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针对矿井工作面天然焦区域爆破困难的情况,总结爆破施工时的主要问题,依据天然焦的物理、化学性质,优化天然焦爆破工艺,着重解决丢炮难题。实践证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良庄矿十三层煤开采全部采用爆破落煤,近年来产量逐年上升。2003年上半年炮采产量占全矿总产量的22%。炮采工作面产量提高,爆破采煤的安全管理难度加大。因此,改进炮采工艺流程和运输装备,对炮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煤工作面松动爆破提高块煤率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采煤工作面松动爆破机理的分析和C262(1)采煤工作面松动爆破参数的确定,提出了炮采工作面爆破合理设定爆破参数,充分利用爆轰应力波叠加使裂隙区扩展和炮孔静压的综合作用破岩的观点。在采煤工作面松动爆破技术提高块煤率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衰老矿井由于煤炭资源枯竭,天然焦赋存比较丰富,分析矿井天然焦的分布储存情况,开展天然焦开采工艺研究,总结矿井天然焦回采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采、掘共有的丢炮难题,实践证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张小军 《中国矿山工程》2007,36(3):33-35,54
针对矿井剩余煤炭储量接近桔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天然焦开采工艺研究。分析了矿井天然焦的分布储存情况,总结矿井天然焦回采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天然焦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出了采掘现场技术要点及施工措施,重点研究了采、掘共有的丢炮难题。实践证明,经济效益显著,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炮采工作面,爆破参数的选取是影响采煤工效物人身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炮眼水平角、眼距、装药量等技术参数,在现场进行了方案的实施和比较,确定了适合新汶局炮采工作面的合理爆破参数,提高了矿井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极薄煤层炮采工作面因其作业空间狭小而安全爆破难度较大,如何抓好爆破质量和爆破安全是我们采煤一线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该文阐述了爆破技术如何在狭小作业空间的具体应用,现场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峰 《煤》2023,(5):51-54
临涣煤矿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遇到断层,影响矿井正常的回采接续。为保证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通常采用调整采高、平推硬过和放震动炮等过断层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方法,断层仍严重制约着综采工作面的正常生产,给现场管理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同时也会造成设备损坏严重、施工质量差、煤炭质量下降和全员工效降低等。通过对1067工作面断层区域超前实施深孔多向聚能爆破,提前对硬岩进行压裂,杜绝了打眼爆破环节,减少了设备损伤,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快速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9.
金岭煤矿17133采煤工作面开采一7煤层,为瓦斯突出工作面,工作面高度仅0.8 m,煤层厚度0.3~0.8 m,为极薄煤层,设计采用爆破方式开采。原有爆破设计施工效果不理想,工作面月推进度不足35 m。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煤岩体爆破理论及爆破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对工作面炮孔起爆顺序、炮孔布置结构和炮孔装药结构进行了技术优化。优化后爆破煤壁整齐,无明显的凹凸现象,爆破效果良好;工作面单进循环提高0.3~0.5 m,月进度提高15~22 m,工作面推进速度明显提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国煤炭工业的采煤机械化程度虽在迅速提高,但炮采工作面仍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存在爆破技术落后、安全状况差、支柱初撑力小,使顶板事故时有发生;采区运输能力小等问题,因此制约了炮采工作面产量和效率的提高。 煤科总院抚顺分院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成功了提高炮采工作面单产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张新建  李战 《中州煤炭》2018,(12):77-80
针对煤矿井下经常出现的因瞎炮排查不及时、不彻底而造成的伤人事故的问题,结合陈四楼煤矿在瞎炮预防和排查方面的实用方法和瞎炮治理体系的建设经验,研究了瞎炮产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方法、瞎炮产生后可能隐藏的位置及可能流向、如何不留死角地对瞎炮进行全面彻底排查等问题,分析了现有人工瞎炮排查法不够全面彻底、不够严密科学、易造成瞎炮遗漏的原因,总结出了“五不放过”瞎炮排查法这个实用创新成果和包含事前预防、过程控制、事后补救及制度保障4部分的瞎炮治理体系理论成果,列举了卓有成效的识别和排查瞎炮的方法和措施,弥补了当前关于如何及时、有效、彻底排查瞎炮方面研究的空白。为煤矿井下爆破作业过程中瞎炮治理难题的解决提供了针对性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徐明  朱冬 《中州煤炭》2020,(6):16-19,24
煤矿井下爆破是目前巷道掘进的一种重要方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爆破过程中经常出现拒爆和残爆,严重影响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和施工进度。为了减少井下残拒爆,首先从普适准爆条件、爆破网路准爆条件2方面着手,对串联、串并联网路参数准爆条件和发爆能力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发爆器、电雷管、爆破母线等爆破器材基本参数,对一次起爆雷管数量进行分析,得到了煤矿井下爆破一次起爆雷管数量和爆破网路连接方式的准爆条件,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煤矿爆破安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宜市银岩锡矿因前期大量的无序开采,形成了大面积不规则采空区,严重威胁着矿山投产后的生产安全。通过对采空区的调查研究,采用一定的工程手段,掌握了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和空间形态,并提出采空区处理方法。以+1 060 m中段的采空区处理为实例,介绍了中深孔与浅孔联合爆破充填采空区的处理方法,并予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军朝 《中州煤炭》2020,(7):180-183
