC膜上发现了富碳的表面。氟化气体中SiC的刻蚀机理可从加载实验、表面分析及其他刻蚀现象中推断出来。文中给出了碳和氧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而氟和碳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却没有观察到。通过实验,提出了一种化学和物理刻蚀相结合的模型。而为理解刻蚀截面,提出了碳保护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Sr_(10)Nd_4Cu_(24)O_(41)选区电子衍射和会聚束电子衍射研究表明,它的整体结构由两个沿c方向相互穿插的基本结构Ⅰ和Ⅱ构成。两个基本结构Ⅰ和Ⅱ的空间群和晶胞参数分别为G_1=Fmmm,a_1=11.38,b_1=12.90,c_1=3.91和G_2=Ammm,a_2=1/2a_1=5.69,b_2=12.96,c_2=2.74。利用超空间群理论,描述调制的整体结构和调制的亚结构对称性的空间群由会聚束电子衍射测定的基本结构的对称性推导获得。它们为,(γ_0=c_1/c_2),调制波矢。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新型陶瓷刀具材料JX-2-Ⅰ(Al_2O_3/SiCp/SiCw)的力学性能,同A(Al_2O_3)、AP(Al_2O_3/SiCp)、AW(Al_2O_3/SiCw)和Jx-1(Al_2O_3/SiCw)材料相比,JX-2-Ⅰ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σ_(bb))和断裂韧性K_(Ic);研究结果表明,在JX-2-Ⅰ陶瓷刀具材料中确实存在增韧补强的协同作用,陶瓷刀具材料JX-2-Ⅰ的主要增韧机理是界面解离、裂纹偏转和晶须拔出。  相似文献   

6.
(100)SiTiO_3基底上YBa_2Cu_3O_7/SrTiO_3/YBa_2Cu_3O_7异质外延三层膜的透射电镜观察郭丽萍,刘贵荣,李 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国家超导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本文所观察的YBa_2Cu_3O_7/SrT...  相似文献   

7.
CMOSIC中浮置栅缺陷的电气模型:I_(DDQ)测试的意义=ElectricalmodelofthefloatinggatedefectinCMOSIC's:implicationsonI_(DDQ)testing[刊,英]/ChampecV.H....  相似文献   

8.
采用成品率模型技术设计3.3V800nV_(rms)噪声/增益程控CMOS麦克风前置放大器=A3.3-V800-nV_(rms)noise,gain-programmableCMOSmicrophonepreamplifierdesignusingy...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宽禁带半导体6H-SiC材料上制作的反型沟道和掩埋沟道栅控二极管及MOSFET。器件的制作采用了热氧化和离子注入技术。因为6H-SiC禁带宽度为3eV,用MOS电容很难测量表面态,故利用栅控二极管在室温条件下来测量表面态。反型沟道器件中电子有效迁移率为20cm2/V.s,而掩埋沟道MOSFET沟道中的体电子迁移率为180cm2/V.s。掩埋沟道晶体管是第一只SiC离子注入沟道器件,也是第一只6H-SiC掩埋沟道MOSFET。  相似文献   

10.
利用TEM和电子衍射图谱分析,研究了新型陶瓷刀具材料JX-2-I的界面微观结构。TEM分析表明,JX-2-I刀具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较好,Al_2O_3/SiCw界面上形成了具有较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Al_2O_3/SiCw和Al_2O_3/SiCp界面上没有剧烈的化学反应发生;通过TEM和电子衍射图分析,发现在Al_2O_3的晶粒边界上有尖晶石(MgAl_2O_4)生成,这有利于控制Al_2O_3晶粒的长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宽禁带半导体6H-SiC材料上制作的反型沟道和掩埋沟道栅控二极管及MOSFET。器件的制作采用了热氧化和离子注入技术。因为6H-SiC禁带宽度为3eV,用MOS电容很难测量表面态,故利用栅控二极管在室温条件下来测量表面态。反型沟道器件中电子有效迁移率为20cm^2/V.s,而掩埋沟道MOSFET沟道中的体电子迁移率为180cm^2/V.s,掩埋沟道晶体管是第一只SiC离子注入沟道器件,也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TEM研究了新型复相陶瓷刀具材料Jx-2-Ⅰ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在Jx-2-Ⅰ中Al_2O_3/SiCw(氧化铝/碳化硅晶须)界面和Al_2O_3/SiCp(碳化硅颗粒)界面结合良好,形成了具有较高强度的微观结构;发现在SiCw、SiCp和Al_2O_3晶粒上均有位错产生,在SiCp和Al_2O_3上有孪晶产生;分析表明,位错和孪晶的产生均吸收大量的断裂能,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改善JX-2-Ⅰ材料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3.
反应离子刻蚀引起的SiO_2电特性辐射损伤评估=Evaluationofradiationdamageonelec-tricalcharacteristicsofSiO_2duetoreactiveionetching[刊,英]/Tsuakamoto...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转换效率为14.6%~15.8%的多晶薄膜CdS/CdTe太阳电池的研制。用MOCVD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SnO_2和SnO_2:F薄膜,水溶液化学淀积法获得80~100nm厚的CdS薄膜和密堆积升华法制备5μm厚CdTe薄膜,CdS/CdTe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高达24~25mA/cm ̄2。同时,对各层薄膜晶形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反应离子刻蚀引起的多晶硅过腐蚀中SiO_2和SiO_2-Si界面的损伤=ReactiveionetchinginduceddamagetoSiO_2andSiO_2-SiinterfaceinpolycrystallineSioveretch[刊,英...  相似文献   

16.
热氮化对SiO_2/Si界面辐照加固强度的影响=Effectsofthermalnitridationontheradia-tionhardnessoftheSiO_2/Siinterface[刊.英]/de-castro,A.J.…∥J.Appl....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PbMe(Ca_(1/4)Mn_(1/4)Nb_(1/2))_xTi_yZr_zO_3系材料的研究,并以Sr ̄(2+)、Mg ̄(2+)等价取代Pb ̄(2+),以CeO_2作为添加改性剂,研制出机电耦合系数高(k_p=0.62)、机械品质因数高(Q_M=2036)、机械强度高(抗张强度为442MPa)、经时稳定性好的适用于大功率超声清洗换能器的压电材料。  相似文献   

18.
极薄SOIMOSFET的2维解析模型=Two-dimensionalanalyticmodelingofverythinSOIMOSFET's/[刊,英]/Jason,C.S…∥IEEETrans.ElectronDev-1990.37(9).-19...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50~500V的击穿电压范围,本文详细讨论了6H-SiC和3C-SiC肖特基整流器和功率MOSFET的漂移区性质。利用这些数据计算了器件的输出特性,并与Si器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其漂移区电阻非常低,故5000VSiC肖特基整流器和功率MOSFET在室温下能够处理100A/cm^2的导通电流密度,正向压降仅分别为3.85和2.95V。这些数值甚至优于Sipin整流器和门可关断晶闸管。这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了硅表面清洗方式对7nm热氧化SiO2栅介质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HF酸漂洗后RCA清洗时降低SC1(NH4OH/H2O2/H2O)温度对提高栅介质可靠性有利,但仍不如用SC2(HCl/H2O2/H2O)或H2SO4/H2O2清洗效果好.稀HF酸漂洗后用H2SO4/H2O2清洗得到的栅介质不仅表现出优良的击穿电场分布特性和击穿电荷分布特性,抗热电子损伤能力也比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