煤矿中岩巷的掘进速度往往是煤炭开采时间的决定性因素,岩巷的快速掘进是煤矿生产的保证,但是不合理的爆破方案、落后的掘进设备以及繁杂的工程管理往往制约着岩巷的掘进效率。岩巷掘进水平关系到煤矿正常生产接续,针对阳煤集团一矿某高抽巷掘进速度较慢的实际,首先对制约试验巷道掘进进尺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尤其是针对掏槽爆破孔的重新设计,最后对爆破效果进行多方位的对比检测。试验结果显示,优化的爆破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巷道的单循环进尺、大块率、炮眼利用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原爆破方案,月进尺也由70 m/月提高到85 m/月,圆满完成并超过矿上给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许来峥 《中州煤炭》2020,(11):155-160
为了研究工作面切顶卸压工程中深孔定向爆破割缝关键技术,对焦煤集团多个工程地点的切顶卸压工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了双向薄壁点状聚能管、双向常规点状聚能管、双向常规线状聚能管及半圆形聚能管的特性,并确定了最优聚能管形式,制作了加工模具。结果表明,聚能管定向预裂爆破,利用切缝管对能量的导向作用进行割缝,是目前比较适应焦煤集团地质情况的深孔爆破定向割缝理论和方法,“双向常规线状聚能管”模具的研制,能够有效解决加工改造聚能管的瓶颈问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面开切眼实施深孔预裂爆破后,开切眼产生大量裂隙,实现了顶板预裂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综采面基本顶初次来压的强度,在工作面运输巷实施的顶板预裂爆破工程,对采面压力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志伟 《中州煤炭》2020,(7):205-207
鹤煤公司现光面爆破技术存在周边围岩超、欠挖仍较严重等问题,特别是在较软弱破碎岩石中,问题尤为突出,且存在着单位耗药量大、爆破震动和空气冲击波强度大、围岩超挖和损伤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保证光爆效果,提高巷道施工单进水平,以鹤煤六矿31采区回风上山岩巷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经过井下现场反复试验、摸索、修正、分析总结,对炮眼布置、炮眼角度以及装药结构、装药量进行重新设计及优化,采用水胶炸药聚能光爆技术。工程实践表明,水胶炸药聚能光爆技术提高了岩巷掘进速度,减弱了围岩震动速度,实现了“三提高,一保护”的作用。研究对类似的岩巷掘进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井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聚能爆破是利用一定的装药结构设计出特定的药包对爆破对象进行作用的一种爆破方法。该方法具有能量集中方向性强、穿透力大、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聚能药包还具有体积小、效果好、作用迅速、减少施工人员、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等优点,在整个岩巷掘进施工过程中,更具有操作简单、对作业环境要求较低等特点,能给整个工程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林琅 《中州煤炭》2021,(7):100-104,113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工艺复杂、危险指数较高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石化生产中的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从生产设施及场所、作业环境与卫生、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构建石油化工装置安全性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工作状况,基于C4.5算法确定装置过程安全评估三级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选取影响指标,并进行指标权重计算,获得各影响因子对石油化工装置管理的影响程度。根据指标权重计算,影响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生产设施及场所、安全生产与管理、作业环境与卫生。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权重系数最大,安全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权重相对较高。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评价模型,对石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管理评级,并与杜邦评价准则共同给出该装置的详细评价结果。对某一乙烯装置的评价结果表明:乙烯石油化工装置评价为“合格”级别,该装置管理层建立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工艺安全管理、安全业绩的跟进机制和奖惩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9.
姜丽楠  刘彦伟 《中州煤炭》2020,(10):70-74,78
我国煤矿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为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基于大煤沟煤矿特殊的高原环境及人员特点,针对安全文化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意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深入阐述了安全文化内涵及功能,构建包含“3”大安全承诺、“6”大安全观念、“0”安全目标的“360”安全文化体系,并从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物质文化4个层面提出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做法,实现用安全塑造文化、用文化管控安全,最终达到“零事故、零伤害”的安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